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两年(造)田间试验,探讨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N 345 kg/hm2,P2O5 195 kg/hm2,K2O 240 kg/hm2)甘蔗平均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N 404 kg/hm2,P2O5 296 kg/hm2,K2O 281 kg/hm2);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的氮和磷吸收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分别提高6.1%、5.5%和13.3%。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调整氮磷钾配比,可促进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甘蔗优化施肥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合理施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索引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热研4号王草的三要素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P>K>N;热研4号王草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399.08 kg/hm2,钙镁磷肥224.40 kg/hm2,氯化钾60.38 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385.0 t/hm2,其最佳施肥配比为W(N)︰W(P2O5)︰W(K2O)=5.07:1.12:1;热研4号王草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413.1 kg/hm2,钙镁磷肥207.9 kg/hm2,氯化钾156.1 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5 634元/hm2,此时产量为384.90 t/hm2,三要素配比为W(N)︰W(P2O5)︰W(K2O)=6.33︰1.25︰1。  相似文献   

3.
柑橘“3415”(氮、磷、钾3因素4水平15处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柑橘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09.4kg/hm2,P2O5103.8 kg/hm2,K2O30.2 kg/hm2,最佳产量为21 252.5 kg/hm2,最佳施肥比例为N∶P∶K=1:0.87∶0.28.根据柑橘“3415”试验结果,初步建立柑橘产量与N、P、K三要素之间的关联数学模型为:y=1268.94-6.27N+47.78P+ 11.64K+2.05 NP+2.76NK-0.64PK-0.51N2-4.08P2+0.91K2.  相似文献   

4.
平衡施肥对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木薯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施肥对木薯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K>N>P.(2)木薯最高产量的氮、礴、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50.00 kg/hm2,P2O5:36.75 kg/hm2,K2O:150.00 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36.04t/hm2,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4:1:4;木薯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50 kg/hm2、P2O5:29.50 kg/hm2、K2O:150 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10 780.11元/hm2,此时产量为36.00 t/hm2,其最佳施肥利润配比为N:P2O5:K20=5:1:5.(3)施肥对木薯淀粉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氮、磷、钾肥对木薯淀粉含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K>P.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安徽省地区棉花的最佳施肥量。[方法]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棉花肥效试验,探索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得到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结果]根据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N 264.75 kg/hm2,P2O590.45 kg/hm2,K2O359.55 kg/hm2,最佳产量4013.40 kg/hm2。综合分析不同的施肥量,当地中等肥力田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N 301.65 kg/hm2、P2O589.55 kg/hm2、K2O 391.65 kg/hm2。[结论]研究结果为科学指导棉花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均匀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尤金为供试材料,在田间条件下以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作为变量,马铃薯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需求量,钾肥>氮肥>磷肥,符合马铃薯需肥规律。通过对氮、磷、钾肥与产量的施肥模型进行频次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马铃薯田施肥量:纯N为157.95~162.61 kg/hm2,P2O5为30.59~34.08 kg/hm2,K2O为191.30~204.28 kg/hm2。  相似文献   

7.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2008-2010年3年中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浙中水稻籽粒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其对籽粒产量的作用顺序为NKP。N3P2K2处理产量最高,为8746kg/hm2。施氮可提高稻米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降低碱消值;施磷可提高蛋白质含量;施钾可提高胶稠度、碱消值及蛋白质含量;氮、磷、钾肥的施用对直链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100kg籽粒养分需求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肥料吸收利用率及农学利用率则随施肥量增加而下降。氮、磷、钾肥吸收利用率分别为25.2%、38.3%和36.0%。N2P2K2、N2P3K2、N2P2K1和N3P2K2处理的经济效益较高,比N0P0K0处理分别提高21.1%、20.3%、20.3%和22.4%,差异达显著水平。利用肥料效应方程,得出该地区获得最高产量的氮、磷(P2O5)和钾(K2O)肥施用量分别为258.8kg/hm2、39.3kg/hm2和100.8kg/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施肥量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太子参为试材,采用3414不完全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钾施肥量对太子参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氮钾施肥量。[结果]不同的氮钾施肥量对太子参全生育期的影响较小。处理N2P2K2的经济性状表现最优,产量最高,为1535.55kg/hm2,较不施肥处理N0P0K0增产111.73%,较其他处理增产4.74%~44.20%。[结论]施秉县种植太子参最佳施肥组合为N2P2K2,施肥量分别为氮肥120kg/hm2、磷肥150kg/hm2、钾肥180kg/hm2。  相似文献   

9.
王兴  钱永德 《北方水稻》2015,45(2):17-19
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田间小区试验,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兴凯湖农场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氮112.516 kg/hm2、磷(P2O5)59.984 kg/hm2、钾(K2O)51.72 kg/hm2,此时水稻产量最高为8 360.85 kg/hm2。  相似文献   

10.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氮磷钾肥肥效及合理施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建立晋西南山区马铃薯N、P、K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施肥效应方程,解析与模拟寻优结果表明:N、P、K三因子对晋西南山区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中,氮钾最强,磷钾次之,氮磷最差;得出了该区马铃薯hm2产≥22500kg,产量指标95%置信限的最佳施肥量为:每hm2纯氮(X1)144.75 ̄194.55kg,纯磷(X2)106.8 ̄144.45kg,纯钾(X3)135.9 ̄202.5kg;并得出了该区每hm2最高产量30629.8kg时的施肥量:纯氮189.7kg,纯磷123.6kg,纯钾182.7kg。  相似文献   

11.
对桂糖30号进行3个种植期、5种不同种植密度和3种不同施肥水平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桂糖30号新植蔗早春植(2月份种)和中春植(3月份种)产量都比晚春植(4月份种)极显著增产,而宿根蔗早春植和中春植都比晚春植产量减产。种植密度在90 000~135 000芽/hm2的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低密度(75 000芽/hm2)的产量。在中肥水平(N525-P900-K450)下产量最高,施肥偏高或偏低产量都有下降的趋势。总的来说,桂糖30号于2月中旬到3月中旬种植,种植密度在90 000~120 000芽/hm2,新植蔗公顷适宜施肥量为速效N:450~550 kg,P2O5:700~900 kg,K2O:350~450 kg;宿根蔗公顷适宜施肥量为速效N:550~650 kg,P2O5:900~1 200 kg,K2O:450~600 kg,其蔗茎产量、蔗糖糖分及蔗糖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施用缓释肥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上化肥施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组合施用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新台糖2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CK0(不施肥)、CK1(常规施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 225 kg、K2O 225 kg);T1(等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 225 kg、K2O 225 kg);T2(减20%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240 kg、P2O5 180 kg、K2O 180 kg)。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和缓释肥处理在萌芽率、分蘖率、茎径和有效茎数上没有显著差异;而T1株高显著高于CK1;伸长期CK1的干物质净积累比例高于T1及T2;成熟期则相反,T1及T2高于CK1;成熟期T1叶的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K1;T1处理的蔗茎产量和糖产量最高,分别比CK1高11.0%和10.8%;T1和T2处理的两年氮素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1,其中T2两年平均比CK1提高9%。在减少1次施肥的基础上,施用与常规化肥等养分的缓释肥能显著增加株高、甘蔗产量及糖产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施用减20%养分的缓释肥能提高氮素利用率,甘蔗产量和糖产量不低于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3.
叶龄诊断施肥方法根据水稻品种、生育期、特征特性等来确定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时期,且根据叶龄进展及叶片长势来判断水稻生育进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掌握此项技术,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量为纯N116.8 kg/hm2时,产量可达8 540.9㎏/hm2,比纯N为70.0、93.4、140.1 kg/hm2的处理分别增产8.2%、4.4%、3.5%;叶龄诊断法比常规施肥法增产4.0%;在施肥量为纯N116.8 kg/hm2时,叶龄诊断法产量最高达到8 717.3 kg/hm2。  相似文献   

14.
红壤旱地花生“3414”肥料试验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配方施肥对红壤旱地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施用氮磷钾肥的施肥效应,可以为当地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花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N 120 kg/hm2、P2O5 90 kg/hm2、K2O 150 kg/hm2)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4302.0 kg/hm2和28393.2元/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111.38 kg/hm2,P2O5 89.40 kg/hm2,K2O146.51 kg/hm2.综合肥料间互效拟合的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合红壤旱地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施肥量为N 112~121 kg/hm2,P2O5 90~98 kg/hm2,K2O 147~156 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天优322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水平和栽植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氮肥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无肥区(0 kg/hm2)、低肥区(105 kg/hm2)、中肥区(180 kg/hm2)、高肥区(270 kg/hm2);栽植密度设置2个水平,分别为高密度(30.0万丛/hm2)和低密度(18.0万丛/hm2)。结果表明:施氮水平、栽植密度对天优3229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中肥区实割产量最高,高肥区产量次之,且不同氮肥施用水平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增加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施氮水平及栽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每穗粒数次之,结实率、千粒重相对较小。在试验条件下,施氮量180 kg/hm2,栽植密度30.0万丛/hm2有利于天优3229发挥其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品种‘桂辐98-296’(‘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桂柳05-136’(‘GL05-136’)宿根蔗地对甘蔗农艺性状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以解决甘蔗宿根缺株断垄问题,为推广“种茎直接补种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处理A)、‘GL05-13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处理B)、不补种自然状态下‘GL05-136’宿根蔗地(CK),共3个处理;在‘GL05-136’宿根苗期2~4张叶片时期实施补种,到工艺成熟期调查3个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其单位面积产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产量为79.55 t/hm2,分别比CK、处理B增产19.29、13.91 t/hm2,增幅分别达32.01%、21.18%,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B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直接补种不影响‘GL05-136’宿根蔗的发株、产量和蔗糖分;工艺成熟期时,‘GF98-296’蔗茎的蔗糖分与‘GL05-136’宿根蔗茎的相当。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蔗农增收5071.0元/hm2;制糖企业可增加工业产值15 573.0元/hm2。表明‘GF98-296’适宜作为‘GL05-136’宿根蔗地种茎直接补种品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复混肥 585、780、1 170 kg/hm2 在一次施肥和分次施肥处理下对华南 12 号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木薯种植中的最佳施肥方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复混肥处理的化肥施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 52.71%、36.94%和 5.42%,但其株高、单薯长度、单薯粗、鲜薯重和地上部鲜重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木薯种植降低了土壤 pH、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含量,而施肥量 1 170 kg/hm2 的 T3、T6处理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但相对于对照,土壤肥力的变化则因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而异,复混肥施用量为 585、780 kg/hm2 的处理,分次施用更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降低,而施肥量为 1 170 kg/hm2的处理分次施用仅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不利于减缓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另外,所有复混肥处理均比对照具有更高的产投比,但经济效益最好的为 T1、T4 处理,其次为T2和T5处理。因此,从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变化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T4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高效生产角度出发,采用田间试验,分析机械化生产下4个甘蔗品种新植和宿根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及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桂糖42号’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总量最高,比其他品种分别增加819.66~4273.69 kg/hm 2和1232.14~5863.38 kg/hm 2,而‘桂柳05136’和‘桂糖29号’的较低;不同品种N、P2O5及K2O积累总量分别为133.79~196.82、35.99~47.29、233.31~311.57 kg/hm 2,其中‘桂糖42号’均显著高于‘桂柳05136’;不同品种每生产1 t蔗茎需要N、P2O5、K2O分别为1.57~2.03、0.43~0.48、2.72~3.21 kg,其中‘桂柳05136’的均较低;N、P2O5、K2O的经济效率和生理效率以‘桂柳05136’最高。不同品种宿根干物质积累量、养分积累量及养分经济效率和生理效率明显高于新植。因此,‘桂糖42号’的生物产量性状较好,‘桂柳05136’的养分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复混肥 585、780、1 170 kg/hm2 在一次施肥和分次施肥处理下对华南 12 号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木薯种植中的最佳施肥方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复混肥处理的化肥施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 52.71%、36.94%和 5.42%,但其株高、单薯长度、单薯粗、鲜薯重和地上部鲜重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木薯种植降低了土壤 pH、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含量,而施肥量 1 170 kg/hm2 的 T3、T6处理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但相对于对照,土壤肥力的变化则因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而异,复混肥施用量为 585、780 kg/hm2 的处理,分次施用更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降低,而施肥量为 1 170 kg/hm2的处理分次施用仅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不利于减缓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另外,所有复混肥处理均比对照具有更高的产投比,但经济效益最好的为 T1、T4 处理,其次为 T2 和 T5 处理。因此,从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变化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T4 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高产纪录的创造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新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 ,为大豆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课题组承担国家”九五”、”大豆超高产材料创新”重点攻关课题 ,培育出半矮秆 ,秆强抗倒 ,节间短 ,荚密、粒多、粒大、品质好的”新大豆 1号” ,和”石大豆 1号”大豆新品种 ,通过培肥地力 ,匀苗播种 ,肥水促控 ,精耕细管 ,于 1999年在新疆创造了我国大豆高产最新纪录 5 95 6.2kg/hm2 和 5 4 0 7.8kg/hm2 ,超额完成课题规定的 5 2 5 0kg/hm2 的攻关指标 ,文中对产量结构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