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须结合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从改革用人制度、完善培育机制、健全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新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抓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从政策完善、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四方面入手,建立新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转型的关键.构建"人才引进-培养措施-认定评价-激励制度"四位一体的"双师双能型"民办教师队伍,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激励机制,建立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促进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地方普通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如引进“双师双能型”人才、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双师双能”的能力、健全“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及激励机制等。本文的建议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应用统计教师队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9,(1):93-96
阐述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学校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指出转型中高校在"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师资引进渠道单一、缺乏有效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提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以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教师来源渠道有限、教师培训脱离实际、激励措施不完善和考评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包括完善教师选聘制度,改革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措施与完善教师考评监督等.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能缩短毕业生岗前培训时间,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与社会转型的相适应,对创新型创业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与 日俱增.想要培养出有技能有担当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就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双师双能型人才培养发展现状,提出了双师双能型人才培养基本策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今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国家为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一部分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因此,众多地方学院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过渡时期。应用型高校想要发展,关键性因素是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打造思想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可以说,这是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路径上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本文从分析"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出发,试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转型发展的紧迫性,在办学功能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转型中要处理好质量与速度、高校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新型地方高校治理结构,全面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促使转型工作得以平稳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