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血管瘤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5月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年龄≤12个月的婴儿血管瘤患者及健康对照各936例。对其父母进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孕前1年内和(或)孕期父母的一般情况及可能的环境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计算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婴儿血管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共9个。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父亲职业暴露油漆涂料(OR=2.223,95%CI:1.366~3.620)、汽油柴油(0R=1.719,95%CI:1.096~2.698)、化肥农药(OR=2.511,95%CI:1.546~4.079),和母亲职业暴露化肥农药(OR=2.042,95%CI:1.349~3.094)、皮革塑料粘合剂(OR=3.371,95%CI:2.030~5.596),母亲服用营养滋补品(OR=1.412,95%CI:1.057~1.889)、医师处方保胎药(OR=11.534,95%CI:7.990~16.651),以及父母居室方圆500米内有化工企业和(或)染料印刷企业(OR=2.197,95%CI:1.398~3.455)均是婴儿发生血管瘤的危险因素。结论:婴儿血管瘤的发生与父母孕前1年内和(或)孕期某些环境因素(主要是环境雌激素)的暴露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索IH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63例0~2岁血管瘤患儿及332例非血管瘤患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进入入选标准的患儿父母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婴儿出生情况、父母孕前1年及孕期的生活行为方式及可能的环境危险因素等共37项,通过回归分析以了解IH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现I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卡方、t检验和秩和检验筛选出19个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婴儿性别、出生体重、孕周、母亲生育年龄、胎数、产次、妊娠期高血压、孕期异常、胎盘异常、孕期使用保胎药物、反季节蔬菜水果、母亲接触化肥、父母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P0.05)共14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均为血管瘤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婴儿性别外,母亲生育史、父母孕期及孕前1年部分生活行为习惯包括出生体重、孕周、母亲生育年龄、胎数、产次、妊娠期高血压、孕期异常、胎盘异常、孕期使用保胎药物、反季节蔬菜水果、母亲接触化肥、父母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可能是婴幼儿血管瘤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妊娠期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确诊感染梅毒的孕妇确诊了妊娠结局的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等,以正常分娩患者为对照组,以不良妊娠结局及先天性梅毒的梅毒孕妇为病例组,用统计学分析,评价影响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及其关联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6例,首次治疗孕周(OR=2.67;95%CI:1.99-3.59)、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OR=16.89;95%CI:8.46-33.70)、孕期没有完成治疗(OR=11.00;95%CI:6.46-18.72)、RPR滴度上1:8(OR=10.62;95%CI:6.69-16.85)、早期梅毒(OR=65.90;95%CI:38.29-113.44)、非青霉素治疗(OR=3.24;95%CI:1.50-6.97)是CS的危险因素;首次治疗孕周(OR=1.34;95%CI:1.22-1.48)、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OR=3.68;95%CI:2.96-4.58)、孕期没有完成治疗(OR=1.46;95%CI:1.38-1.56)、RPR滴度上1:8(OR=3.11;95%CI:2.50-3.85)、早期梅毒(OR=35.83;95%CI:23.60-54.40)、非青霉素治疗(OR=2.71;95%CI:1.74-4.24)是是APOs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期治疗延后或孕期未完成治疗或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小于4周、RPR滴度越高、早期梅毒感染、非青霉素治疗是CS和APOs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孕期首次治疗延迟、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的缩短、TRUST滴度增加妊娠梅毒CS和APOs发生的风险也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绵阳市MSM的性行为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HIV感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1 062份,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7.74%,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21.37%,近1年艾滋病干预服务覆盖率为91.90%。HIV感染率3.20%,梅毒累计感染率14.20%、现症感染率10.21%。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25岁(OR=3.90,95%CI:1.42~10.70)、外市户籍(OR=2.72,95%CI:1.11~6.70)、市区居住(OR=2.75,95%CI:1.03~7.30)、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OR=14.19,95%CI:5.86~34.35)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朋友支持得分增加(OR=0.90,95%CI:0.81~1.00)、近1年接受过宣传材料和安全套发放(OR=0.39,95%CI:0.15~0.98)、近1年做过HIV检测(OR=0.42,95%CI:0.18~0.9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建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并进行PHN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住院治疗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HN将其分为两组。使用LASSO联合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危险因素评价。结果:共有307例患者入选本研究,101例(32.8%)患者出现了PHN。应用LASSO联合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以下独立危险因素:年龄≥50岁(OR值3.522, 95%CI1.631~7.606,P=0.001)、合并糖尿病史(OR值2.182,95%CI 1.073~4.438,P=0.031)、急性期皮损面积≥5%(OR值2.756,95%CI 1.426~5.327,P=0.003)、先驱痛(OR值2.233,95%CI 1.216~4.099,P=0.010)、急性期疼痛程度评分(NRS)≥6分(OR值10.724,95%CI 5.549~20.725,P<0.001)。结论:年龄≥50岁、合并糖尿病史、急性期皮损面积≥5%、急性期先驱痛、急性期疼痛程度评分(NRS)≥6分为PHN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高脂血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收集河南中医项目地区2018年女性HIV/AIDS患者相关信息,利用SPSS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女性HIV/AIDS患者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 538例女性HIV/AIDS患者,平均年龄(49.36±8.84)岁,其中高脂血症414例(26.92%),HIV确诊时间10年(OR=0.363,95%CI:0.174~0.756)、含LPV/r HAART方案(OR=1.522,95%CI:1.161~1.997)、HAART治疗10年(OR=3.139,95%CI:1.548~6.367)、肝功能损伤(OR=1.676,95%CI:1.196~2.35)、血糖升高(OR=2.075,95%CI:1.507~2.856)、CD4~+细胞计数350~500个/mL(OR=2.27,95%CI:1.223~4.212)、CD4~+细胞计数500个/mL(OR=3.139,95%CI:1.727~5.704)、服用中药(OR=1.463,95%CI:1.086~1.972)均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HIV感染病程的延长、HAART服药时间的延长、含LPV/r HAART方案、肝损伤、血糖升高、CD4~+细胞计数升高、服用中药均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其中CD4~+细胞计数与高脂血症呈正相关,应提前进行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7.
尖锐湿疣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尖锐湿疣(CA)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收集286例CA患者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技术确定患者感染HPV病毒的亚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与病毒分型结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响尖锐湿疣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嗜酒(OR=2.43,95%CI:0.90-6.51)、熬夜(OR=29.24,95%CI:10.70-79.90)、皮损发生在肛周(OR=3.87,95%CI:1.26-11.88)、皮损HPV型别为16型(OR=5.90,95%CI:1.09-31.86)、皮损HPV型别为复合型(OR=5.87,95%CI:1.07-31.02)等是CA复发的主要促进因素。结论患者感染HPV型别、皮损部位、不良生活习惯与CA复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兰州市男男性接触人群(MSM)HIV流行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0年连续5年采用MSM志愿者"滚雪球"的方法对出入酒吧和洗浴场所的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并进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889人,检出HIV抗体阳性53例,阳性率为5.96%;HIV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6);年龄大(>30岁,OR=3.458,95%CI1.421~8.702)、双性恋(OR=2.047,95%CI1.264~3.123)、首次同性性行为>35岁(OR=2.542,95%CI1.113~5.948)、同性性行为(OR=2.081,95%CI1.014~3.621)、多性伴(OR=3.754,95%CI1.876~7.423)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大专及以上文化,OR=0.374,95%CI0.198~0.654)、艾滋病知识(OR=0.549,95%CI0.338~0.910)是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兰州市MSM人群感染及传播HIV的危险行为普遍存在,且具备了艾滋病流行的条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省自然人群梅毒血清阳性率及影响因素并对梅毒网络报告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多阶段复杂抽样法选择全省12个县(市、区)年龄为18~49岁的常住人口共8074人。收集梅毒感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估算山东省自然人群梅毒发病率并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梅毒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有效样本7256份,梅毒血清阳性例数为23例,梅毒血清阳性率为0.30%(95%CI 0.06%~0.53%)。其中鲁东地区梅毒血清阳性率为0.77%(95%CI 0.67%~0.86%),是其它地区的1.71~11.00倍;城镇居民梅毒血清阳性率为0.47%(95%CI 0.19%~0.74%),是农村居民的6.71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城镇(a OR=6.67,95%CI 1.59~25.00)、职业为农民工(a OR=4.81,95%CI 2.78~8.31)、过去一年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a OR=10.51,95%CI 2.28~48.39)、饮酒间隔时间≤7天(a OR=2.66,95%CI 1.07~6.59)、不知道安全套的使用方法(a OR=2.19,95%CI 1.17~4.11)、过去一年去过娱乐场所(a OR=1.94,95%CI 1.31~2.87)和过去一年新性伴的个数≥2个(a OR=5.63,95%CI 1.14~27.86)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估算山东省自然人群梅毒发病率为41.32/10^(5),是报告发病率(15.46/10^(5))的2.67倍(95%CI 1.91~4.42)。结论:山东省梅毒防治应以鲁东地区和城镇居民为重点,对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酗酒、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及多性伴人群也应重点关注。梅毒报告发病率低于实际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梅毒报告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就诊于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筛查门诊的婴儿过敏情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病例组婴儿701例,对照组婴儿516例,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家长报告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比例为57.60%。结果显示,两组婴儿在母孕期服药史、母孕期常使用消毒剂或驱蚊剂、母孕期服用复合维生素、母孕期服用钙剂、母孕期服用益生菌、婴儿父亲有过敏性疾病、婴儿母亲有过敏性疾病、婴儿分娩方式、婴儿接触毛绒玩具、婴儿常使用清洁用品、婴儿服药史、婴儿喂养方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服药史(OR=1.31)、婴儿母亲有过敏性疾病(OR=1.97)、婴儿剖宫产(OR=1.47)、婴儿接触毛绒玩具(OR=1.43)、婴儿常使用清洁用品(OR=1.54)、婴儿服药史(OR=2.44)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母孕期服用复合维生素(OR=1.36)、母孕期服用益生菌(OR=1.36)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普及过敏科普知识,加大宣传力度,减少孕期和婴儿期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胎盘蛋白13(PP13)、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妊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临床资料完整的120例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PAPP-A、PP13、β-HCG水平,建立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受孕方式、孕前体重指数(BMI)、PAPP-A、PP13、β-HC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OR=1.782,95%CI:1.236~2.572)、受孕方式(OR=1.891,95%CI:1.156~3.092)、孕前BMI(OR=2.098,95%CI:1.214~3.625)、PAPP-A(OR=1.891,95%CI:1.156~3.092)、PP13(OR=2.511,95%CI:2.008~3.140)、β-HCG(OR=1.340,95%CI:1.182~1.519)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发生妊娠糖尿病为结果变量,PAPP-A、PP13、β-HCG为检验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APP-A、PP13、β-HCG预测妊娠糖尿病的临界值为0.79mU/L、68.54pg/mL、2 461.68mIU/mL,曲线下面积(AUC)为0.706、0.603、0.633,灵敏度为0.663、0.683、0.852,特异度为0.876、0.871、0.705,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744,灵敏度为0.887,特异度为0.913。结论β-HCG、PP13、PAPP-A三者联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白癜风发病环境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 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饮酒 (OR =2 99)、精神紧张 (OR =2 19)、饮食不规律 (OR =4 3 7)、喜食辛辣 (OR =3 83 )、外伤 (OR =2 5 8)、经常接触农药 (OR =3 2 1)、接触油漆原料 (OR =3 0 2 )与白癜风发病呈正相关 ,适度阳光照射 (OR =0 81)、常吃蔬菜水果 (OR =0 72 )呈负相关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饮酒 (OR =3 985 )、精神紧张 (OR =4 19)、喜食辛辣 (OR =5 83 )、外伤 (OR =1 73 )是白癜风发病危险因素 ,适度阳光照射 (OR =0 71)是一种负面因素。结论 饮酒、精神紧张、喜食辛辣、外伤是白癜风发病潜在环境危险因素 ,适度阳光照射则是一种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禺区孕妇梅毒的高危因素,为进一步做好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首次就诊的孕妇进行梅毒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共对1 074例孕妇进行梅毒血清检测和相关调查,梅毒阳性率为1.12%(12/1074)(95%CI为0.41%~1.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为孕后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OR=0.075,95%CI:(0.024,0.237)]和性伴患有梅毒[OR=65.875,95%CI:(16.454,263.744)]。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孕妇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及时对孕妇开展梅毒筛查,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了解婴幼儿血管瘤(IH)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研究I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玉林社区中心医院就诊的IH患儿(病例组)及正常儿童(对照组),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前、孕期及围产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1 479例,男456例、女1 023例,月龄3.74 ± 2.82;对照组1 086例,男359例、女727例,月龄3.95 ± 2.77,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出生体重及出生身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H病灶常见受累部位依次为头面部(564例,38.1%)、躯干(449例,30.6%)、四肢(356例,24.1%)等。1 109例(75.0%)就诊时病灶处于增殖期,1 059例(71.6%)为浅表型,1 306例(88.3%)呈局灶性。瘤体面积为0.01 ~ 168.00(6.24 ± 12.91) cm2,其中节段性IH瘤体面积7.50 ~ 168.00(32.17 ± 26.94) cm2。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前因素中分娩史、既往流产史,孕期因素中胎儿宫内窘迫、胎儿脐带缠绕、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羊水过少、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贫血、孕酮/黄体酮药物使用史、甲状腺素药物使用史、子宫肌瘤病史,围产期因素中胎儿胎位、妊娠周数、胎膜早破及未足月胎膜早破史对于IH的发生均可能产生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校正分析显示,胎儿胎位臀位、早产、胎儿脐带缠绕及孕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史对IH患病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娩史为IH患病最强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校正后OR = 5.624,95% CI:4.275 ~ 7.398,P < 0.001),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子宫肌瘤史均为IH患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本研究IH患儿平均就诊月龄4个月,病灶最常见部位为头面部,多处于增殖期,表现为浅表型及局灶性,患儿IH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胎盘疾病、缺氧、母亲孕期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所生育新生儿低体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54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对影响银屑病患者所生育的新生儿体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低体质量发生率为6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的年龄、妊娠前BMI、孕期增重、PASI评分、存在被动吸烟、TC、TG、Alb和Hb对新生儿低体质量存在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的妊娠前BMI(OR=0.311,P=0.001)、孕期增重(OR=0.561,P=0.000)、PASI评分(OR=2.785,P=0.002)、Alb(OR=0.432,P=0.001)和Hb(OR=0.521,P=0.002)是新生儿出生低体质量的风险因素。结论:银屑病患者的妊娠前BMI、孕期增重、PASI、Alb和Hb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低体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并分析广州地区吸毒戒毒人群梅毒感染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便加强对该人群梅毒防治工作。方法:通过方便抽样,组织广州地区吸毒和强制戒毒人员、社区美沙酮门诊戒毒人员,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知情同意后填写结构式问卷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及性行为学信息,采集血液,用TRUST和(或)TPPA检测梅毒抗体,SPSS 17.0分析资料。结果:共调查吸毒戒毒人员473例,发现梅毒感染者41例,梅毒感染率8.7%,梅毒知识知晓率为38.1%。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2.49、95%CI(1.03~6.05)]、职业分布[OR=3.41,95%CI(1.32~8.89)]、偶尔使用安全套[OR=23.24,95%CI(8.90~60.81)]以及共用针具[OR=6.20,95%CI(3.37~11.49)]等4个因素与感染梅毒有关。多因素分析则发现性别、职业分布、安全套使用频率、吸毒方式以及吸毒年限5个因素与梅毒感染相关。结论:广州地区吸毒戒毒人群感染梅毒普遍,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与性别、吸毒方式等有关,需要结合实际开展梅毒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梅毒患者314例,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和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患者进行评测。结果314例梅毒患者211例接受规范治疗,占67.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OR=0.246,95%CI:0.102~0.597)、性伴侣感染(OR=0.214,95%CI:0.077~0.594)、社会支持高水平(OR=0.368,95%CI:0.157~0.863)、家庭功能良好(OR=0.164,95%CI:0.070~0.382)是梅毒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梅毒患者接受规范治疗率偏低,治疗依从性不佳,低文化程度、家庭功能障碍、低水平社会支持是梅毒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发展为AIDS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1995-2013年历史卡片,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13年共有2 187例HIV感染者发展为AIDS患者,转换率为43.71%(2 187/5 003),平均转变时间为(2.132±0.843年);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性传播疾病史(OR=1.588,P=0.003,95%CI:1.174~2.149)、注射毒品感染(OR=1.719,P=0.001,95%CI:1.593~3.871)、配偶检测HIV(+)(OR=1.393,P﹤0.001,95%CI:1.176~1.650)这三个因素是HIV进展为AIDS的危险因素(OR﹥1);21~30岁(OR=0.179,P=0.014,95%CI:0.045~0.706)、样本来源检测咨询(OR=0.674,P=0.037,95%CI:0465~0.977)、随访(OR=0.302,P﹤0.001,95%CI:0.207~0.439)这三个因素是HIV进展为AIDS的保护因素(OR﹤1)。结论有性病史、注射毒品感染和配偶HIV(+)的HIV感染者更容易发展为艾滋病患者,青壮年、咨询检测和定期随访是延缓病程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头面部皮瓣修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佛山市中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120例行皮瓣修复术患者,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性化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83%,其主要的并发症是组织瓣血管危象,其他有感染、皮瓣撕脱、皮下血肿及水肿等。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静脉端侧吻合(OR=3.766,95%CI:1.587~8.938)、术中失血过多(OR=2.889,95%CI:1.089~7.668)、吸烟史(OR=4.697,95%CI:1.558~14.161)、医师手术水平(OR=3.062,95%CI:1.183~7.922)及皮瓣设计不当(OR=2.399,95%CI:0.861~6.686)是皮瓣修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C-index指数为0.829(95%CI:0.806~0.853),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区分度。结论 静脉端侧吻合、术中失血过多、吸烟史、医师手术水平及皮瓣设计不当是皮瓣修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建立的风险模型预测精准度较高,对头面部皮瓣修复术后并发症的筛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不孕不育门诊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的CT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4—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4家开设有不孕不育门诊的医疗机构的常规就诊者中招募调查对象。在获得知情同意情况下,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相关信息并采集尿液标本进行CT核酸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CT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招募954例不孕不育患者,CT阳性率为3.5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25岁(OR=3.91,95%CI:1.58~9.67)、文化程度为大专(OR=4.33,95%CI:1.23~15.24)、最近1年性伴数量≥2个(OR=4.25,95%CI:1.72~10.55)是该人群感染CT的危险因素。在调查对象中,74.42%不了解CT感染的相关症状,73.90%既往未检测过CT。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不孕不育人群CT感染率较高,性活跃年龄段、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有多个性伴是CT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在不孕不育专科门诊中针对以上人群开展CT筛查,同时开展健康宣传,提高人群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