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L4-5椎间盘突出经旁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 通过L4-5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椎间孔,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硬膜外CT空气造影解决该入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对66例经CT检查证实、临床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经旁路直接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访,62例疗效优良,优良率93%,23例3个月后CT复查22例突出物变小或消失,溶解率95%.结论 CT引导下注射胶原酶治疗L4-5椎间盘脱出是一种简单、安全、准确、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经皮穿刺注射医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观察.方法 78例经影像学及临床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入医用臭氧,2~4d后再经硬膜前间隙在突出物表面及突出物内注入医用胶原酶1 200u行髓核溶解术.结果 术后6~25个月随访观察,78例中疗效优58例(74.3%),良16例(20.5%),差4例(5.1%).12例术后2个月内出现症状复发,其中9例2个月后自行好转,3例经再次注射臭氧后,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经皮穿刺行医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两者优势互补,可以提高疗效,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注射以及椎体后路突出物内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分为3级: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术后60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显效2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以上。结论CT引导下提高了操作准确性,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与单纯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疗效.方法 在DSA导向下,正侧位透视后准确定位,采用9号穿刺针经皮穿刺向椎间盘内单纯注射臭氧或先后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结果 治疗后1、3和6个月进行随访.1个月后随访,臭氧联合胶原晦注射治疗组(A组,38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对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穿刺进入突出椎间盘的中心,采用PLDD并注射臭氧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随访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97例中,疗效为优51例;良32例;可9例;无效5例。优良率达85.6%。结论:CT导引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比单一方法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CT导引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内和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 的效果。方法:对90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CT导引下分别于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内和突出物的表达注射胶原酶,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 ̄2年,其中30例行CT复查。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3个月 ̄2年,优良率为95.6%,29例CT随访突出物 部分缩小或消失(96.7%),本组无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内和突出物的表面共  相似文献   

7.
胶原酶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胶原酶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临床及CT或MRI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随机分2组,A组给予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B组在A组基础上椎间盘内注射臭氧。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A组45例:显效率37.8%,有效率93.3%;B组45例:显效率68.9%,有效率95.6%,B组较A组疗效明显提高(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胶原酶和臭氧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臭氧及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经临床诊断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10~40ml,再退针至突出物内注入胶原酶600~1 200 U.结果 随访3~6个月,疗效根据改良的Macnab方法评价,其疗效优、良、差率分别为44.5%、45.8%、9.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突出物内外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0例。根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外前间隙置管法(以下简称对照组)组60例;突出物内外靶位注射胶原酶(以下简称实验组)组60例。临床疗效采用VAS评分和改良MacNab评分,分别评价术后7天,电话随访3、6个月疗效。结果:术后7 d、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4%、83%、86.6%;86%、92%、9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突出物内外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效果明显优于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外前间隙置管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胶原酶直接注射突出组织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对76例临床确诊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经棘突间人路直接穿刺椎间盘脱出组织并注射600U胶原酶。随访时间为半年。3年,回顾性分析随访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治愈59例,治愈率为77.6%(59/76),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9.5%(68/76)。其中32例进行了MRI随访(术前、术后7d、1个月、3—24个月)。3例(3/32)MRI复查发现椎间盘变窄,17例(17/76)出现一过性下腰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棘突间入路直接穿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臭氧在椎间盘突出外科手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臭氧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外科手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向37例经外科手术后复发的37个椎间盘内注射臭氧。30例穿刺针从腰椎侧后方入路,7例从后方入路。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治疗后3个月~1年随访,在临床疗效方面,优9例,良22例,差6例。结论对于经外科手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复发者,臭氧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臭氧与胶原酶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突出髓核内注射臭氧和胶原酶治疗。结果通过3、6个月的随访,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60%),良7例(35%),差1例(5%),优良率95%。未出现硬膜囊、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臭氧胶原酶联合应用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冯安明  吴平  姜兴鹏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48-1150
目的:评价CT或C臂导引下采用双点(突出椎间盘中后部及患侧1/3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16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颈椎间盘突出12例,腰椎间盘突出148例,单间盘突出者150例,双间盘突(和/或膨)出者10例,所有病例均行双点PLDD术治疗。结果:穿刺成功率9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1.1%。3个月后随访31.9%(51/160)患者突出物不同程度缩小、回纳。结论:双点法能进一步加强PLDD的疗效、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且CT导引更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对1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结果:15例均成功,随访1~16个月,优良率93.3%,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臭氧髓核氧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臭氧结合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83例患者,优144例,良18例,可16例,差5例;优良率为88.5%,有效率为97.3%;本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臭氧髓核氧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集合了两者的优点,因此疗效更好,同时安全、费用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双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双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行双重胶原酶溶解术。通过 15~ 31个月的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31例患者 ,显效 2 7例 ,有效 3例 ,无效 1例。总有效率 96 .7%。结论 双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佳 ,适应证广 ,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讨论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对82例行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疗效优51例,良13例,可8例,差10例,总优良率为78%,有效率为88%,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二次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过敏反应预防措施,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