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探讨了金芪降糖片(JQJ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等指标。利用UPLC-Q-TOF-MS/MS分析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正常给中药组、模型给中药组大鼠的血清样品代谢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别。结果:从血清中筛选出1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利用Met PA构建了1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即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18:0)和LysoPC(16:1)等9种代谢物下调,LysoPC(18:1)和LysoPC(20:0)等6种代谢物上调。结论:金芪降糖片给药组能使这15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良好的回调趋势,推测金芪降糖片可能通过调节脂代谢紊乱而缓解T2DM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新工艺金芪降糖片降糖和调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雪海  吕楠  靳学海  郝迪 《中草药》2015,46(21):3219-3222
目的考察新工艺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合并链脲佐菌素(STZ)尾iv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给药4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耐量指标,观察新工艺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新工艺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结果新工艺金芪降糖片在改善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新工艺金芪降糖片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TC和HDL-C水平。结论新工艺金芪降糖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同时金芪降糖片兼具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矿物药青礞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肺组织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干预情况。采用烟熏结合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方法复制AECOPD痰热证大鼠模型。利用UPLC-Q-TOF-MS测定,通过SPSS 18.0、SIMCA 13.0等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经文献查找以及在线数据库比对鉴定差异代谢物,分析可能的代谢通路。给药15 d对各组大鼠肺组织样品进行PLS-D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肺组织代谢轮廓图均能很好的分离,说明青礞石和氨茶碱对AECOPD大鼠肺部代谢轮廓起到了显著的干预作用,且青礞石代谢轮廓与正常组更接近,干预效果优于氨茶碱。最终鉴定出15种潜在的差异代谢物:植物鞘氨醇(phytosphingosine)、二氢鞘氨醇(sphinganine)、十四酰肉碱(tetradecanoylcarnitine)、L-棕榈酰肉碱(L-palmitoylcarnitine)、反油肉碱(elaidic carnitine)、溶血卵磷脂lysoPC[18∶2(9Z,12Z)]、溶血卵磷脂lysoPC(16∶0)、溶血卵磷脂lysoPC[18∶1(9Z)]、溶血卵磷脂lysoPC(18∶0)、硬脂酸(stearic acid)、溶血卵磷脂lysoPC(15∶0)、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其中,青礞石能显著改善植物鞘氨醇、十四酰肉碱、L-棕榈酰肉碱、反油肉碱、lysoPC[18∶2(9Z,12Z)]、lysoPC(16∶0)、lysoPC[18∶1(9Z)]、硬脂酸、lysoPC(15∶0)、棕榈酸10种差异代谢物的水平(P0.05),且干预效果优于氨茶碱。代谢通路分析显示,可能影响的代谢通路有8条,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谢通路(pathway impact0.1)有3条:亚油酸代谢(linoleic acid metabolism)、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和鞘脂类代谢(sphingolipid metabolism)。青礞石对AECOPD大鼠肺组织相关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且作用优于氨茶碱。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研究理脾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脂代谢的影响,探讨理脾调脂胶囊对调控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理脾调脂胶囊实验组,对模型组与实验组采用脂肪乳灌胃的方法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理脾调脂胶囊实验组大鼠灌理脾调脂胶囊药液进行干预,28天后腹主动脉取血,采集血清样本,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采用UPLC-Q-TOF-MS对不同组别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正常组、模型组和理脾调脂胶囊实验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利用质谱信息和公共数据库检索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并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宏观药学显示模型组大鼠血脂水平明显升高,理脾调脂胶囊实验组大鼠血脂水平明显降低,接近正常组;代谢组学研究发现三组大鼠的血清脂质质谱分离良好,并鉴定出与高脂血症相关的肌酸、肌酐、柠檬酸、异柠檬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尿酸、缬氨酸等8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的代谢通路包括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嘌呤代谢等。结论:理脾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脂代谢紊乱大鼠体内的差异代谢物有一定的回调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调节三羧酸循环,改善氨基酸代谢以及嘌呤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琦  冯凭 《天津中医药》2004,21(4):328-331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对高脂胰岛素抵抗鼠血浆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大鼠使其产生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金芪降糖片干预后高脂胰岛素抵抗鼠胰岛素敏感性、血浆PAI-1、t-PA活性的变化。【结果】高脂饲养大鼠8周后。高脂饲养组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减低,确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饲养14周后大鼠血浆PAI-1测定,模型组比正常组明显增高,金芪降糖片用药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血浆t-PA测定,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用药组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金芪降糖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使大鼠血浆PAI-1水平降低、t-PA水平升高,改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185-191
目的:通过血浆代谢组寻找重要性生物标记物,分析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可能的代谢机制。方法:36%高脂饲料饲养SD大鼠12周,以胰岛素抵抗指数IR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胰岛素抵抗大鼠,Aglient6538 UHPLC-Q-TOF仪检测正常组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血浆代谢物,MPP软件分析代谢物差异,MetaboAnalyst分析代谢通路。结果:57%肥胖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正常组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血浆代谢物谱明显分离,共鉴定9个生物标记物,与正常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的十六碳烯酸、十六烯醛、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溶血磷脂酰胆碱、单酰甘油、吲哚丙酸、十四烷酰基肉碱均显著下调,均与机体能量代谢相关。结论:36%高脂饮食通过影响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及甘油磷脂代谢网络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提示部分脂质发挥着有益的代谢作用。高脂饮食干扰脂质代谢、能量代谢及肠道微生态,本实验为理解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循环血液的代谢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青礞石干预戊四氮(PTZ)点燃癫痫大鼠的脑组织代谢组学研究,探讨青礞石治疗癫痫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PTZ点燃法建立大鼠癫痫动物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卡马西平组、青礞石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技术检测脑组织样品,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SPSS 18.0软件等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大鼠脑组织代谢指纹图谱、代谢轮廓图,显示各组代谢轮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组间均能很好地分开,并且青礞石组较卡马西平组有更靠近空白组的趋势。筛选出了7个差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丝氨酸(PS)(18∶0/18∶0),L-谷氨酸,二十二碳六烯酰基乙醇酰胺,花生四烯酸,葡糖鞘氨醇,胆甾烷-3,7,12,24,25-五醇,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P-18∶0)。除二十二碳六烯酰基乙醇酰胺和LysoPC(P-18∶0)外,青礞石对其他5个差异代谢物均有显著性干预调节作用。影响PTZ点燃大鼠发生代谢紊乱的可能代谢通路有12条,较为重要的代谢通路有3条,即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其中又以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最为重要。结论 从脑组织代谢组学分析来看,青礞石对PTZ癫痫大鼠具有明确的干预作用,这可能与其干预以上差异代谢物含量及相关代谢通路有关,可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对脑组织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以及抑制脑组织炎症的发展以维持脑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而减缓癫痫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原工艺提取物和酶解辅助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水平以及对小鼠胰岛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造模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金芪降糖片原工艺提取物和酶解辅助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和胆固醇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胰岛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金芪降糖片两种工艺提取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均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P<0.01),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对胰岛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结论金芪降糖片酶解辅助提取物与原工艺提取物具有相同的降血糖、血脂作用,但前者提取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高脂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预防作用的代谢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高脂造模组(40只),分别使用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2周。高脂造模组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IR)后,将高脂造模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及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1.65、4.96、14.86 g·kg-1),每组8只。模型组及不同剂量给药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给药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进行干预,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10 mL·kg-1,每天1次,连续16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及空腹胰岛素含量,计算IR指数;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结合多元分析方法,分析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及其变化差异,寻找葛根芩连汤干预IR大鼠及预防2型糖尿病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结果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的IR指数明显升高(P<0.05),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16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IR指数及血糖值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低、中剂量组大鼠的IR指数显著降低(P<0.01),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的IR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的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P<0.05),而葛根芩连汤中、高剂量组的空腹血糖值无明显变化(P>0.05)。大鼠血清代谢组分析鉴定共得到4种潜在代谢标志物,分别是Hippuric acid(马尿酸)、12-Ketodeoxycholic acid(12-去氧胆酸)、3-Oxo-4,6-choladienoic acid和LysoPC[20∶4(5Z,8Z,11Z,14Z)](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结论葛根芩连汤可以降低IR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可预防血糖升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胆汁酸代谢、磷脂代谢以及肠道菌群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组分干预脾虚水湿不化证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求黄芪皂苷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黄芪皂苷组之间的代谢差异,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黄芪皂苷组代谢模式明显不同,共鉴定11个生物标志物,其通路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结论黄芪皂苷组分可能通过干预溶血磷脂酰胆碱导致的脂肪代谢紊乱、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减少导致的能量供给不足、肠道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对脾虚水湿不化证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采用ip链脲佐菌素(STZ,120 mg·kg-1)复合高脂饮食的方法诱导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筛选出存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小鼠,并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14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二甲双胍0.45 g·kg-1),金芪降糖片高(2倍临床等效剂量1.31 g·kg-1)及低(临床等效剂量0.655 g·kg-1)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ig给药10周。在给药前及给药10周后,各测一次小鼠的空腹血糖(FBG)和体重。10周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忆能力;尼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突触素(SY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尿病小鼠FBG明显升高,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神经损伤明显,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海马SY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重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芪降糖片高剂量组可降低糖尿病小鼠FBG,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神经损伤状况,显著升高血清BDNF水平,显著增加海马SYN mRNA表达水平,各治疗组小鼠体重较稳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金芪降糖片可以改善糖尿病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上调BDNF含量对海马神经细胞保护及营养修复,并促进海马SYN mRNA表达上调调节海马神经突触可塑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66只,按血糖随机分为6组,11只/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均按46 mg·kg-1予以1次性ip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同日ig给药,黄芪黄酮组、葛根黄酮组、黄芪黄酮+葛根黄酮组分别给予0.039,0.036,0.075 g·kg-1;阳性药组给予金芪降糖片1.47 g·kg-1;正常组、模型组ig给予等量蒸馏水10 m L·kg-1。各组连续给药30 d。分别检测血糖、血清胆固醇(cholesterol,CHO)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检测肝脏胰岛素(insulin,INS)、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及瘦素(leptin,LEP)浓度。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两种药物的单独效应,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法分析两种药物合用的交互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血清CHO,TG均升高(P0.05),肝组织INS,GLUT4,ADPN及LEP浓度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黄酮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葛根黄酮组变化不明显,二药合用未呈现协同作用;黄芪黄酮组、葛根黄酮组CHO,TG含量均明显降低,但合用效果不如单味药;黄芪黄酮、葛根黄酮均能明显升高肝脏GLUT4水平(P0.05);二药对肝脏INS,GLUT4及LEP的影响,合用比单味药效果好,二药存在协同作用。结论: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够协同调节INS,GLUT4及LEP水平而实现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降糖消脂片对糖尿病动物降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采用糖尿病大、小鼠模型,观察降糖消脂片的降糖作用。方法:大鼠用链脲佐菌素iv造模(50 mg·kg-1)。小鼠用四氧嘧啶iv造模(90 mg.kg-1)。3 d后测血糖,筛选成模动物。大鼠分为7组,12只/组。连续ig降糖消脂片8,4,2 g·kg-1 8周,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指标。小鼠分为7组,14只/组。连续ig降糖消脂片10,5,2.5 g·kg-1 4周,测血糖。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在连续ig 8周后,降糖消脂片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糖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糖化血红蛋白、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水平有增高的趋势;胰腺病理结果显示:降糖消脂片高剂量组胰岛数目明显增多。糖尿病小鼠模型在连续ig 4周后,降糖消脂片高、中剂量组血糖明显降低(P0.05~0.001)。结论:降糖消脂片对糖尿病大、小鼠均有明显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五子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及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改善糖代谢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养6周联合ip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1 g·kg-1)组、五子降糖方低、中、高剂量组(3.5,7.0,14.0 g·kg-1),另设正常组,各组大鼠分别ig相应的药物,容量为7.5 mL·kg-1。模型组及正常组ig纯净水;二甲双胍组ig盐酸二甲双胍混悬液;五子降糖方低、中、高剂量组ig五子降糖方混悬液,干预6周。分别在ig前、ig后2周、4周、6周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ig后6周处死大鼠,取其左后肢大腿股直肌组织,检测GLUT4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2DM大鼠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升高,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子降糖方能够降低T2DM大鼠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提高T2DM大鼠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五子降糖方可降低T2DM模型大鼠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内源性代谢物的角度研究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苯甲酸雌二醇-缩宫素联用致大鼠痛经模型;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痛经大鼠血浆中代谢物的指纹图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和负离子模式(ESI-)对样品进行检测,m/z 50~1 000,结合质谱信息和公共数据库检索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鉴定;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正常组、痛经模型组和四物汤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分析。结果:痛经模型大鼠中检测鉴定23种内源性代谢产物;其中痛经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黄体酮,11-脱氧皮甾醇,牛磺熊去氧胆酸和溶血磷脂酸为差异代谢物[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P0.05]。四物汤组与痛经模型组相比,L-苯丙氨酸,L-酪氨酸,N-苯甲酰甘氨酸,L-蛋氨酸,11-脱氧皮甾醇和硬脂酸甘氨酰胺为差异代谢产物(VIP1,P0.05)。结论:四物汤对原发性痛经证大鼠体内差异代谢物有一定的回调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影响类固醇激合成、溶血磷脂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6.
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 DM)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00例T2 DM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化浊降糖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测量体重(Wt)、腰围(W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测血清瘦素(LP)、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IL-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HOMA-IR低于对照组(P<0.01),HOMA-IS和ISI高于对照组(P<0.01),IL-6,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PN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化浊降糖方能调节糖代谢,降低T2 DM患者血糖,并能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保肝汤(HJB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微粒体甘油三脂转运蛋白(MTP)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HJBD低、中、高剂量组(6.48,13.68,27.36 g·kg-1)及强肝片组(0.067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饮食8周后,用低、中、高剂量HJBD及强肝片进行干预,连续ig 10周。采集空腹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情况,取肝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T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T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HJBD各剂量组及强肝片组MTP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以高剂量组升高最明显;血脂紊乱及肝脂肪变性也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HJBD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推测MTP可能是HJBD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10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1.08,0.72,0.54 g·kg-1·d-1)组,吡格列酮(10 mg·kg-1·d-1)组,丹蛭-吡格列酮(1.08+0.01 g·kg-1·d-1)组。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相应剂量ig药物,每日1次。给药8周后,所有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集血液样本和处死剪取腹主动脉进行相关检测,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治疗8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MAPK激酶3/6(MKK3/6),核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环氧化酶-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p-p38MAPK,MKK3/6,CREB1,COX-2,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下调,MK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腹主动脉免疫组化示,给药组p38MAPK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调节T2DM模型大鼠血管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并可能从而改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