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大寒在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丑月。"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每个对应一个月,"子鼠丑牛",每个地支又对应一个生肖动物。于是人们把大寒的形象,想象成一头牛。《礼记》有"出土牛、送寒气"一说,随着人们对迎春的渴望,这个时间也往后推迟了。张岱在《夜航船》中说:"今于立春日前迎春,设太岁土牛像,以送寒气"。送走了土牛,就立春了。  相似文献   

2.
每年公历的1月5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  相似文献   

3.
唐生 《祝您健康》2012,(1):12-13
1月21日是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有"大寒凛凛在年关"之说。大寒时地表温度降至最低点,北方地区河内冰层也达到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大寒过后就该立春了。人们已逐渐从"冬三月"中慢慢转向春忙。在饮食上也应逐渐从膏粱厚味向清淡上转变。尽管如此,大寒时节保暖防寒仍应为首务,在饮食等方面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  相似文献   

4.
食疗祛风寒     
大寒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前期是"四九天"。这时接近农历的"腊八",而民间素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由于大寒前后天气寒冷,人们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在饮食方面更要多加注意,特别是大寒期间为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通过食疗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相似文献   

5.
王展 《长寿》2008,(6):39
一提到中药的苦味,人们往往会说黄连最苦,其实比黄连还要苦的是苦参。苦参为豆科植物,本品性寒味苦,有清热、燥湿、杀虫等功效。《本草正义》中说:"苦参,大苦大寒,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黄)芩、(黄)连、龙胆(草)皆相近,而苦参  相似文献   

6.
小寒·大寒     
<正>小寒·大寒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前人把农历十一月唤作"乘衣归",十二月叫做"风雪客",而小寒大寒,便生在这寒衣织就,远行还家的温暖岁月里。说它温暖,是因为,天虽寒,阳已动,雁北乡,鹊始巢……万物都在感受和养护着天地间的一缕阳气。作自然而然的一员,是何等幸福。  相似文献   

7.
小寒·蓄暖     
正小寒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大寒,冻成冰团"。虽然寒分大小,但实际上,小寒与大寒往往没大没小,"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来看看在这一节气,小儿养生要点。起居睡眠为第一大补节气变化直接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小儿体质纯粹,对节气变化敏感,小寒大寒这个节气阳气开始荫动,孩子可能出现无缘由的烦躁、睡不实、腹泻等症状。《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小寒大寒藏而又藏。小儿处于生长阶段长势有余封藏不足,故此阶段  相似文献   

8.
时辰与养生     
时辰,是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段,一个时段叫做一个时辰,每个时辰即2个小时。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昼夜时光的流逝与养生保健有密切关系,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尤其适合老年人的《十二时辰养生在勤,明代石室通人称之为仁:六功课》,清代医学家尤乘谓之《十二时无病法》。现将12时辰用地支做名称,结合当今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彦 《健康博览》2011,(11):51-52
冬三月,从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的时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肾脏是人身阴精阳气之本,冬令阳气潜藏于内,阴精固守充盛,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机,为来年的生机蕴育精力,因而,冬季的养生之道又称为"养藏之道"。清代石成金在《养生镜》中告诫人们:"冬三月乃水藏闭涩之时,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古时称午睡为"午梦""昼寝",现在称为"午休"。"午"为地支的第七位,又是十二时辰之一,据此推算"午"当指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二时。古人午睡成癖者不乏其人,宋代文人周密就是一位每天必午睡的成癖者,他在《齐东野话》中说了一个叫有规的和尚,这位午睡癖一睡就是"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唐代诗人杜牧也有午睡癖;蔡持正诗云"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道出了他午睡后的惬意。  相似文献   

11.
1月20日是"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素有"小寒大寒,冰冷成团"的谚语.大寒虽是最严寒之时,但寒极必暖,阴极阳生,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因此,大寒养生保健要适应季节由冬向春的转变特点,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养.  相似文献   

12.
夏季通过冰箱制作和储备一些冰块,有着多种用途。因为利用冰块防治夏季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有良好功效。唐代《本草拾遗》中有冰"味甘大寒无毒,主去热烦",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冰,性味甘冷、无毒,主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古时称午睡为"午梦""昼寝"。现在统称"午休"。"午"为地支的第七位,又是十二时辰之一,据此推算"午"当指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古人午睡成癖者不乏其人,宋朝周密就是一位每天必午睡的成癖者,他在《齐东野话》中说了一个叫有规的和尚,他有午睡癖,一睡就是"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了。唐朝诗人杜牧也有午睡癖。蔡持正诗云"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道出了他午睡后的惬意。  相似文献   

14.
健康文摘     
正寒冬腊月话养生精神:心情舒畅所谓"暖身先暖心,心嗳则身温"。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年人,因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起居:早睡晚起"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  相似文献   

15.
<正>俗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  相似文献   

16.
小寒时节话养生小寒,是在阳历的1月5日前后,是24节气的23个节气,小寒之后,我国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矣。"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都是最冷的。单从字面上来理解,给人的感觉是大寒要比小寒冷,而气象观测材料却表明,小寒冷于大寒。可以说小寒是全年24节气中最冷的节气,这与民间"冷在三九"的说法是相吻合的,因为"三九天"正是在小寒的节气里。严寒的冬天是人体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健康》2011,(1):38+70
基本规则中文填字规则:请根据纵横提示项完成空白处的填字,每个空白格只能填一字,每条提示项对应一个词条或语句,出现外来词译名的,以《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文版为准。出现数字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统养生格言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庄子·在宥》民谚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意思是说,过了大寒节气,马上就是我国传统阴历的新年(春节)了。佳节到来,家家欢庆;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然而每逢佳节,总会有些老人或因久未谋面的子孙绕膝笑涕而大喜开怀,以至于乐极生悲;或因子女在婚姻、工作等问题上的不听话而怒不可遏,以至于伤生。令人伤叹不已。  相似文献   

19.
鸽子蛋     
"红"菜出处:《红楼梦》第40回写道: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便是"鸽子蛋"这道红菜的出处。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又是崭新的一年,《健康博览》编辑部祝您阖家欢乐,幸福安康!人们常把健康比作数字"1",事业、家庭、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一个人、一个家庭要获得幸福,健康必然首当其冲。或许每个人的新年计划都各有不同,但一定会把"健康"写进日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