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肝内胆管结石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例1.女,11岁。患儿1 6/12岁时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6岁时因吻合口狭窄又行胆囊空肠Roux-Y吻合术。10岁时再现梗阻性黄疸。入院时体温36.6℃,肝于右季肋下4.0cm,有触痛。B型超声:肝内胆管明显扩张。PTC:胆肠吻合部位高度狭窄,肝管及肝内胆管扩张,并有结石形成。遂行胆囊及胆总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见残存囊肿内有一鸽卵大结石,肝管及肝内胆管内亦有胆砂存在。病理诊断为胆管壁炎症改变、胆色素性结石。术后胆管造影,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减轻,吻合口通过良好,随诊2年健康。例2.女,13岁。生后不久即发现右上腹较膨隆,但无临床症状。6岁时因右上腹痛曾误诊为胆道蛔虫症。9岁时表现右上腹痛、包块及黄疸,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2周行引流管逆行胆管造影,见吻合口直径约0.5cm左右,肝内胆管呈轻度扩胀状。术后一年患儿反复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并黄疸。术后3年因上述症状加重再次入院。体温39℃,肝右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1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资料。11例(9例Ⅰ型、2例Ⅳ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Ⅰ型癌变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Ⅱ型1例行单纯囊肿切除+T管引流术,Ⅲ型1例行Oddi括约肌成形术,Ⅴ型1例行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全组15例均恢复顺利,无一例发生胆瘘、胰瘘,1例Ⅳ型病人术后出现肝内胆管结石并反复发作胆管炎。结论手术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6年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后再次手术病例(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有:胆肠吻合口狭窄伴肝内胆管结石、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伴结石、胆管囊肿癌变。再次手术的方式以胆管囊肿彻底切除、肝门部胆管整形、胆道探查取石、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要术式。结论先天性胆管囊肿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关键包括残余囊肿切除、消除胆胰管合流异常、解除吻合口梗阻、通畅胆汁引流、去除肝内肝外结石病灶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19例经手术治疗的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中有二次胆道手术史的1例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及肝内胆管结石加行左肝外叶切除术.另一例因肝总管狭窄加行高位胆管成型术。结果术后并发胆漏1例.经非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欠佳,再次手术引流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肝外胆管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局限性肝内胆管囊肿可行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左半肝萎缩或硬化的双侧肝内胆管结石,切除左半肝,经断面左肝管用胆道镜取右肝胆管结石后,行单纯T型管引流13例,胆总管空肠吻合3例,肝管整形后胆肠吻合8例,肝部分切除5例,单纯右肝管扩张整形3例。比较术后5年内结石复发情况。结果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5年内有10例结石复发,其中包括行单纯T型管引流3例,胆总管空肠吻合2例,肝管整形后胆肠吻合4例,单纯右肝管扩张整形1例。结论经肝断面左肝管行胆道镜取石方便,有利于明确和处理右肝内病变。病变部分肝切除效果最好,单纯T型管引流与胆管单纯扩张整形效果次之,胆肠吻合术后最容易结石复发,切除病变部分肝组织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1年5~12月收治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狭窄2例,手术中取尽结石并采取胆管的状胆肠吻合术,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 病历简介例1.女,37岁。以左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炎手术。术中见胆囊增大,胆总管轻度扩张,右肝结石触摸不清。先切除胆囊,再切开胆总管,探查无结石,其下端无狭窄;向上切开肝总管,显露左右肝管开口;切开右肝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二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5年12月我科7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接受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3例第1次手术囊肿残留未处理,4例第1次手术行囊肿切除及胆肠吻合(其中1例囊肿部分残余伴结石,其余3例吻合口狭窄伴结石)。二次手术以囊肿完全切除、胆肠吻合口重建为首选手术方式,1例Ⅳ型囊肿加做左半肝切除。二次手术中1例选择腹腔镜手术。结果 7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3~466min,平均338.7 min;术中出血量50~500 ml,平均178.6 ml;术后住院时间7~20 d,平均10.7 d。1例二次手术后34个月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局麻下行盲襻切开、胆道镜取石;其余6例术后恢复顺利,无结石及胆管炎复发。结论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二次手术以首次手术术式选择不当[单纯改道和(或)囊肿切除不全]、胆管结石、吻合口狭窄等为常见原因,再次治疗以囊肿完整切除和(或)肝脏部分切除、胆管(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为首选;对于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复发患者,二次手术可皮下埋置空肠盲襻,便于再次处理复发的胆道结石。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病理分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AlonzoLej分型(1959)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Ⅱ型胆总管憩室;Ⅲ型胆总管末端囊肿。2 Todani分型(1977)〔1〕Ⅰ-Ⅲ型同AlonzoLej分型: Ⅰ型分为3个亚型: Ⅰa型:囊型;Ⅰb型:节段型;Ⅰc型:梭状型。Ⅳ型: Ⅳa肝内及肝外胆管多发囊肿; Ⅳb肝外胆管多发囊肿。Ⅴ型:肝内胆管单发或多发囊肿。Caroli病:肝内胆管囊肿。分为2型:①单纯型Ⅰ型: 多伴肝内胆管结石、反复胆道感染。Ⅰ型常见。②汇管区周围纤维化型(periportalfibrosis)Ⅱ型: 以肝脾肿大及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为特点先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LRCJS)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应用指征、操作技巧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首次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应用LRCJS再次行胆道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实施Roux-en-Y胆肠吻合的原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或解剖变异致胆管损伤后修复19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式选择不当7例,胆总管复发结石3例,Mirizzi综合征肝总管狭窄4例,胆总管囊肿2例,胆总管中段腺瘤1例。LRCJS再次手术前患者均行CT、MRCP等检查,诊断为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25例、肝总管狭窄伴结石4例、肝左叶胆管结石伴胆管炎7例。经术前评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难以取出结石与纠正狭窄。25例行原胆肠吻合口拆开扩大+胆道镜取石再吻合术,4例行原胆肠吻合口拆开取石+左右肝管整形+胆肠吻合术,7例行肝左叶切除+右肝管空肠吻合术。随访6个月至4年,2例偶发右上腹疼痛、发热等急性胆管炎症状,余者均痊愈。结论:胆肠吻合术后再次行LRCJS具有痛苦少、创伤小、康复快的优势,但手术难度较大,有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术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Todani分型,41例中Ⅰ型32例,Ⅱ型1例,Ⅳ型3例,Ⅴ型5例(其中1例呈弥漫性左右肝分布).既往有1次胆道手术史者30例,2次者8例,3次者3例.41例中合并有胆管结石40例,胆道感染33例,肝门部胆管狭窄7例,原胆肠吻合口狭窄6例,囊肿癌变5例.本次行切除肝外胆管囊肿、肝管空肠Boux-en-Y吻合术者32例,其中2例囊肿癌变者同时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行肝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者8例;行胆肠吻合口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内引流重建术1例.4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平均53.7±32.1个月,随访期内发生胆道感染4例,无吻合口狭窄或结石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胆总管囊肿术式选择不当及诊断失误导致的多种并发症是导致再手术的主要原因,肝内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少见病,癌变更少见,现报告1例。周××,女,29岁,两年前因胆总管囊肿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反复右上腹疼痛、畏寒发热及皮肤、巩膜黄染,抗感染治疗好转。此次因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入我院。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伴结石、胆总管囊肿癌变可能。CT显示肝内多发性囊性病变。1989年1月20日手术探查,术中见肝肿大、充血。胆囊空虚,壁增厚。囊肿与空肠吻合口下方胆管触及一坚硬肿块,十二指肠覆盖其上,呈浸润性粘连。分离粘连后行肿块冰冻切片检查结果为胆总管高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97年4月-2005年8月收治的1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最小为56 d,最大为54岁。其中≤16岁7例。按Todani分型:Ⅰ型12例,Ⅳa型3例,Ⅴ型1例。术前行BUS检查16例,BUS+CT检查9例,BUS(B-model ultrasonography)+MRCP 4例,其中经皮肝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1例,均明确诊断。全组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11例,左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外引流术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术1例,囊肿切开T管外引流术2例。术后发生胰漏1例,治愈。因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炎反复发作术后3年再手术1例。非手术治疗1例。结论BUS可作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首选检查项目。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因其无创,可提供完整清晰胆管树影像,有助于临床分型及术式的选择。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主要术式。局限于一叶/段肝内胆管扩张症(Caroli氏病)可选择肝切除。同时应注意对胆管狭窄、结石的处理。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eng’s multiple operative dissector,PMOD)可提供较为清晰的术野,从而避免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肝外胆管系统部分或全部囊性增大,统称为胆总管囊肿,是一罕见异常改变.主要是先天性,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其症状与囊肿大小或胆管狭窄程度有关.作者报道德国Hannover医学院外科中心在 1976~1991年曾收治33例胆系囊肿,其中4例系单个囊肿,16例为肝内胆管多发性囊性扩张.作者仅分析其余13例,计男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8岁(35~74岁).在13例中,7例(54%)为胆总管部分囊性扩大和不同程度的肝管受侵,1例胆总管憩室样变,1例胆总管囊肿,3例并有肝内扩张(单个2例和多发1例),1例右肝管异常增大,无法归类.治疗史 13例中,9例在平均8.7年(2~23年)前切除胆囊,7例患有胆总管结石,1例曾诊断为胆囊闭锁.2例已做过胆总管囊肿多次手术,包括胆囊切除、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等.临床特征 主要为复发性胆管炎7例,右上腹痛4例,慢性胰腺炎3例.部分病例系经超声扫描、CT、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胆管造影确诊.外科手术 1例因病人全身情况不佳未行手术.11例囊肿切除后做Roux-en-Y型胆空肠吻合,胆总管或两个肝管吻合.1例胆总管憩室连同胆管切除后,做端端吻合.1例因并有肝内囊肿而加作左半肝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1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行MRI检查9例,行ERCP检查3例。术前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6例,急性胆管炎2例,胆总管结石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例。全组均手术治疗,囊肿外引流术3例;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3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5例,其中同时肝左外侧叶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胆总管囊性扩张,其中伴癌变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中切断肝动脉1例,胆漏1例,胸腔积液1例。16例获随访,随防时间2个月~8年。术后因肝内多发转移死亡1例;症状消失10例;症状未缓解5例,为外引流术后2例和内引流术后3例,3个月至3年内再次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4例,拒绝再次手术1例。结论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无特征性症状,B超检查简便实用,MRCP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80~2 0 0 2年 76例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本组 76例中 ,13例行囊肿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3例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7例行囊肿外引流术 ;1例行憩室型总胆管囊肿切除T管引流术 ;5 5例行囊肿切除、总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占手术病例的 72 4 % ) ;2例Ⅳa型囊肿行肝左外叶切除加总胆管囊肿切除、总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1例Ⅴ型囊肿行肝左外叶切除、总胆管切除、肝门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16例囊肿内引流术、7例囊肿外引流术和5 5例囊肿切除总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5 6 3%、2 8 6 %和 3 6 %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手术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外引流术可用于全身状态极差而不能耐受较复杂手术的病人 ,待全身状况改善后应及时行二次手术 ;对于较为复杂的Ⅳa型和Ⅴ型病变 ,应选择合适的病例行肝叶切除术或肝移植术 ;总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是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16年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31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囊肿类型:I型30例,IV型1例。手术方式:囊肿外引流1例;内引流2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8例。结果 31例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胆漏2例,胰漏1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裂开2例。获随访24例,时间3个月~7年,术后20例腹痛消失,B超、CT复查无囊肿复发、结石及癌变。1例囊肿外引流术后3个月再次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囊肿内引流术后1~5年内腹痛症状未缓解,再次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痊愈。1例IV型囊肿行肝外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术后7年胆管炎反复发作,吻合口狭窄并左肝管结石,再次行肝左外叶切除,胆肠吻合术。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治疗,掌握精细、规范的肝肠吻合技术,是预防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指肝内、外胆管单独或联合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多发生于女性,常在婴幼儿期发现。随着医学影像检查在临床应用,少数于成年期发现确诊。先天胆管扩张症多发生于胆总管,并呈梭形扩张,最多见者为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扩张的胆管内胆汁淤滞潴留,可并发胆管炎、结石、穿孔,少数囊壁发生恶变。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于成年期一经确诊,无论症状轻重,如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手术治疗。目前主张,除非有特殊的适应证,不宜采取内引流或外引流术。彻底切除囊肿,重建肝外胆道是根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9负。因间歇性右上腹痛15年,于1985年11月12日入院。术中见胆总管内经2cm,内有数枚结石。取石后行胆肠Roux-y例端吻合术。术后2年7个月因右上腹痛伴发热、全身皮肤黄染再次入院。行PTC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吻合口通而不畅,靠肝门区见一线状环形狭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胆总管囊肿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胆总管囊肿术后患者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32例合并肝胆管结石,8例合并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肠吻合口狭窄,1例胆总管囊肿癌变。本次手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1例,9例患者因肝内胆管结石联合肝叶切除,4例行胆肠吻合口拆除重建; 4例行胆汁袢重建,1例胆总管囊肿癌变无法切除仅行肿瘤活检。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随访中2例患者结石复发再次手术。结论胆总管囊肿术式选择不当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为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手术方式及个体化治疗是减少胆总管囊肿术后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介入栓塞治疗胆道大出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胆道大出血在临床上病死率高。近年来 ,随着介入放射技术提高 ,其疗效显著。本文总结近几年我院 6例胆道大出血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情况 ,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本组 6例均为男性。年龄 18~ 60岁 ,平均 4 8 5岁。病史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加胆肠吻合 1例 ;阻塞性黄疸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 1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后反复发热 ,左肝管及左肝内胆管多发结石 ,再次行肝左外叶切除加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1例 ;肝外伤后肝脓肿引流术后 1例 ;胆道置支撑架术后 2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