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检测3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变化,并和3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比较,CD3+.CD8+明显增高(P〈0.05),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IgG、IgA、IgM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补体C3、C4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调,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降低可能与辅助诱导性T细胞亚群(CD4+)的减少和T抑制细胞(CD8+)数量增多和(或)功能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宋青 《海南医学》2010,21(6):38-39
目的通过测定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Cys C、β2-MG的含量,探讨母乳性黄疸对肾脏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CysC采用ELISA法测定,β2-M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4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A组:胆红素〈12.9mg/all;B组:胆红素≥12.9mg/d1)和30例正常健康儿(对照组:C组)血清中Cys C和β2-MG的含量与血肌酐(血Cr)、血尿素氮(BUN)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C组Cys C、β2-MG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B组与A组Cys C、β2-MG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黄疸消褪,血CysC、β2-MG水平明显下降,血CysC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582,P〈0.05);所有母乳性黄疸患儿血Cr、BUN全部正常,三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乳性黄疽患儿血清胆红素≥12.9mg/dl时,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血CysC与β2-MG水平可早期敏感地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功能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粤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症黄疸足月患儿52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头颅MR结果分为胆红素脑病组(观察组)与非胆红素脑病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的水平。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gG、补体C3、补体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IgM升高的重度黄疸新生儿更易患胆红素脑病,临床上要注意监测重度黄疸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实验分成3组,即MPP轻症组(22例)、重症组(18例)、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的表达,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P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的表达、IgM水平显著增高(P〈0.01)。重症组外周血CD23的表达及血清IgA、IgG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或〈0.05),而重症组的血清IgM水平与轻症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的表达及血清IgM含量显著升高,重症MPP患儿IgA、IgG也显著升高。MPP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失调。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补体(C)、免疫复合物(IC)、免疫球蛋白(Ig)成分含量变化和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反正常对照组血清IgA、IgG、IgM、C4和C3含量进行检测。结果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C、IgM、IC、C3、C4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重症组血清IgA、IgG、IC、C3、C4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或0.05)。结论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对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30例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测定其体液免疫(透射比浊法)及细胞免疫(免疫荧光法)功能。对照组为同龄15名健康婴儿。结果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IgA、IgG、IgM及CD4^+、CD4^+/CD8^+水平明显降低,CD8^+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或〈0.01);重症组较轻症组变化更明显。结论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关检测指标在中医气虚证、血虚证辨证分型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方法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研究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中西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筛选气虚组对象41例、血虚组对象4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反应体液免疫的IgA、IgG、IgM、C3、C4五项指标以及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CD3、CD4、CD8、CD4/CD8四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检测,并统计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气虚证组的IgG、C4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血虚证组的IgG、IgM、C3、C4四项指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JF如.01或0.05);在细胞免疫检测指标中,气虚证组及血虚证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为CD3下降、CD4下降、CD4/CD8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体液免疫学指标中的IgG、IgM、C3、C4,和细胞免疫指标中的CD3、CD4及CD4/CD8检测,对中医气虚证、血虚证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蒋文良 《现代医学》2014,(7):755-758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0例健康儿童为A组,26例应用维生素D哮喘患儿为B组,53例未用维生素D哮喘患儿为C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OH)D3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及IgM,碱性磷酸酶及抗碱性磷酸酶法行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定。结果:B、C组患儿的25-(OH)D3、IgA及CD4+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显著低于B组(P〈0.05);B、C组CD4+/CD8+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B组与C组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A组(P〈0.05);25-(OH)D3水平与IgA、CD+4呈正相关,与CD+4/CD+8之值呈负相关。结论:哮喘患儿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免疫功能紊乱,25-(OH)D3水平与免疫功能有相关性,应用维生素D制剂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57例,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予以停止母乳喂养,B组继续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C组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分别观察三组在治疗后第1天胆红素下降值,以及胆红素值降至256μmol/L以下所需的时间。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与C组间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重度母乳性黄疸采用光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母乳性黄疸的临床干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荔煌  王山米  林忠 《北京医学》2004,26(6):395-397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母乳性黄疸婴儿分成对照组(D组,20例)和治疗组(A、B、C组).治疗组分别服用鲁米那(A组,20例),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B组,20例)、鲁米那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C组,49例)5~7d,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均有下降.A组从(139.79±33.14)pmol/L降至(101.66±38.13)μmol/L(P<0.05);B组从(136.46±38.24)μmol/L降至(83.19±35.66)μmol/L(P<0.001);C组从(144.37±52.25)μmol/L降至(55.31±46.01)μmol/L(P<0.001);C组血清胆红素下降最显著.结论鲁米那或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均可降低母乳性黄疸婴儿的血清胆红素,但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母乳性黄疸不必停母乳,可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