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采用JC 2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子宫肌瘤患者58例(88个肌瘤),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靶肌瘤内部凝固性坏死发生率为98.9%(87/88),凝固性坏死体积占靶肌瘤体积98.9%。治疗后3个月,肌瘤最大径平均缩小11.04 mm,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5.4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1,P=0.000)。不同大小子宫肌瘤治疗后的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患者症状均获得改善,有效率100%。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不同大小的子宫肌瘤行HIFU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及超声造影评价疗效的措施。方法:应用HIFU治疗106例子宫肌瘤患者113个肌瘤,治疗前后选用超声造影技术对子宫肌瘤血流灌注进行比较,通过曲线参数(平均渡越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Tmax、曲线下面积AVC、总灌注量V)评价HIFU效果。结果:HIFU治疗后曲线参数均发生变化,总有效率66.9%,显效率89.6%。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需要增强针对性,超声造影能准确地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对82例子宫肌瘤予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并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瘤体的超声影像学变化。结果:收治82例,总有效率96.4%,无效3例,占3.6%。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3):283-284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子宫肌瘤消融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在此基础上行HIFU子宫肌瘤消融术的3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 <0.05)。治疗后, B组的手术指标、妊娠率均优于A组(P <0.05)。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IFU子宫肌瘤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不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但患者的康复时间更短,且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肌瘤内注射能否增加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靶区能量沉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患者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HIFU组(H组)和无水乙醇联合HIFU治疗组(E+H组),E+H组于HIFU治疗前1 h行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肌瘤内注射,比较两组HIFU消融辐照时间、辐照剂量、能效因子(EEF:消融单位体积所需辐照能量),灰度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治疗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E+H组HIFU辐照时间、辐照剂量、能效因子明显低于H组(P<0.05),E+H组以团块状强回声为主,H组以非团块状强回声为主,治疗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E+H组。结论无水乙醇肌瘤内注射能够增强HIFU能量在子宫肌瘤内部的沉积,提高HIFU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剂量,减轻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对子宫肌瘤及周边组织和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108例,术前72h对患者子宫中最大肌瘤进行HIFU治疗,术后收集HIFU治疗靶区的子宫肌瘤组织(HIFU治疗靶区组)、周边肌瘤组织(HIFU治疗靶区周边组)。收集同期在本院行单纯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术后取子宫肌瘤组织(未行HIFU治疗组)。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率;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Bax、Caspase-3、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IFU治疗靶区周边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HIFU治疗靶区组、未行HIFU治疗组(P<0. 05); HIFU治疗靶区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未行HIFU治疗组(P<0. 05)。HIFU治疗靶区组和HIFU治疗靶区周边组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行HIFU治疗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行HIFU治疗组(P<0. 05); HIFU治疗靶区周边组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IFU治疗靶区组、未行HIFU治疗组(P<0. 05)。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后靶区组织坏死,并诱导靶区周边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上调Bax、Caspase-3表达,经线粒体途径启动内源性信号通路,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经体外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北京源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在B超实时监测下从深部往浅部治疗子宫肌瘤,通过对48例患者的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子宫肌瘤在一个月内出现新的液化坏死灶,三个月后肌瘤明显缩小,异常出血消失,血色素回升至正常,月经周期、月经量恢复正常。除个别患者出现低热外,未出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高能聚焦超声(HIFU)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强度超声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对患者雌激素受体(ER)、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或HIFU治疗(HIFU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HIFU组恢复自主活动时间(0.6±0.2d)、住院时间(4.5±1.1d)、出血量(0)均少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抗穆氏管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ER、Bcl-2阳性表达两组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并发症率HIFU组(36.0%)低于对照组(56.0%)(P0.05),术后1年内复发率两组(2.0%、6.0%)无差异(P0.05)。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超声诊断仪监控下应用FEB—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对15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HIFU治疗,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HIFU治疗后近期总有效88%,其中疗效显著15例,占10%;有效90例,占60%;部分有效27例,占18%;无效18例,占12%。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无创伤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青春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春期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HIFU治疗,观察组采用HIFU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及子宫肌瘤体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E2、LH、FSH、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E2、LH、FSH、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HIFU联合GnRHa治疗青春期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性激素水平,缩小其子宫肌瘤体积。  相似文献   

11.
董晖  曹兆竹 《现代保健》2012,(22):65-67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8年8月-2010年10月在章丘市中医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已婚患者97例,对其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治疗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定肌瘤个数、大小、部位、形态、回声特征、血流分布情况,于术后3个月、半年、1年随访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声像图变化,评价疗效。结果:97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后49例瘤体不同程度缩小,边缘呈环形增强,部分边缘模糊,内部回声增强明显,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1例瘤体轻度缩小或无缩小,边缘回声无改变或稍增强,内部回声稍增强或强弱不均,瘤体内部血流信号减少,临床症状部分改善;7例瘤体增大,内部回声强弱不均,瘤体周边及内部血供丰富。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率为92.78%(其中显效49例,占50.51%;有效41例,占42.27%),无效7例占7.22%。结论:瘤体体积缩小、血流信号消失和临床症状改善是衡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可靠指标。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重复多次治疗,是保全子宫的无痛无创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盖长新  赵琳  韩晓静  邓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30-2731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治疗频率为0.8MHz、1.6 MHz、焦距为82~135 mm、焦域声强为5328-16185 W/cm2的HIFU对7例前壁单发子宫肌瘤进行扫描切除,将治疗中、治疗后的声像图进行对比观察。结果:7例肌瘤在治疗后彩色多普勒下均出现强回声团,血流减少或消失,瘤体出现凝固性坏死。结论:HIFU能准确安全切除子宫肌瘤,是一种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间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病例108例,均采用HIFU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术中术后反应及影像学改变来观察HIFU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0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9%,疗效显著率为82.4%,治疗中无皮肤灼伤、骶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疗效肯定,对患者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和肌腺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北京源德公司生产的BY-01型高能聚焦肿瘤治疗机对15例子宫肌腺瘤、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的1、3、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瘤体大小、B超图像及病灶血供丰富程度。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时瘤体开始缩小,平均约1~1.5cm,12个月时缩小平均为3cm;声像图改变为1个月病灶回声稍增强,血流消失,大小无明显改变,3~6个月病灶回声增强,血流消失,瘤体缩小约1~2cm左右。结论:HIFU治疗时无创伤、无副作用,是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12.5 mg/d和25 mg/d两组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副作用,以及评估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的情况。方法:选取10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分别予米非司酮12.5 mg/d和25 mg/d,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同时评估患者血清中血红蛋白浓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子宫内膜情况,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结果:两组剂量米非司酮均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提升血红蛋白及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分别比较两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反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12.5 mg/d组发生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率显著低于25 mg/d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25 mg/d和12.5 mg/d两个剂量均能缩小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但以12.5 mg/d剂量更为安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后反跳率高,建议最好作为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的MRI信号变化,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GE SignaHDe 1.5T超导型磁共振对经HIFU治疗前及术后一周内的8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17个肌瘤)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病灶是否出现凝固性坏死及其血供变化,从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病灶内部出现凝固性坏死、血供明显减少者表明治疗效果佳;病灶内部未出现凝固性坏死,血供改变不明显者,治疗效果欠佳。结果:对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经HIFU刀治疗的8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17个肌瘤)进行回顾性分析。83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MR平扫、增强扫描。术后病灶信号发生明显改变者106个,术前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术后T1WI稍高信号或等信号,T2WI低信号或稍高信号,即表现为凝固性坏死,LAVA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部位血供明显减少。11个子宫肌瘤术前、术后MRI信号改变不明显,LAVA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部位血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通过MRI观察子宫肌瘤HIFU刀治疗前后的信号和血供改变,评价其治疗效果,是目前评价HIFU刀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最佳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勃龙(7-甲基异炔诺酮)激素替代治疗(HRT)对绝经后子宫肌瘤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绝经相关症状需HRT的自然绝经且有子宫肌瘤的妇女98例为研究对象,口服替勃龙2.5 mg,每日1次,3个月后开始隔日口服2.5mg,连续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6及12个月后各随访1次,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观察Kupperman评分、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内膜的变化并进行乳房检查。结果:64例患者完成了12个月的临床观察,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治疗或失访者共有34例。用药后Kupperman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FSH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乳腺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替勃龙能有效改善绝经相关症状,但对绝经后子宫肌瘤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朱聿君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311-431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米非司酮5 mg、桂枝茯苓丸6丸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39例,米非司酮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连服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行子宫内膜病检,观察子宫内膜变化;检测治疗前后雌孕激素,血红蛋白水平,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按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治疗组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缩小较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类似且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多数患者月经逐渐恢复,肌瘤复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优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适于术前或围绝经期用药,但仍无法替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腹腔镜及开腹剔除治疗子宫肌瘤对中远期复发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有症状、临床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肌瘤患者523例。根据保留子宫采取的措施不同分为3组:HIFU治疗子宫肌瘤206例(HIFU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40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77例(开腹组)。对其治疗后进行1.5~4年的中远期随访,了解临床症状改善、肌瘤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 HIFU组治疗无创、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子宫肌瘤后HIFU组与腹腔镜组、开腹组相比较,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6.89%、85.71%及8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复发率分别为20.39%、22.86%及2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再次手术率(5.34%、0.71%、1.13%)HIFU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宫内妊娠率(54.17%、44.44%、61.9%)及妊娠结局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与腹腔镜、开腹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相比,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住院费用少,不增加肌瘤复发、不影响生育功能,是一种可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风险较大,诊治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需尽早识别。近年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在妇产科领域广泛应用,该方法治疗CSP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但尚未发现HIFU应用于带器CSP的治疗。回顾我院妇科2021年收治的1例HIFU联合清宫术成功治疗带器CSP病例,该患者为罕见的带器再次CSP,且合并巨大子宫肌瘤,临床处理较为棘手,若单纯行手术治疗将面临较高的临床并发症风险。本例通过HIFU联合清宫术治疗,不仅同时达到了对CSP和子宫肌瘤的治疗,还做到了创伤、费用和痛苦最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