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水杨醛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香豆素噻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体外考察了所得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E)-N'-(3-氟4-羟基苯基亚甲基)-4-(2-氧代-2H-苯并吡喃-3-基)噻唑-2-酰肼活性最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39、1.56和1.56 μg/mL.  相似文献   

2.
王晓雅  黄婷  孙安霞 《化学试剂》2020,42(3):250-253
酰腙类化合物具有强且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及农药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报道。以合成农药甲氧基虫酰肼杀虫剂的中间体2-甲基-3-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再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酰肼,进一步与芳香醛反应合成出了4种未见文献报道的酰腙化合物。所得化合物抑制小麦赤霉菌、玉米弯胞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活性研究表明:苄亚甲基的苯环上含活化基CH_3的酰腙抑菌活性明显低于含吸电子基溴原子的酰腙抑菌活性,并且邻溴苯亚甲基的酰腙抑菌活性明显要强于溴原子处于间位的。  相似文献   

3.
以甲硝唑、对羟基苯甲醛及取代肼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得到一类新型的甲硝唑-苯腙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确证,所得化合物经抗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以(E)-4-(2-(4-(2-(2-甲基-5-硝基-1H-咪唑-1-基)乙氧基)苯亚甲基)肼基)苯磺酰胺活性最好,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1.56、0.78、0.39和0.39μg/m L。  相似文献   

4.
花成文  王嫚  苟小锋  潘然  赵军龙  陈邦 《精细化工》2012,29(12):1236-1239,1248
以二茂铁二甲酰氯和芳甲酰肼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合成了9个N2,N2'-二芳甲酰基-1,1'-二茂铁二甲酰肼类化合物Ⅲ,并通过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研究表明,含吸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Ⅲf对阴离子F-、CH3COO-有识别作用,化合物Ⅲh、Ⅲi对F-、CH3COO-、H2PO4-有识别作用。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取代基位于邻位的化合物Ⅲa、Ⅲb和Ⅲ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鹅不食草挥发油化学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鹅不食草挥发油中共检测到66个色谱峰,占挥发油总量的95.106%,鉴定出5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1.668%。鹅不食草挥发油主要的成分为反式乙酸菊稀酯(41.361%)、10-acetoxy-8,9-epoxythymol isobutyrate(5.422%)、百里酚(3.389%)、3-异丙基-4-甲基-3-戊烯-1-炔(2.644%)、(-)-环氧石竹烯(2.509%)、(1S)-6,6-二甲基二环[3.1.1]庚-2-烯-2-基甲醇乙酸酯(2.613%)等。  相似文献   

6.
α-蒎烯具有一个特殊的双环双键结构。为更准确地预测含α-蒎烯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利用UNIFAC模型原理对α-蒎烯进行基团重新划分,可得到一个大基团双环[3.1.1]-2-庚烯基与3个CH3。通过对含α-蒎烯二元汽液平衡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新基团双环[3.1.1]-2-庚烯基与CH3、C C、ACH、ACCH3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参数,扩大了UNIFAC模型的应用范围。与原始UNIFAC模型仅利用CH3、C C、ACH、ACCH3基团预测出的含α-蒎烯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进行比较,新基团模型预测的气相组成平均偏差以及温度平均偏差比原始基团模型的偏差要更小,说明新基团的划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杨小兰  钟国清  梁凯 《精细化工》2013,30(12):1399-1402,1434
以5,5'-亚甲基双水杨醛和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含噻吩双水杨醛Schiff碱化合物5,5'-亚甲基双水杨醛缩-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席夫碱,而5,5'-亚甲基双水杨醛由水杨醛和三聚甲醛缩合制得。元素分析和质谱结果证实,该Schiff碱的分子式为C39H30N6O2S2,红外光谱和1HNMR确证了其结构。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该Schiff碱对4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质量浓度为1.5 g/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达15.0 mm,其抑菌活性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果木姜子茎挥发油成分及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大果木姜子茎中提取挥发油,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芳樟醇、D-苧烯、柠醛、(Z)-柠檬醛、6-甲基-5-庚烯-2-酮、(1S)-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4-萜品醇、氧化芳樟醇、(+)-α-松醇、1R-α-蒎烯等。评吸结果表明,大果木姜子茎挥发油对卷烟的香气质、香气量、余味、甜润感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研究实,大果木姜子茎挥发油含有多种香味成分,在卷烟加香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丹皮酚(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Ⅰ)为原料,与水合肼反应得到中间体丹皮酚腙(Ⅱ),然后Ⅱ分别与各种取代苯甲醛反应合成了9个N-苄叉丹皮酚腙(Ⅲa~Ⅲi),产率为50.5%~91.9%。利用FTIR、1HNMR、13CNMR、LC-MS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索了Ⅱ和Ⅲ的合成条件、测定了Ⅲa~Ⅲi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N-(4-氟苄叉基)丹皮酚腙(Ⅲ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 mg/L,化合物N-(2-氟苄叉基)丹皮酚腙(Ⅲb)对大肠杆菌的MIC为8 mg/L,与阳性对照药利福平抗菌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白玉兰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坚  孙培龙  徐双阳  杨开 《精细化工》2006,23(4):372-374,396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白玉兰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出55种化学成分,占峰面积的97.73%,挥发油得率为3.81%。主要的化合物类别有烯类,烷类,醇类,醛类等。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有:w(桉叶油素)=16.52%,w〔4-甲基-1-异丙基-二环[3.1.0]己-2-烯〕=13.67%,w〔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12.78%,w(十五烷)=10.42%,w(β-月桂烯)=8.49%,w(D-柠檬烯)=4.42%,w(十氢-α,,α4 a-三甲基-8-亚甲基-2-萘甲醇)=4.08%,w〔(+)-α-松油醇〕=3.13%,w(大根香叶烯)=3.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