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植物、水体等景观要素的置入可改善铁路客站广场微气候,但可能会影响广场的疏散能力,造成安全隐患。辨析了当前站前微气候优化与安全疏散的关系,基于人群疏散密度对微气候优化范围进行界定,提出兼顾疏散安全性和热舒适性的站前广场微气候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高峰时段人群疏散模拟可用于划定适宜进行微气候优化的区域,在微气候优化域内进行微气候适应性设计改造不会降低广场整体疏散能力;2)绿化面积比例低,模拟高密度拥堵区面积少的Ⅰ类广场更适宜进行微气候优化以改善热舒适性;3)微气候优化设计应综合考虑降温景观要素、绿地布局、人群活动特征等多方面因素,以有效热舒适改善面积而非整体降温面积为改善目标,从而提升站前广场活动体验,促进站前广场向兼休闲、景观、防灾功能的城市广场转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校园绿地声景观对大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影 响,邀请30名大学生在实景环境中进行视听体验,通过眼动 追踪技术、皮肤电响应来分析不同声景对注意力和情绪影响的 差异,以及声景的视觉注意对情绪唤醒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低自然声相比,在交通声和人工声为主导的声景环境 中,人的情绪唤醒程度显著增加;2)不同类型声景对视觉注 意力产生显著影响,当声源足够显著时,会引导人们在视觉场 景中搜索与之相关的景观要素;3)在低声压级的自然声环境 中,通过听觉信息引导体验者关注绿色植物,是降低生理唤醒 度、提高自然疗愈力的有效方法。在未来校园绿地规划和设计 中,应当将声景作为一个重要的疗愈因子纳入考虑。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主要有学业疏导、安全法纪疏导、交际情感疏导、消费休闲疏导、就业疏导等五种类型;通过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机制、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平台、构建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和氛围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2、2007、2012、2017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应用景观生态学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厦门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2—2017年,厦门市相对地表温度(Relativ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RLST)呈上升趋势,城区的热岛效应逐步凸显;RLST较高的区域多为耕地、建设用地,RLST较低的区域多为绿地、水体;在类型层面,绿地的景观类型比例、最大斑块指数、聚集度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与相对地表温度呈负相关,斑块密度、边缘密度与RLST呈正相关。耕地、建设用地的景观指数与RLST均呈正相关;在景观层面,景观分割指数、形状指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香浓均匀度指数与RLST呈正相关;景观优势度大、聚集度高的景观类型,如耕地、绿地、建设用地对RLST影响显著。随着城区的扩张与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逐渐加强,而耕地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不断减弱;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作用与不同景观类型总体的结构组分及空间构型有关。随着景观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景园林学对空间庇护感的建构理论,以重庆 龙头寺公园为调查区域,选取由3种庇护类型(植物群落、景观 建筑、休憩设施)和3种庇护等级(顶部覆盖面、两侧和后侧围 合面及前方遮挡面构成的高、中、低空间围合关系)构成的9类 空间样本,现场测试83名受试者在空间样本中观察前后,注意 力和情绪等心理感受及脉搏和血压等生理信号的恢复性效果。 结果表明,注意力方面,高庇护和中庇护等级的恢复绩效均明 显优于低庇护等级;情绪方面,休憩设施和景观建筑的恢复绩 效明显优于植物群落;舒张压和收缩压方面,植物群落的恢复 绩效显著优于休憩设施和景观建筑。在类型和等级的交互作用 下,低庇护休憩设施、高庇护景观建筑和高庇护植物群落对注 意力产生明显的恢复效果;低庇护植物群落、高庇护休憩设施 和中庇护景观建筑的组合能显著促进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带来如城市内涝等诸多环境问题,使得 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成为热点。城市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 的一个重要类型,既是住区居民重要的景观游憩场地,也是海 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重要海绵体,是兼具径流绩效和景观绩效 等综合绩效的复合设施。如何让雨水设施在发挥径流绩效的同 时兼具满足居民需求的景观绩效,是目前相关研究的难点和热 点。居民喜好度的研究是住区绿地雨水设施景观绩效优化提升 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联合分析法,遴选雨水收集、雨水转 输和雨水调蓄3个环节的源头减排雨水设施,模拟江南住区中 心绿地雨水设施场景收集居民评价,进行不同居民群体的设 施喜好度效用值相关性统计和住区绿地不同类型雨水设施效 用值及相对重要性分析。并通过走访、文献查阅解析所得数 据,为住区绿地雨水设施景观绩效提升和低影响开发设计提 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其质量和变 化趋势直接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和景观效应。以2002、2014和 2018年3次大规模的上海绿地土壤调查为基础,研究不同城市 绿地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旨在为城市绿地土壤的养分管理提 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呈碱性,2002、 2014和2018年土壤pH平均值分别为8.36、8.20和7.79; 土壤速效养分(N、P、K)充足,3次取样均达到绿化种植土标 准;土壤通气孔隙度较小,3次取样均小于绿化种植土标准阈 值(5%)。从时间变化趋势上看,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值在 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逐渐提高,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也 在逐渐提升;但土壤物理性质逐渐退化,容重逐渐增加,通气 孔隙度逐渐变小。不同类型绿地间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 致,其中受人为活动影响剧烈的附属道路绿地土壤容重和通气 孔隙度自2002年起严重退化,与2018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带着对基础教育的探索,我们走进了长春市南关区兴盛小学。步入校园,只见教学大楼宽敞明亮,文化休闲广场别具特色;校园内人文气息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科学精神与育入氛围相得益彰。草坪鲜花伴师生休息,翠柏玉兰与楼舍相望。这是莘莘学子们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也是长春市校园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道亮丽风景的背后,凝聚着校长刘力维的艰辛、汗水和智慧。  相似文献   

9.
绿地系统的类型、景观组分及驱动力分析和评价能够为绿地系统的未来规划起到指导作用。伦敦是推动世界建设城市环城绿带的最成功典范。以其为例,首先依据相关政策研究了1975—2018年6个时间点的绿地变化情况。而后借助ENVI5.3、ArcMap10.5、混淆矩阵和MSPA等技术方法从时间、空间维度与绿地格局的类型层面对其1975年来的绿地系统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从时空变化到驱动力分析的绿地系统研究思路。结果表明:1)伦敦1975年来的绿地系统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1975—1990年的缓慢减少期、1990—2011年的迅速恶化期、2011年至今的迅速恢复与完善期,绿地面积占比从1975年的39.83%下降至1990年的38.57%、2011年的30.71%,最后迅速上升至2018年的44.45%;2)核心区景观类型从占该年绿地系统比例39.83%的253.16km2增长至2018年的310.7km2,但边缘仅增加了3.08km2,绿地与周边非绿地系统用地的过渡地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研究时间段总体变化的kappa系数为0.68。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程度依次为33%、29%、34%、22%、37%,总体变化程度为32%;植被用地的平均变化率依次为21.73%、18.70%、21.63%、15.55%、21.66%,总体变化率为19.39%;主要的驱动力,建设用地>裸地>水域;基于MSPA与混淆矩阵的绿地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居民公 共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空气负离子是评价城市空气清洁度的基 本参数之一。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为例,选定典型植 物群落结构、群落类型及典型景观环境样点,基于多年连续动 态持续测定并选取典型年度数据(2020年),分析和阐释该公 园绿地区域空气负离子空间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在公园绿 地中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复层>双层> 单层、乔草>乔灌>灌草;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区域的空气负离 子浓度:落叶阔叶型>常绿针叶型>草本地被型>针阔叶混交 型>灌丛;不同典型景观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滨水植物 群落>复层/单层植物群落>滨水广场;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 浓度与郁闭度、叶面积指数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 基于循证设计的功能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及更新优化提供基础 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地域性景观的角度出发,以北京延庆世园会中国馆周边景观的设计思考过程为分析对象,思考地域环境特征对人类生存发展、行为习惯、生活需求、文化传统等形成的影响。其着眼点是中国馆在环境中的整体关系和意向表达,关注景观与建筑的衔接与生长共融问题,探索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人文精神在设计中的主旨选取和意向转化,其目的是通过剖析中国馆景观方案的创作过程,研究如何围绕地域性特征,将设计中的各要素统筹起来,形成有机的、典型的、和谐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猪八戒网为研究对象,结合已往研究成果与猪八戒网调研结果,并将管理熵理论进一步应用于众包情境下,构建综合激励体系,从而测度激励体系协同激励效果。研究表明:目前猪八戒网接包绩效激励系统处于一定的有序状态,各激励指标的激励效果相对良好;二级体系内部指标协同效应较差,应注意"环境公平""品牌效应"与"信息转换机制"三项二级指标对激励系统稳定的干扰;"程序公平"和"交互公平"两项三级指标熵流值为正,对接包绩效产生显著抑制作用。通过测度激励系统的激励效果,有助于及时遏制正熵并提高激励负熵,进而实现总激励熵的下降,对激励盲点的发现与激励措施的动态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璁 《技术经济》2019,35(7):40
风景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使其成为一类的并非功能属性,而是建筑所在场所,即风景环境。对风景建筑的评判要看其对风景的贡献,好的风景建筑应当具有“风景性”,能够召唤“场所精神”并“开启一个世界”,使自然对象转化为人眼中的风景。因地制宜是风景建筑的创作原则,建筑通过顺应自然条件获得其形式,自然山水的独特性决定了风景建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文化景观的价值在长征国 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进一步突显。从文化景观理论视 角,以陕西省3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红 色文化景观游客感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对游 客满意度具有正相关性,并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忠诚度;感知 质量与整体形象是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且相互影响;感知质 量包括景观、教育、服务3个维度,除旧址本体外,游客对景 观雕塑、景观装置、符号景观、文创产品与教育体验的感知较 高,是提升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整体形象包含认知、情感2 个维度,通过感知价值间接影响忠诚度。基于以上研究结论, 尝试提出案例地提高游客感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的现 象,以及日渐凋敝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在对其特性与设计现 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弹性缓冲、适宜契合、柔性配置3个导向 入手,建议从层级整合的空间结构、节制适度的营造方式及 过程培育的绿植范式3个方面来实现乡村聚落景观的节约型设 计,最终实现生产生活的共生重构,以期推动乡村聚落景观设 计实践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原生热带雨林景观特征的研究以及中国3个 以植物原生境为展示特色的植物园景观温室热带雨林展示区的 调查研究,发现景观温室设计上对雨林原生状态景观的表现存 在雨林类型呈现不完全、地域性不足、整体性不明显等问题。 在世界热带雨林各分布区地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温 室热带雨林展示区以非洲雨林群系、美洲雨林群系以及印度- 马来雨林群系作为主题。从不同地域主题出发,从地形、土 壤、水体、文化、植物等景观要素的设置上进行景观设计,旨 在展现不同雨林群系的地域特色,为景观温室热带雨林展示区 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了满足市民对美丽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家设计并建造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而面对我国普遍缺水的现状,科学有效地评价、设计、管理景观用水显得十分重要,但国内却鲜有对此关注。特别是园林植物养护用水,即园林植物需水量,直接关系着可持续景观建设的实现。美国加州很早开始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将园林植物需水量评估方法强制应用于实际景观设计中,可快速量化计算设计场地未来的用水量,具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分析了国内对于可持续景观用水的相关现状和问题,依据WUCOLS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详细介绍了美国加州现行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植物需水量量化评估方法,并基于某加州庭院景观设计项目展示园林植物需水量估算的实际应用,讨论美国加州园林植物需水量估算的优劣与意义,进而分析其借鉴的可能性和方法。以期在未来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用水量评估体系,从而推进今后的可持续景观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 观特质成为乡村健康持续发展的加速器。为此,以鲁中山区西 营镇的5个自然乡村为调查研究对象,以乡村景观的分类为依 据,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和论证构建了由总目标层、要 素指标层和功能指标层组成的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评价体系,并 以此为依据分析探讨调研区域内5个乡村景观的个性特质,并 总结提炼个性特质评价的规律,为乡村景观个性特质确定提供 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变迁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的反向变迁威胁着乡村景观的乡村性,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调控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人类行为和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三个要素,是控制和治理乡村景观反向变迁,实现乡村景观优化的主要路径,政府的主导、扶持、规范和引导是乡村景观优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8个城市公园中的植 物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使用行为观察法和行为地图法记录游 人的景观偏好与行为偏好,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研究植物 景观空间特征指标与游人偏好的关系,为提升游人在植物景观 空间的游憩体验、构建人性化城市公园提供参考。研究表明: 游人偏好水体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且游人偏好与植物观赏特 性、季相变化、色彩构成呈显著正相关,与亲水性呈显著负相 关;游人喜欢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中欣赏美景和社交;游 人倾向于在野生植物种类少、可达性好的植物景观空间内进行 休闲娱乐活动,在气味芳香、硬质广场面积较大的植物景观空 间内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在郁闭度高、较封闭、离水边较远、 离出入口较近的植物景观空间内进行安静休憩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