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出一种智能水滴(intelligent water drops,IWD)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测模型。利用智能水滴算法对Elman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可提高网络的训练效率。将IWD优化Elman神经网络模型、传统Elman神经网络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分别与光伏电站的实际出力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WD-Elman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光伏发电输出功率预测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功率预测模型,针对BP神经网络本身易陷入局部极值、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带扩展记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EM)这2种群智能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值和阈值,分别建立了基于PSO-BP神经网络和基于PSOEM-BP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测模型。根据某光伏电站2月1日—6月30日的光伏发电历史数据,利用所提3种模型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功率预测。误差对比结果表明,基于PSOEM-BP神经网络的功率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功率预测精度,故采用PSOEM优化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光伏功率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光伏发电预测的不足,基于遗传算法(GA)和神经网络(BP)算法构建光伏电站功率预测模型,并使用组合权重法遴选相似日对模型进行修正。采用新疆某光伏电站运行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比BP-GA模型与单一BP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BP-GA模型克服了传统单一BP模型的不足,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光伏发电预测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系统发电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伏发电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前向神经网络光伏系统发电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了粒子群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内部连接权值和阈值,兼具粒子群和BP神经模型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泛化性能与预测精度。将光伏电站发电历史数据与天气情况作为样本,运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训练与预测。结果表明,经过粒子群优化的BP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典型BP网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涛  王旭  许野  李薇 《太阳能学报》2023,(8):316-323
为了提高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该文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光伏发电组合预测模型。在运用GRA方法确定影响光伏出力的主要气象因素和选定待预测日的相似日的基础上,利用相似日的气象参数和实际发电量分别训练BP神经网络和LSTM神经网络,构建基于GRA的光伏出力智能预测模型,并在云南某光伏电站得到很好的应用。对比传统的单一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与GRA的组合模型,考虑相似日的LSTM预测模型的精度明显提升,可很好地满足相关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摘要: 为了实现对并网型光伏电站调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能分解(EEMD)与BP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出力的组合预测模型。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光伏出力序列分解,得到本征模函数分量IMF和剩余分量Res,降低序列的非平稳性。采用游程检验法优化因IMF分量数量多造成的建模过程复杂的问题,针对优化后的分量分别建立相应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该方法对额定容量为40 kW的光伏系统进行预测,并与EMD-BP神经网络和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动力工程学报》2013,(4):290-295
针对氨法烟气脱硫效率的预测问题,建立了以脱硫系统运行中8个主要参数作为输入变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进行优化,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PSO-BP)预测新模型,并利用某电厂脱硫系统20组运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P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寻优,避免了网络局部极小值的出现,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采用PSO-BP预测模型可以对氨法烟气脱硫效率进行较高精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选取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西北荒漠地区(敦煌)10 MW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波分解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算法,预测相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电站短期功率输出,并与实测光伏电站功率输出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晴天和多云天的光伏功率输出预测是有效的,而西北地区,阴雨天样本极少,因此阴雨天和突变天的功率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该方法在满足光伏发电工程要求的计算精度下,数据量和计算量较小,属于轻量化的计算模型,可为光伏发电工程的发电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熊伟  程加堂  艾莉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0):247-249
为提高风电场短期风速的预测精度,引入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按误差平方和最小原则对所建灰色GM(1,1)模型、BP网络和RBF网络三种单一预测数据进行非线性组合,并将其结果作为最终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及均方误差分别为17.76%和3.68%,均小于单一模型、线性组合模型及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降低了预测风险,为风电场风速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瓦斯气体检测仪传感器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自身构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输入、输出非线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蚁群灰色组合模型算法对传统BP网络进行优化。该方法在传统BP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蚁群灰色神经组合算法来调整BP网络权值的新模型。将新模型与传统BP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蚁群灰色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有效的克服BP算法所存在的缺陷,能够提高瓦斯检测系统的精度及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比例光伏接入电网时,光伏出力的波动性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均影响值与改进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组合式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直接预测法,选取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散射量、相对湿度、气温、风速和降雨量7个影响光伏出力的因素,构建MIV-PSO-BPNN模型,基于Rapid Miner数据挖掘得出降雨量对光伏出力平均影响值为0.0099,影响较小,不作为模型输入变量。然后,用改进PSO优化算法对BPNN的权值与阈值进行优化。最后,利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2光伏电站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IV-PSO-BPNN模型对光伏出力预测有效,在实际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波浪发电系统捕获功率预测,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泛化能力不足,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算法,动态调整学习因子并添加变异算子。采用间接预测策略,搭建从波浪数据到波浪捕获功率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模型;应用改进算法预测分析波浪历史数据,输入搭建模型,进而获得波浪捕获功率预测值。比较分析不同预测步数和不同算法的仿真结果可知,改进算法能有效克服传统算法不足,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低的问题,以澳大利亚爱丽丝泉地区某200kW的光伏电站为例,选用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采用相关性分析法(CA)确定太阳辐照度、温度、湿度为影响光伏发电功率的主要因子,结合经样本熵(SE)量化的天气类型作为模型输入量,提出CA-SE-GA-BP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多云天气下CA-SE-GA-BP神经网络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4.48%、2.27%,晴天、雾霾、雨天三种天气类型下的预测误差也基本上不超过10%,相较于SE-GA-BP、CA-GA-BP、GA-BP神经网络,CA-SE-GA-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降低,为解决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BP神经网络在大坝监测数据预测模型中后期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小生境蚁群算法的智能搜索能力和强鲁棒性、BP神经网络对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学习存贮能力,将两种方法结合,用小生境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水平位移观测数据的预测模型,并与ACA-BP神经网络和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加快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BP神经网络在径流预报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及智能优化算法的优势,引入改进的杂草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将传统的杂草算法个体以正态分布空间扩散的方式改进为混合种群多种分布的方式产生子代个体。以金沙江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为例,将改进杂草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径流预报结果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杂草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应用到金沙江流域的径流预报精度较高,模型收敛更快,结果更加稳定,在实际预测中合理可行,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研究成果为径流预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矿井通风系统作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系统,对监测和预警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BP神经网络算法,针对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预测模型,分析了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通过对BP神经网络测试结果分析可知,BP神经网络算法能满足矿井通风系统的预测,且预测精度能满足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覆冰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精度及预测速度,采用BP神经网络和蚁群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模型设计。利用闪络电压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试验数据,建立其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以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为自变量,通过蚁群算法的迭代运算,搜索出误差全局最小值,再进行网络的二次学习训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适用于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光伏发电预测不确定性问题,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发电混合预测模型,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并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引入小波分析构建小波神经网络,同时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的初始参数进行全局寻优得到最优参数,利用交叉熵函数对学习规则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网络模型既具有小波分析的良好的局部时域和频域特性,又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可增大跳出局部最优的可能性,同时拥有更快的收敛能力和稳定性。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