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将可中断负荷引入输电阻塞管理成为缓解阻塞和消除市场力的有效手段。提出通过潮流优化并将可中断负荷引入输电阻塞管理,提出潮流优化与可中断负荷联合调度模型解决输电阻塞问题。对该模型以及IEEE 6节点仿真表明,在电力市场下,采用潮流优化与可中断负荷联合调度模型,可以有效缓解输电阻塞。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电网输电阻塞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刘昌  姚建刚  余虎  葛亮  李继传 《电网技术》2005,29(12):16-21
作为削峰减荷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中断负荷管理利用用户的用电灵活性,来缓解负荷高峰期供电的紧张状况,减少昂贵的发电旋转备用,这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从可中断负荷管理的原理出发,将可中断负荷引入到输电阻塞管理中,提出了通过潮流优化辅以可中断负荷控制的消除阻塞的最优调度模式.对该模式的经济性分析以及IEEE6节点的算例表明,在电力市场条件下,采用潮流优化辅以可中断负荷控制的阻塞管理模式是可行的,也是较优的.  相似文献   

3.
可中断负荷参与阻塞管理模型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用户中断损失是可中断负荷参与电力市场运行的难点。提出基于投入产出的中断损失评价方法,指出每单位负荷的价值是不同的,中断损失应根据电力边际价值评价,并通过两种电力需求曲线量化分析。Pool模式下,以阻塞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协调机组出力调整与可中断负荷调度的直流最优潮流模型,该模型为一个二次规划问题,求解方便,降低了阻塞管理的复杂性。最后,IEEE-14节点算例验证模型有效性,并给出可中断负荷参与电力市场运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将可中断电力合同引入多时段下的输电阻塞管理。首先分析了一种实际应用的可中断负荷期权合同,并结合这种合同在多时段条件下建立了输电阻塞管理模型;然后针对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设计了一套多时段最优潮流求解程序;最后通过算例对传统阻塞模型和上述阻塞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实现了可中断负荷在输电阻塞管理中的最优使用,且更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可中断负荷参与输电阻塞管理的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在市场环境下,输电阻塞严重威胁系统安全,并加剧了市场力滥用行为.可中断负荷作为一种电力资源可有效缓解阻塞.文中建立了一个可中断负荷参与电力批发市场竞价的阻塞管理模型.该模型是一个2层优化模型:外层优化潮流模型可确定节点电价,并进行电能调度;内层优化模型旨在选取有效消除阻塞的可中断负荷.在模型求解时,针对出现的非线性互补问题(NCP),通过NCP函数将其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然后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最后以一个修改的IEEE 30节点系统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当系统发生输电阻塞时,仅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出力来消除输电阻塞不是经济的调节方式。提出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通过调节发电机组出力和中断可中断负荷共同消除输电阻塞的优化调度方法,即在日前市场中以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在实时平衡市场中将可中断负荷应用于阻塞管理,并与发电机组出力再调度共同作为阻塞管理的手段,使阻塞管理费用最小;该优化方法采用基于跟踪中心轨迹的内点法来求解。用IEEE30节点系统验证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可中断负荷拍卖模型的电力双边交易阻塞管理方法,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最优的负荷削减程序。阻塞调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调度前阶段、无约束调度阶段和考虑可中断负荷拍卖的阻塞调度阶段。在第三阶段,用户可以向调度机构提交各自的可中断负荷服务报价曲线。构建了阻塞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最小化所中断的负荷量和最小化向用户支付的可中断负荷服务费这两个优化目标。最后用算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节点边际价格LMP(Locational Marginal Price)在解决交易的公平性和电网阻塞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可中断负荷作为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缓解阻塞。文中对发电出力再调度和可中断负荷量进行了均衡分析,提出了LMP机制下可中断负荷用于阻塞管理的最优调度原则。验证了可中断负荷在降低节点电价、增加社会效益以及解决阻塞方面的优势。文中采用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中断负荷拍卖模型的电力双边交易阻塞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可中断负荷拍卖模型的电力双边交易阻塞管理方法,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最优的负荷削减程序.阻塞调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调度前阶段、无约束调度阶段和考虑可中断负荷拍卖的阻塞调度阶段.在第三阶段,用户可以向调度机构提交各自的可中断负荷服务报价曲线.构建了阻塞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最小化所中断的负荷量和最小化向用户支付的可中断负荷服务费这两个优化目标.最后用算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实时电力市场中基于调整报价的计及可中断负荷的阻塞管理模型,该模型将电力市场下的实时阻塞管理问题描述为调整费用最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其特点是方法简单可靠。可中断负荷的引入,增加了一种处理实时紧急情况的手段,使实时阻塞管理更加灵活。采用该模型对IEEE30节点系统进行阻塞管理仿真计算,并与未考虑可中断负荷阻塞管理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消除网络阻塞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小调整费用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引入可中断负荷的新型阻塞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阻塞管理从发电侧调整机组出力消除阻塞,但调用高价电能消除阻塞使电网的购电成本较高.文章通过可中断负荷应用于阻塞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引入可中断负荷的新型阻塞管理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下电网总体购电成本的计算方法.3节点算例表明该新型阻塞管理模式下电网的购电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导致电网负荷不平衡度日益凸显。强制性有序用电、拉闸限电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亟须研究更科学有效的办法。提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分析可中断负荷的调控响应特性,总结出包括用户特性和电力调度需求等在内的影响可中断负荷特性的企业内部关键因素,在对这些关键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中断负荷特性评估模型和电价补偿方案,克服了本领域可中断负荷特性评估方法单一、不灵活的缺点,提高了电网电力调度以及可中断负荷电价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可中断负荷拍卖模型的电力双边交易阻塞管理构架,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最优的负荷削减程序.在该构架中阻塞调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调度前阶段、无约束调度阶段和考虑可中断负荷拍卖的阻塞调度阶段.在第三阶段,用户可以向调度机构提交各自的可中断负荷服务报价曲线.构建了阻塞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最小化所中断的负荷量和最小化向用户支付的可中断负荷服务费这两个优化目标.最后用算例对所提出的阻塞调度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调峰电价与可中断负荷联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分析传统调峰方式基础上,提出一种调峰交易模式,即调度机构将所有参与调峰的负荷停止用电或减少用电的容量当作一种“电力资源”买入,参与调峰的负荷具有可中断负荷的特性。因此明确提出参与调峰的负荷被认为是可中断负荷,把可中断负荷补偿费视为该“电源”的购电成本。引入一个可中断负荷补偿机制,实现了“电源”买入。在该模式下,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重点提出了分区调峰电价和统一调峰电价2种调峰定价方法,抓住调峰定价的实质,实现了调峰电价调节供需关系,使市场有限资源优化再分配,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该算法适用于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初期,利用调峰电价调节供需关系,缓解缺电矛盾。  相似文献   

15.
刘强  欧阳柳  黄民翔 《浙江电力》2006,25(4):10-13,76
在电力市场中,各个参与成员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获得最大的利益,必须在遵循一定市场规则前提下做出最优化的决策。市场就意味着风险,电力市场也不例外,电力市场下的可中断负荷管理同样存在着种种风险。如何调动用户的主动性,积极和电力公司配合共同参与可中断负荷管理,首先需要解决可中断机制设计和可中断电价确定这两个关键问题,也就是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可中断负荷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可中断负荷的运营情况,这是关系到其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对电力市场和过渡期电力系统两种情况给予分析。首先介绍了在电力市场中以电价为核心的可中断负荷实行方式,包括中断合同类型、期权定价以及负荷侧参与市场竞价的情况;然后阐述了过渡期系统可中断负荷的中断条件、优化调度、实施障碍等;最后提出了该领域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