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俄罗斯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陆续部署,美国在加快高超声速技术武器化的同时,开始全面开展高超声速导弹防御体系建设。介绍了美国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及其防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超声速导弹弹道特性、红外辐射特性和雷达散射特性等目标特性,梳理了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作战特点,从观察—定位—决策—行动(Observation Orienttion Decision Action,OODA)的空战博伊德循环角度分析了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能够为未来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飞航导弹》2021,(5):21-25
高超声速武器作为一种新质装备,将对现有导弹防御体系构成极大威胁。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现有能力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超声速武器机动能力强、轨迹难以预测等特点以及对防御系统带来的挑战。梳理了美国高超声速防御系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美国天基预警探测和拦截武器系统的发展动向,从拦截对象、经费投入等方面分析了美国高超声速防御体系建设情况。分析表明,美国正加快推进高超声速防御系统建设,重点推进天基预警和拦截武器系统项目,但整体仍处于方案论证和原型设计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3.
胡冬冬  张灿 《飞航导弹》2019,(3):34-40,59
近两年来,随着中俄高超声速导弹技术取得快速进展,美国导弹防御局正式启动高超声速防御专项,加快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从经费支持、体系论证、关键技术预研以及系统概念方案研究等方面,梳理了美国近年来围绕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开展的一系列动作,并结合近年来美军在整个导弹防御体系方面的相关动向,对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的发展态势及潜在影响进行了研判。  相似文献   

4.
高超声速导弹以其高空高速性能,使现有拦截手段难以实施有效防御。在对高超声速导弹的特点和典型作战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超声速导弹拦截作战的难点,探讨了采用空基平台对高超声速导弹进行拦截的优势,验证了空基拦截方案的可行性,并初步给出了空基拦截体系的组织结构和作战流程。  相似文献   

5.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是未来空袭作战的主兵器,有必要对其攻防作战进行研究。从作战优势和作战劣势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作战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战争中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可能的作战模式,给出了防御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打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外高声速导弹发展呈现出竞争扩散态势,美、俄等军事强国纷纷披露新型高超声速导弹项目,显示出各国全力发展和增强高超声速打击能力的决心。梳理了美、俄等军事强国主要高超声速导弹项目的背景、技术指标、进展情况,提出了高超声速导弹在未来作战运用中应重点关注信火一体、精打要害、防卫作战3个方面的研究,展望了未来高超声速导弹在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因其技术实现难度相对较低,且在作战使用上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诸多国家的重视。主要分析了当前美国、俄罗斯等国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从技术性能与作战需求两方面分析了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从作战指挥决策、目指信息保障、多弹协同作战使用和导弹射效观测与评估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未来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在作战使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外高超声速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现状。在美俄为代表的军事强国高超声速武器装备技术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针对高超声速武器装备在进攻、防御以及博弈三个主要作战阶段中的作战运用展开了分析,并从构建全球化目标预警探测及拦截体系、组织运用天空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多源预警探测信息协同控制融合、分段拦截以及高速大机动拦截器等方面,对高超声速武器装备防御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超声速飞行器与弹道导弹综合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潘兴Ⅱ导弹、X-51A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例,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与弹道导弹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从武器作战效果方面,分别对作战距离、有效载荷、突防能力、打击精度进行了详细对比,并对发射平台、技术成熟度、使用成本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明确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存在的优缺点,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国外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分类论述,说明了不同飞行器的军事特点.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防御作战问题,依据目标特性分析,提出了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导弹导引头所面临的难点,重点分析了发展这类导引头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典型防空武器装备构建某型驱逐舰的防空体系。逐一对舰空导弹、防空火炮和电子战系统等反舰导弹抗击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获得反舰导弹突防对策。给出反舰导弹性能改进和作战使用的建议,为更好地提高中远程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战斗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巡航导弹发动机红外辐射特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便携式地空导弹探测跟踪巡航导弹的可能性 ,估算了便携式地空导弹抗击巡航导弹的探测跟踪区域 ,对便携式地空导弹作战效能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相似文献   

13.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作战效能建模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概念设计阶段,为了避免对某些性能指标要求过高,需要对其作战效能进行评估与分析。分析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攻防对抗过程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在作战任务剖面中所面临的威胁,采用美国武器工业界效能咨询委员会的ADC方法,建立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作战效能评估顶层模型,进一步分解顶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合理改进。在分析作战能力各个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突防能力指标、命中概率指标和杀伤概率指标的解析解模型,并给出了效能评估结果。最后对影响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缩减巡航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有助于降低其被雷达发现的概率和发现距离;增大巡航速度则可以降低防御系统的可射击概率和拦截毁伤概率,从而提高其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分层防御系统中各层防空导弹作战区域重叠的问题,对分层防御系统中防空导弹最佳交接区域选择进行研究。以防空作战为背景,针对分层防御系统中各层防空导弹作战区域重叠的问题,在导弹对来袭目标允许射击次数模型基础上,考虑导弹单发杀伤概率,建立分层防御系统中远程、中程、近程3层防空导弹最佳交接区域模型,并通过3个仿真实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增加对来袭目标的拦截次数,提高系统整体作战效能,为分层防御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和各层防空导弹性能参数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世界航天运输与导弹武器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05年世界航天运输系统研制与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国外战略弹道导弹的部署数量、旧型号退役以及新型号研制试验以及战术弹道导弹发展特点;回顾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已部署情况和目前具备的能力,各主要防御计划的研制进展以及新技术、新方案的进展;最后展望了2006年的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防空导弹的拦截精度和拦截效能,对基于双重目标函数的多通道防空导弹火力单元拦截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分析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拦截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目标拦截有利度,引入网络矩阵节点状态标号,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运算效率,为指挥员科学、合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缩短毁伤所有目标的时间和各通道拦截总时间,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海湾战争的作战事实,讨论了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作为防空导弹拦截的目标,区别于飞机的特点。从研究“爱国者”防空导弹对付“飞毛腿”导弹的能力出发,分析了“爱国者”导弹的拦截效果。提出防空导弹对付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展望拦截地对地战术导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海军驻泊地域在对敌巡航导弹抗击过程中,必须分析判断敌巡航导弹的内层重点威胁方向并据此建立相应的防御配系;分析了影响海军驻泊地域抗击敌巡航导弹内层重点防御方向选择的相关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法在对实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型,为驻泊地域指挥员选择抗击敌巡航导弹时确定内层重点防御方向提供了一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程点防御导弹编队反导弹综合火力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反舰导弹的作战运用特点及近程点防御导弹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 ,分析研究了舰艇编队的对空防御队形、编队反导弹最小预警距离 .对不同射击方式下编队的反导弹拦截次数以及对来袭目标的毁伤概率进行了计算 .最后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舰空导弹的发射时机和编队协同防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防空系统对抗ARM攻击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ARM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攻击过程、作战使用方式.在此基础上, 将矩阵对策理论应用于防空系统对抗ARM攻击的对策分析.该方法可为防空系统的指挥员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