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笔者回顾气虚淤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法及方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讨论了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形成机制,与益气、活血药物在治疗此病的用药比例.对益气活血法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得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益气扶正为辅,瘀去正复而胸痹自愈.在此基础上对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CHD)的理论及实验机制。方法:从CHD发病的中医病机、芪参益气活血方的立法组方结构、"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理论应用、方药的现代研究成果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CHD发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芪参益气活血方具有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之功,并基于病证结合理论发挥治疗作用,其组方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冠脉血流等药理作用。结论:从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证实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科学性,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证属气虚血瘀型提供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每日1剂,连续4周,治疗前后监测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液流变学、心电图及中医证候体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和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NST和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临床多采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益气药多见黄芪、人参及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活血药多围绕丹参、三七、红花、当归和川芎等进行研究。笔者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发现,益气活血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都表现出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益气加活血中药配伍效果强于单纯益气或单纯活血中药,其机制主要表现在调节血脂、保护内皮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由于中药复方配伍化学成分复杂,有些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低不易提取以及多成分协同发挥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干预环节与分子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RNA芯片探究益气活血解毒方维持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AEOC)气虚血瘀证疗效相关基因靶点,明确其有效作用机制。方法观察AEOC气虚血瘀证患者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方维持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选取PFS最长的8例为敏感组,PFS最短的8例为不敏感组。采用mRNA芯片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mRNA表达情况,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singal-net、path-net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结果益气活血解毒方疗效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共1157个(P<0.05),其中上调基因497个,下调基因660个。qRT-PCR显示,MAPK3、HLA-DOA、CD40、KIR2DL3差异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AEOC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机制可能在于抑制MAPK3及与免疫通路相关的HLA-DOA、CD40、KIR2DL3靶基因。通过对益气活血解毒方作用靶基因的探究,可为AEOC气虚血瘀证微观辨证及中医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凉血生肌方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131例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3例,2组均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组于手术日起加用益气活血凉血生肌方药(生黄芪、丹参、牡丹皮、金银花等)2个月,随访2月,以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西雅图量表评分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1)治疗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胸闷、瘀血、气短、乏力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凉血生肌方药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气虚血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冠脉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康复治疗的有效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从心绞痛改善方面评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1/45),优于对照组的80.4%(37/46)(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分别予益气活血方、通心络胶囊(4粒,tid)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月时各组主要症状积分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实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益气活血方能明显提高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积分,明显改善其主要症状(胸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与通心络胶囊相比较,益气活血方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结论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痴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述要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从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最基本的病机之一、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的证型之一、益气活血法的研究(机理研究、临床研究)对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指出:冠心痛心绞痛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血瘀为标,益气活血是冠心病的基本治则之一,是对机体多环节、多途径的整体调节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旭丽  徐军建 《陕西中医》2021,(1):51-53,60
目的:研究芪归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患者肾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CRF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进行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服用芪归益气活血汤。对常规组和研究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肾功能和肾血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CRF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D4+、CD8+、NK细胞、红细胞聚集指数、高切全血黏度、Fib、Scr、Ccr、NAG、AT、PI和AUC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芪归益气活血汤用于CRF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肾功能以及肾血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基础心率慢而早搏频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上海市黄浦区东南医院门诊或病房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的基础心率慢而早搏频发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同时对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进行中医症候评分,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心律失常等情况,并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心律失常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3.34%,对照组为3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为(11.97±3.73)分,对照组为(15.53±2.10)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耳鸣、自汗盗汗、午后潮热等中医症状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基础心率慢而早搏频发的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程度和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崔英子  邓悦 《环球中医药》2012,(12):889-892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临床上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证型。上述证型在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中的分布比例各有侧重,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以气虚血瘀、痰浊壅盛最为常见,心肌梗死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而心力衰竭以阳气亏虚最为多见。在相关证候要素的分布中,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排名前三位的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心力衰竭的证素排位为阳虚、气虚、血瘀、痰浊。结论发现"本虚标实"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多时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医证候、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及HSP-70的动态变化与疾病发展和中医证候演变的相关性。方法:脑分水岭梗死发病72 h以内的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益气活血汤。发病3 d内、第7,14天记录NIHSS评分,进行中医证候评价。采集HSP-70,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气虚和血瘀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发病3~7 d,治疗组HSP-70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7~14 d,治疗组HSP-70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3个时点HSP-70与NIHSS,气虚,血瘀均成负相关(P0.05)。发病3 d内、第7天NIHSS与气虚、血瘀均成显著正相关(P0.01)。发病第14天NIHSS与气虚成正相关(P0.05),与血瘀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有助于改善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气虚血瘀的中医证候有显著改善作用。益气活血汤可能有利于HSP-70发挥细胞保护功能。因其高度相关性,发病后HSP-70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与关联能够从微观角度反映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规律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于江  肖虹  刘宇 《中国中医急症》2021,(2):227-229,27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病例共466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与非CIN组,记录患者基础资料、生化、手术、中医四诊、辨证分型等相关信息。观察分析CI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比较各中医证型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肾功能变化,分析CIN的危险因素。结果CI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阳气虚衰证、心肾阳虚证、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心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不同证型CIN患者术后肾功能变化比较显示阳气虚衰证组与心肾阳虚证组血肌酐升高明显;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阳气虚衰证、心肾阳虚证为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医证型阳气虚衰证、心肾阳虚证与CIN的发生高度相关,可作为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发生CIN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作用及特点。方法:212例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口服芪参胶囊,3粒/次,3次/d。连服1个月。记录患者用药前、用药2周及1个月后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包括临床症状、血压、心率、舌象、脉象、心绞痛发作情况,检测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芪参胶囊可明显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扩血管药物的含服率,无明显毒副作用。从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分析,芪参胶囊改善气虚血瘀型、心肾阳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尤为明显,即对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阳虚患者疗效显著。结论:芪参胶囊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疗效确切,且更适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阳气虚弱,瘀血阻络的冠心病患者,是临床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有效复方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0例和对照组10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Gensini积分来分析胸痹患者各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组中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对照组中以气虚、阴虚、心虚及脾虚为主要证候。冠心病组不同组别中低积分组以气虚、血瘀、阴虚、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而高积分组中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其中血瘀、痰湿、阳虚及肾虚证候明显多于低积分组。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具有气虚、血瘀证候的病人比例最高,气虚血瘀型是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 2005-2011年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文献,并建立数据库,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结果]文献分析显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常见证型前10位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心阴亏虚证、心脉气滞证、气滞血瘀证、寒凝心脉证。[结论]基于文献分析进行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应加强症状规范研究及成果标准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64-46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消渴痹症、血痹、痿证范畴,认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脾肾两虚、阳虚寒凝为其基本病机,病位在脉络;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阴亏是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终。中医分型辨治运用经方,每获良效,报道了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该病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探讨益气活血汤治疗心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治疗前后观察临床有关症状和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 ,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表明该药有明显改善虚证、瘀证的功效 ,有效率为80 % ,缓解心绞痛有效率为 80 %。结论 :益气活血汤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增强左心功能、增加冠脉血液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