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Irisin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血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喂养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Irisin经腹腔注射后的血浆水平。血糖仪检测T2DM小鼠经腹腔注射Irisin后30、60、90、120、150、180和210 min的血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注射Irisin后肝脏组织中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饮食(ND)组相比,高脂饮食(HD)组小鼠在第6周时血糖糖水平明显增加(P0.05),且葡萄糖耐量降低,说明T2DM小鼠造模成功。2与对照(Control)组相比,Control+Irisin组血浆中的Iris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3与T2DM+Vehicle(生理盐水)组相比,T2DM+Irisin组血糖于30 min时开始降低,60 min时出现显著差异(P0.05),到120 min时下降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升高。4与Control组相比,T2DM组G6pase和PEPCK的水平升高(P0.05),经外源给予Irisin后,G6pase和PEPCK的水平下降(P0.01)。结论:Irisin对T2DM小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这可能与降低T2DM小鼠肝脏糖异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9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T2DM患者220例.根据运动方式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HIIT)组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MICT)组,各110例.比较两组基线、运动8周及16周时体脂仪、下肢血管超声结果,以及踝肱指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心肌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饲喂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每组各10只。3个运动组分别给予10 m/min(相当于30%VO2MAX)、15 m/min(相当于50%VO2MAX)、20 m/min(相当于70%VO2MAX)跑台运动,每天运动1小时,每周运动6天,连续6周。随后尾静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取大鼠心脏,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与造模前比较,各组大鼠注射STZ后FBG、FINS、HOMA-IR均升高(P均0.05)。运动治疗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低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FBG、FINS、HOMA-IR下降(P均0.05);与低、中强度运动组比较,高强度运动组FBG、FINS、HOMA-IR均升高(P均0.05)。运动治疗6周后,各运动组大鼠较模型组MDA和NO水平、NOS活性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5),与低、中强度运动组相比,高强度运动组MDA和NO水平、NOS活性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低、中、高强度运动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并使MDA、NO、NOS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T2DM小鼠胰岛β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野生型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及STZ制备T2DM模型并随机均分为糖尿病rGDF11干预组(DM+rGDF11)和糖尿病对照组(DM),同时将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rGDF11干预组(Con+rGDF11,n=10)和正常对照组(Con,n=10),观察GDF11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及含量指标的影响。结果干预6周后,Con组与Con+rGDF11组各糖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DM+rGDF11组FBG、HbA1c、胰升血糖素及血脂水平降低(P0.05),且rGDF11干预后上调胰岛β细胞重要基因表达,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形态及β细胞含量(均P0.05)。结论 GDF11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维持β细胞含量,进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T2DM小鼠血浆白脂素(Asprosin)浓度变化并探讨其对高糖导致小鼠心肌细胞(MCMs)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40只WT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T2DM)和对照组(Con),T2DM组予高脂饮食和STZ腹腔注射造模,Con组予标准饮食喂养,每组20只。检测各组血浆Asprosin浓度;将原代培养的MCMs分为正常血糖组(NG)和高糖组(HG),以不同浓度Asprosin干预24h。选择30nmol/L为后续实验条件,进一步用过氧化氢(H_2O_2)对HG+Asprosin组进行干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和活性氧簇(ROS)含量。结果与Con组比较,T2DM组血浆Asprosin浓度升高[(17.67±0.89)vs(11.95±0.70)nmol/L,P0.05];Asprosin能降低高糖诱导的MCMs凋亡[(26.73±0.73)%vs(20.99±1.04)%,P0.05],并抑制MDA和ROS生成,而H_2O_2能逆转上述现象(P0.05)。结论 T2DM状态血浆中Asprosin浓度增高,能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MCMs凋亡,可能是糖尿病心肌病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牛肝菌多糖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T2DM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牛肝菌多糖干预4 w,观察体重变化并检测血清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结果牛肝菌多糖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GLU、TG、TC、LDL-C的含量,提高HDL-C的含量,并有效改善"三多一少"症状中的体重降低情况。结论牛肝菌多糖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对T2DM大鼠有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健康体适能变化的检测,探讨运动配合足反射区艾灸对T2DM疗效的影响。方法 39例T2DM初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艾灸组和运动艾灸组,运动组和运动艾灸组在心率监控的前提下进行快步走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因人而异。运动组运动后自行恢复,运动艾灸组运动结束20 min后艾灸足反射区约30 min,两组每周运动4次,共干预18 w。实验前后测试受试者体重、身高、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艾灸组和运动艾灸组体重指数(BMI)和糖脂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动艾灸组明显优于T2DM组和艾灸组;运动艾灸组与运动组和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运动及足反射区艾灸均能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体质状况,两者联合效果更加显著,说明运动配合艾灸在治疗T2DM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炎性反应,纤维化等的影响。方法以C57BL/KSJ-Lepdb雄性小鼠作为T2DM合并NAFLD组(db/db组),同周龄C57BKS db/m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db/m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油红О染色等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切片脂质沉积;采用ELISA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以小鼠正常肝细胞NCTC1469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25 mmol/L葡萄糖(NG组)高渗对照组给予2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HMA组)、高糖高脂组给予50mmol/L葡萄糖+0.75 mmol/L棕榈酸(HG+PA组)、高糖高脂+RNA干扰对照组(HG+PA+Si-NC组)用NC siRNA瞬时转染细胞并给予高糖高脂干预,高糖高脂+PAI-1沉默组(HG+PA+Si-PAI-1组)用PAI-1的siRNA瞬时转染细胞并给予高糖高脂干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B(TGF-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 I)以及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肝组织中出现明显脂质聚集和纤维组织增生,甘油三酯含量增加,且MCP-1,IL-1β、TGF-β,a-SMA,ColⅠ和PAI-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与NC组细胞相比,HG+PA组MCP-1、IL-1β、TGF-β、α-SMA、Col Ⅰ、PAI-1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均P<0.05);与HG+PA组相比,HG+PA+si-PAI-1组PAI-1、MCP-1、IL-β、TGF-β、α-SMA和ColⅠ等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小鼠模型肝组织中PAl-1表达明显增加,抑制PAI-1表达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芒黄颗粒(MHG)对高脂血症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观察芒黄颗粒对T2DM大鼠空腹12 h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芒黄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高脂高糖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对胰岛素无影响.结论 芒黄颗粒具有较好的降血糖,降低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饮用苦瓜果汁结合中速步行对糖尿病(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2型DM(T2DM)且无其他器质性疾病,适合本实验运动强度的男性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在不过多食用高脂、高胆固醇类食物且不服用任何降糖、降脂药物的情况下,实验组每天晨起饮用苦瓜果汁100 ml,每天16:00开始,先进行5 min的全身热身活动,之后进行40 min的中速步行(速度80 m/min左右,全程约3 200 m)后做5 min的放松活动(自主拍打、揉捏肌肉或关节等),周期共计60 d。结果饮用苦瓜果汁结合中速步行可使DM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代谢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等脂质代谢指标显著改善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P<0.01)。结论苦瓜饮用苦瓜果汁结合中速步行对DM患者的糖、脂代谢有积极、显著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承德牛肝菌多糖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T2DM大鼠模型,给予牛肝菌多糖灌胃干预3 w,检测血清葡萄糖(GLU)、胰岛素(INS)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对比,牛肝菌多糖干预组能极其显著地降低GLU水平(P0.01),微幅提高INS水平(P0.05)。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呈现胰岛细胞减少、胰岛萎缩等明显的病理学形态;经牛肝菌多糖干预治疗后,T2DM大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承德地区牛肝菌多糖可以降血糖,减轻胰岛细胞损伤,维持胰腺组织结构,有效改善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化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招募冠心病并发T2DM患者60例纳入研究,并按随机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测试评估结果,进行强度为40%~60%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O_2max)的有氧运动,抗阻训练以弹力带测定10 RM为强度。每次联合运动时间30~60 min,每周3次,共12周。12周的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肪重(FM)、瘦体质量(LBM)和VO_2max。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的血糖、血脂以及运动能力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能够改善冠心病并发T2DM患者血糖、血脂浓度以及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检测67例T2DM患者和5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用随机双盲法比较47例T2DM患者用安慰剂和吡格列酮干预治疗8 w后的血清脂联素、血糖、胰岛素抵抗(IR)水平.结果 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糖降低(P<0.05),IR明显改善,而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吡格列酮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糖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影响。方法将6周~8周龄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T2DM模型组(24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T2DM大鼠模型。将成模的18只大鼠随机分为高糖高脂饮食组、正常饮食干预组、小檗碱联合正常饮食干预组(小檗碱干预组),每组6只,分别干预8周后禁食不禁水12h,经腹主动脉采血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即刻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同时留取血清-70℃保存,同批检测血清FGF21、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干预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檗碱干预组和正常饮食干预组TG、TC、FPG、HOMA-IR、FGF21水平升高(P0.05)。干预8周后,与高糖高脂饮食组相比,小檗碱干预组和正常饮食干预组TG、TC、FPG水平均降低(P0.05),FGF21水平升高(P0.05);小檗碱干预组HOMA-IR降低(P0.05),正常饮食干预组HOMA-IR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8周后,与正常饮食干预组相比,小檗碱干预组TG、TC、FPG、HOMA-IR水平降低(P0.05);FGF21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檗碱可以改善T2DM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程度,该作用可能与其可介导血清FGF21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氧化应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组(联合运动组)、有氧运动组及对照组。观察三组运动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运动治疗24 w后,三组MDA、8-OhdG、FPG、PPG、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联合运动组治疗后与有氧运动组治疗后相比,MDA、8-OhdG、FPG、PPG、HbA1c、TC、LDL-C水平均降低,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比单纯有氧运动更好地控制老年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降低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T2DM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糖和心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FPG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2 h PG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能有效地辅助控制血糖,疗效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肺活量、肺活量/体重、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射血时间(ET)、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心缩射血速率(MSER)、左室周经缩短率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能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疗效显著。结论在初治T2DM患者治疗中联合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的效果更好,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改善心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T2DM运动干预疗法研究热点。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来源库,检索我国2000~2018年核心文献910篇,通过CiteSpaceV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20年来我国研究T2DM运动疗法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机构主要由体育类高校、医学类高校和医院组成,高产作者间形成小团体,但跨机构或地区合作较少,联系不紧密;研究对象主要是中老年T2DM患者;T2DM是主要研究类型;有氧运动是应用最多的治疗方式,对治疗并发症和提高身体素质效果良好;抗阻运动疗效与强度大小有关;有氧联合抗阻是控制血糖的最佳运动方式;高强度间歇运动治疗T2DM文献较少,安全性尚需验证。结论与国外相比我国研究仍显不足,需扩大涉及面,增加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不同运动方式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效果,为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运动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studio软件GEMTC包调用JAGS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7项研究,涉及24种不同运动方式干预措施。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不运动、极低吸气肌运动相比,高强度连续抗阻运动、高强度连续有氧运动、高强度连续抗阻运动+高强度连续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阻抗运动、中等强度连续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阻抗运动、中等连续有氧运动+中强度连续阻抗运动+高强度吸气肌运动、低强度吸气肌运动均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叶斯有效率排序结果显示,24种运动方式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效果居前3位的是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阻抗运动、中等连续有氧运动+中强度连续阻抗运动+高强度吸气肌运动。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心力衰竭病人积极参加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伊班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基础上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STZ方法建立T2DM动物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高糖组(HF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伊班膦酸钠组(DM+IB组)。建模成功后DM+IB组SD大鼠连续16周每天皮下注射5μg/kg剂量伊班膦酸钠溶液,Control组、HF组和DM+IB组大鼠在相同位置注射相等剂量的0.9%氯化钠。各组SD大鼠分别于实验0周、4周、5周、9周、17周及21周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并于实验0周、9周、17周及21周称量大鼠空腹体重。结果:伊班膦酸钠干预12周后TC及LDL-C开始下降(P0.05)、16周后LDL-C显著降低(P0.01);但整个实验过程中,伊班膦酸钠对HDL、TG、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体重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伊班膦酸钠可降低T2DM大鼠TC、LDL-C水平降低,但对HDL、TG、体重及糖代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有氧踏车运动干预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功率自行车有氧运动疗法对糖尿病防治的综合效果.方法 符合运动疗法参与对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48名.实验前受试者均进行血糖血脂及形态指标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并制定运动处方,实施14 w运动干预.测试实验后受试者血糖、血脂、形态等指标,对运动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1)运动干预14 w后,受试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且糖化血红蛋白值前后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2)运动干预14 w后,受试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均无显著性差异.(3) 有氧踏车运动干预14 w后,受试者体脂率、BMI、腰围、臀围值均下降,基础代谢值升高,其中,体脂率和BMI值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低强度有氧功率自行车踏车运动能改善患者糖代谢及血糖控制水平.坚持长期中低强度、长时间有氧功率自行车运动能更好改善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