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的过程。在我们党的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事业进步。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取得的,历史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重点,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科学判断。所谓历史方位,就是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  相似文献   

4.
深入研究执政规律 始终坚持执政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深入研究执政规律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是我们党区别于以往的根本特点。认识这个特点,把握这个特点,才能把握今天党的建设的脉搏。共产党出现在世界上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共产党大都经历了革命和执政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无论是党所处的条件,还是党的任务都有所不同。领导革命斗…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概括和阐发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特征。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的建设实践进入了新的阶段,标志着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上实现了新的飞跃,对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的旗帜就是军队的旗帜,党的纲领就是军队的纲领,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军队的奋斗目标。党和人民历来要求军队做学习和实践党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党的历史方位时指出,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①针对这样的重大变化,研究和比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与执政时期的不同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方位和现实依据,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胡锦涛同志在谈到贯彻精神时指出,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领导艺术。那么,在新世纪头二十年,什么是对于全国人民“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呢?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他的各个目标,都是服从服务于这个总的奋斗目标的,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八十年对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言是短暂的,但正是在这八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回顾党的历史,总结党的经验,深切感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蓬勃的生机。我们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就在于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我们党成长和壮大的历史,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国家取得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上.我们党依靠这个理论基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且“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⑤)从而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无产阶级世界观依然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基础,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基础,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重视世界观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日。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联合我刊和其他10家省级党刊,共同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党建研究征文”活动。通过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0年光辉历程,热情讴歌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业绩;歌颂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11.
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轨迹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探讨,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并对其历史贡献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2.
1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个历史方位,突出表现在我们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所出现的两大变化:一是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大变化,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经过80多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90年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的历程。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始终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从历史环境和任务的角度,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前,我们党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是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快速发展与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问:十六大党章对入党对象的规定,与过去不同,将原来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改为“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答:十六大党章做这样的修改,我认为有两方面的需要。一是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  相似文献   

17.
王海军  李军 《新视野》2001,(4):11-12
我们党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学习的党,而且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建党80年以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学习党史的热潮。在这三次热潮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有过许多关于总结党的历史的论述、著作及实践活动,为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党史、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了光辉范例。一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非常注重研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在他的全部著作和实践活动中,处处体现出他善于总结党史经验的思想。(一)“研究党史要为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客观的依据”毛泽东研究党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找到…  相似文献   

18.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一,学好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正确理解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把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这个党,是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重任的一个基本问题。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个党的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9.
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来看,创新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从而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谓历史方位,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纵向、横向和内向等各种因素的交叉点。在纵向方面,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横向方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高瞻远瞩,博太精深,是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