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江南园林的集大成者。其中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为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其景观营造之奇巧,表达意境之精妙堪称绝伦。本文从植物景观营造的角度出发,对其造园手法加以分析,并希望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其景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景观的营造。本文论述了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研究的重要意义,从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手,提出了我国现代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要注重风水文化、宗教意境文化、地方文化3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研究,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发展和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古典园林建造材料、植物造景、光影的运用三个方面着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建造元素和造园手法,探讨了在当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继承古典园林营造意境空间的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行方式,以运用于对当代小区景观的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景观景题创作是对中国优秀园林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四字景题的分析,探索植物景观景题造词方法及规律,提出了四字景题创作"画面感、意境美、重植物、合尺度"的基本评价标准及景题创作方式.认为在景题创作时可以借鉴诗词、楹联和古典园林景名,收集与归纳景题常用字词等,运用诗性思维,使植物景观具有...  相似文献   

5.
在对历史古典园林进行夜景照明时,从保护和发展2个角度探讨了对夜景营造技术和艺术的特殊要求。为了实现对历史古典园林的保护,不仅要关注历史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及其附属构件、动植物、水体等具体实物景观的保护,还要实现园林传统审美意境的沿承、历史传统活动内容的再现等非实物景观保护。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要关注园内照明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区别平日夜景和节日夜景,采用高效美观的照明技艺,使夜景灯光营造既实现对历史古典园林的保护,又促进其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凤  廖艳红  李愿 《中外建筑》2013,(4):110-112
通过分析株洲湘江风光带主要景点之一花溪的景观意境营造,探讨了景观意境的营造手法,借以对同类型城市公共景观的意境营造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园林植物造景的空间组成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拙政园、留园、沧浪亭植物造景的空间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空间组成的特点,初步探讨了现代园林绿地中应用植物配置营造不同景观空间的方法,从而营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的余荫山房造园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荫山房作为岭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设计精巧,虽为人造,宛若天成。文章基于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以空间布局、空间组织与植物景观为线索,分析余荫山房的空间感受和空间意境营造,阐释余荫山房的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以期挖掘、展示和传承余荫山房的造园智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对于文化意境的营造、审美情趣的传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瞻园作为南京古典园林的代表,建于明朝,后经刘敦桢先生主持修复,其植物造景手法集合了刘敦桢先生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认识与研究,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南京瞻园的植物配置进行观察和研究,寻找不同情境下瞻园的布植手法,并进行归纳总结,以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进行具象的初步探索,为后期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以及古典园林修复的植物造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园林景观的空间处理是保证景观品质的本质要素。近年来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逐渐趋于细化,追求园林景观的细节和品质。中国传统园林因其追求自然、意境深远,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其中江南古典园林所表现出的丰富的空间渗透,使游人完全融入自然山水的景致之间。本文从现代主义的简洁中回归传统园林,探索古典园林中深远意境的表达方式,将江南古典园林空间划分为墙垣空间、合围空间及环境空间三个层面的空间类型,结合园林实例分析江南古典园林中空间渗透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意境表达中的作用,启发思考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空间的处理与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1.
江玉芳 《山西建筑》2011,37(22):207-209
针对目前住宅小区种植设计的现状,通过实例阐明了住宅小区种植设计的三个原则,即配置层次原则、空间组织原则及情感意境原则,进而揭示出种植设计对创造空间和营造情感气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借月造景、植物造景、园林建筑、水景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夜景的创作手法,阐述了夜景的意境美及其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加入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表现团圆、静谧、恒常、奇趣的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意境营造入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之意境营造的常见手法,阐述了现代园林造景中意境营造如何继承与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刊首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创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风景园林作为城市意境呈现的主要载体,在城市与自然和谐统一、城市生态美学、城市人文关怀等层面上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孙筱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三境论”——“生境”“画境”和“意境”。在古代社会,出于对美的追求,人们善于选取自然环境中最适宜生存的地点并将其最观化,是为“生境”;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描绘风景,是为“画境”;游赏变得充满诗情画意,是为“意境”。现代社会的城市意境该如何营造?即使是钢筋水泥密布的都市,人们想尽办法也要在窗台、屋顶、街边、郊野开辟绿地、营造景观,创造当代城市暴观的意境。自然山水的“入画”和山水城市的“如画”,我们称之为景,它是人类美好生活环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城市建筑》2005,(1):23-25
本文从分析建筑表意的艺术属性入手,指出建筑表意性与建筑艺术的他律性是同一的,提出了从"塑造典型"、"创设象征"和"营构意境"三种艺术表意方式着手,系统的研究中国建筑表意机制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6.
西安大唐不夜城景观策划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健 《城市建筑》2014,(23):46-46
景观策划的目的是为步行街景观设计做出理论性指导。本文通过对大唐历史文脉的挖掘与提炼,将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在景观意向上再现唐文化的意境,营造时空穿梭、步动景移、辉煌壮丽的盛唐图景--梦幻大唐。  相似文献   

17.
王凯  梁红  赵鸣 《建筑与文化》2016,(10):214-215
园林诗词随着文人造园的产生和园居活动的频繁,逐渐形成一支风雅华丽的诗歌种类。唐宋园林诗词在不同时代审美转变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影响下不断变化。本文通过诗词中"物境、情境、意境"和园林中"生境、画境、意境"的对比,探索园林诗词的"三境"特点。并从"三境"出发,研究唐宋诗词意境流变的物质基础、哲学思想和社会背景,阐述园林诗词意境流变的动态变化并剖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吕晶 《建筑与环境》2009,3(6):112-114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反映着中华民族一种渊源久远的审美心理。古代的文人匠师们通过对建筑、环境的形象塑造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从意、象关系入手组织文章结构,对与谁同坐轩的意境营造进行了论述。小轩以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的词之意境立意,并通过具体的建筑空间环境表达出“与谁同坐?”此等孤独浪漫的意境。分别从实体的物质景观环境和虚体的风月营造两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最终证明了“象生于意”、“意以象尽”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总体布局中的生态化设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庆  陈易 《住宅科技》2009,29(10):27-28
重塑美好城市社区,建设生态化人居环境,不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心议题。文章从因地制宜、全天逸人,旷奥相宜、灵活多样,合理高效、塑造意境、尊重历史、延续文脉等方面论述了生态化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总体布局理念,并进一步从节地、节能、节水等方面研究了总体布局中的生态设计原则,以期为广大设计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