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lanning》2020,(3)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对绿色建筑相关主体在绿色建筑激励策略中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绿色建筑发展多方主体,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绿色建筑发展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得到了政府部门、开发商、消费者三方的演化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演化策略会受到其他两方主体策略的影响;政府采取"强激励"策略需要考虑政府成本、消费者福利、市场机制等因素;开发商采取"开发绿色建筑"策略需要考虑开发商的收益、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政府惩罚等因素;消费者采取"购买绿色建筑"策略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成本、收益等。  相似文献   

2.
正谈到建筑教育,我们正在打开一扇新的窗口。~([1])建筑教育总是关于设计"文化建筑"的。但是我们在会上讨论的更多是"建筑文化",而今天将要讨论的是"建筑教育的文化"。我将会为大家介绍欧洲的建筑教育。2011年7月,一名恐怖分子袭击了挪威奥斯陆政府大厦,这名法西斯政治分子通过袭击行动表示对社会民主党及其移民政策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直接反对。他在同一天击杀了城外的乌特亚近100名政治积极分子(其中许多是儿童)。恐怖分子是一名生长于奥斯陆的白种挪威人,前右翼政党成员(图1)。政府建筑之所以被袭击是因为它是国家、政府和社会民主党的建筑象征标志。挪威是一个有着500万人口的独立国家,有着1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05年以前一直是瑞典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建筑》2014,(4):1-1
<正>季建业前脚落马,朱兴良后脚被抓。一个是政府高官,官至南京市市长;一个是行业龙头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以189亿元身家位居江苏首富,两人身陷囹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朱兴良一手缔造了国内建筑装饰行业的龙头企业金螳螂。在公司内部,他是精神领袖,是旗帜;在建筑装饰业界,他被视为大佬,拥有众多"粉丝"。多数同行羡慕金螳螂  相似文献   

4.
<正>自哥本哈根会议以后,人们谈论最多的,除了节能还是节能。节能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条主旋律,中央以问责制促各地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制定"十二五"节能规划。目前,建筑能源消耗已占到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建筑节能与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并列,成为三大重点节能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这使得"节能减排"、"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等词语空前流行。实际上,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建筑节能,节能建筑的提法也由来已久。此前,住房  相似文献   

6.
辛武超 《建筑》2014,(7):26-26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中央政府确立"稳中求进"发展总基调,深化改革仍是今年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推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使得建筑市场"卫星云图"渐趋清晰,建筑市场春潮涌动、蓄势待发。2014年,建筑市场将是一片"好晴天"。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为加快推动绿色建筑发展,2012年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并提出通过"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即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学校、医院、体育文化场馆和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逐步强制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对其他项目仍采取自愿性原则,通过激励手段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8.
一、编制背景 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500亿平方米左右,其中通过改造而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既有建筑面积仅为87.2万平方米(截止2012年12月).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些绝大部分的非绿色"存量"建筑都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为了推动我国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的研究和相关产品的研发,科学技术部于2012年5月批准立项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编号:2012BAJ06B00).《既有建筑改造年鉴》(2012卷) (以下简称《年鉴》)是以此项目为依托,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会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编撰出版的行业大型工具用书.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门理论的发展都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建筑理论也不例外.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建筑理论"是由过去的传统建筑理论发展而来,我们今天的"现代建筑理论"也终将被"传统化",逐渐的成为未来建筑理论的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内部分     
《中外建筑》2011,(11):122-123
上海:今年已对20多幢玻璃幕墙建筑说"不"上海今年以来已"毙"掉了20多幢新建建筑要建玻璃幕墙的申请,原因是这些建筑所在地段在一定范围内有敏感目标,一旦玻璃自爆,可能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近日,市政协举行关于"本市高层建筑及玻璃幕墙安全情况"的专项视察,针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如何最大化避免玻璃幕墙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市建交委相关人士透露,上海正在修编《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玻璃幕墙分册)》,严控玻璃幕墙的建设,除周边有敏感目标的建筑不让建玻璃幕墙外,周边没有敏感目标的建筑,也规定玻璃占总体墙面比例不得高于70%。将禁止医院、养老院、学校和幼儿园等机构建玻璃幕墙。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促进既有高耗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和改造。本文在对上海市7处机关办公建筑用能结构和能耗特点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机关办公建筑常见的能耗症结和节能潜力,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省直机关多家政府办公建筑的能源审计分析,总结出政府办公建筑在能耗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其用能和节能改造提出了建议,可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建筑能耗快速增长,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势在必行。政府机关办公建筑作为国家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首当其冲。本文主要介绍了宁波市某机关办公建筑打破常规,从景观设计、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及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将生态节能技术与屋顶花园有机结合,集成应用太阳能、空气能、雨水回用、生态景观等技术,以工程总承包模式,探索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新路径,对类似建筑的相关改造具有一定的示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余森  顾红男 《山西建筑》2010,36(12):233-234
分析了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能源问题,阐述了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节能条件下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理念的新趋势,最后阐明了建筑节能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政府建筑节能管理职能缺失的情况,提出了政府建筑节能监管职能的变迁与再设计理念,重新定位了政府在建筑节能管理中的监管角色。应用规制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各级政府在推进实施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中的具体作用及职责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规制在节能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政府办公建筑业主、公益性公共建筑业主、大型商业建筑业主、建筑节能服务机构之间以博弈为基本特征的互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基于政府规制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应对策略,以使政府与其他相关主体逐步趋于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成都市20栋办公建筑的能耗审计,分析了办公类建筑能耗状况,讨论了既有建筑能源管理状况和水平,给出了建筑能耗状况和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7.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山东29家省直机关办公建筑的能源审计以及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了该类建筑的基本能耗状况和用能特点,并在分析其节能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节能对策,为机关办公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直机关办公建筑的能源审计,得到公建的能耗数据。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外窗的窗框和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较大.且建筑能耗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该研究可为机关办公建筑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世界建筑》2006,(11):108-111
随着德国的再次统一,新首都柏林需要为联邦司法行政部提供一个新的场所,与其他政府建筑不同,它反映了柏林的历史,因为它是不同时期建筑的凝聚体:包括以前的专利和公共关系办公楼,历史上的犹太人时装商店和前东德典型的预制混凝土建筑。  相似文献   

20.
Growth in peak period electricity demand has driven the requirement for a significant expansion of Sydney's electricity network. Energy efficiency and dem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office buildings may be an alternative to electricity network augmentation, with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is paper identifies and characterises trends in electricity peak demand in Sydney's office buildings, comparing a range of high and low energy consuming buildings. The paper assesses the potential for energy efficiency and dem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office buildings to reduce peak loads and hence defer electricity network augmentation. Base building electricity load data was analysed for a sample of 25 Sydney office buildings, along with Sydney electricity subst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 Peak loads for buildings with best practice energy performance were found to be 26% lower than for buildings with average energy performance, while annu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was 57% lower. With these findings, this paper has asses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for peak demand management and has recommended strengthening energy efficiency policies in order to capture coincidental peak load reductions, as well as new policies specifically targeting peak demand manage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se measures could offer significant potential to defer network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