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谷歌拼图     
自AOL、雅虎、eBay等跨国互联网公司相继败走中国市场之后,Google在中国的开局之战似乎并不顺利。Google在其正式进入中国的第一年,反映在用户使用上的市场份额不增反减,被竞争对手进一步拉大了差距。Google中国团队豪华的三驾马车组合三去其二,只剩下李开复独撑大局,新的权力搭配尚在变数之中。但是,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中国的搜索市场还远不像门户或者电子商务那样轻易就可以分出胜败的地步,百度虽然胜出,但是还绝对没有锁定最终的胜势。对于依然处于成长神话中的Google来说,市场第二的位置是一件很难理解也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但是,一…  相似文献   

2.
自AOL、雅虎.eBay等跨国互联网公司相继败走中国市场之后。Google在中国的开局之战似乎并不顺利。Google在其正式进入中国的第一年。反映在用户使用上的市场份额不增反减。被竞争对手进一步拉大了差距。Google中国团队豪华的三驾马车组合三去其二。只剩下李开复独撑大局,新的权力搭配尚在变数之中。  相似文献   

3.
2004年,百度搜索流量首次在中国超越Google,而且此后在中国市场上将这个全球巨擘远远甩在了身后;2010年3月15日,百度再次实现超越:在有全球资本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纳斯达克,百度股价首度超越Google,写下纳斯达克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Google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不少网络营销服务商打着“Google代理”的旗号替它“开拓市场”当国内各大搜索引擎运营商通过其成千上万的代理将“渠道推广”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在国内没有一家代理的Google,似乎无形中为自己设置了一面难以逾越的渠道壁垒。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来自iResearch的调查显示,正是在中国从来没有“代理渠道”的Google,早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互联网周刊》2007,(1):6-6
中国市场还是未知数2006年12月18日期《互联网寡头时代》从全球市场来看,的确很难出现超越Google、eBay、亚马逊等网络巨头的后来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也很难有新的模式能够撼动这些巨头们的垄断地位。然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寡头竞争的格局还远未形成。外资巨头们还没有在  相似文献   

6.
宋妍 《互联网周刊》2005,(37):29-30
Google的巨大成功似乎距离中国非常遥远,从不久前刚刚进入Google的李开复就发表看法称,Google进入中国的时机的确有些晚了,这也使得目前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7.
王志刚  郑淇 《微电脑世界》2007,(11):132-136
Google,虽然属于"舶来品",但是在国内却拥有顶呱呱的知名度。许多网民最初接触互联网,融入互联网,进而在互联网领域大展身手,Google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当然,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对商机无限的中国市场也寄予厚望,为了真正摆脱"舶来品"这顶帽子,加快本土化进程,不惜得罪微软,花费重金"挖"来华人李开复执掌中国区业务,还在2006年4月启用"谷歌"作为中文名称,这是Google在全球范围内采用的惟一非英文标识。  相似文献   

8.
没有比“中国+搜索引擎”更加让人热血膨胀的组合了。这个新兴的市场头顶着中国经济和Google两个光辉闪耀的皇冠,让无数的投资者为之疯狂: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将近10%的发展速度,而Google刚刚在纳斯达克突破每股500美元的超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视线     
Google公司宣布将搜索服务退出中国内地市场3月23日,Google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再次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宣布停止对Google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从而结束了自今年1月中旬以来有关Google是否会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种种猜测。现在当用户访问Google公司两个在  相似文献   

10.
1月11日,Google在北京发布了Google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中文版,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也亲临现场。这是李开复与微软达成和解后首次参加招聘之外的市场活动。随着中国团队的逐步成型以及李开复跳槽风波的平息,Google开始启动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攻略。  相似文献   

11.
3月17日,南京之夜。一场精心准备的“Google Dance”在南京最豪华的希尔顿酒店上演。面带微笑的Google大中华区销售和业务开发总裁周韶宁和他的团队跳起了有点夸张的Google之舞。并不足很大的宴会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人们。Google的员工们不断地鼓动围观者加入他们的舞蹈,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观望。  相似文献   

12.
Google三国志     
面对特殊的中国市场,Google也采取了特殊的授权代理制度8月8日,在中国的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很吉祥的日子,因为数字“8”的谐音,人们习惯上认为这意味着将有一个好的开始。正是这一天,Google与它的中国首家授权代理——中企动力签约。随后,Google又同时宣布了另外两家代理,上海火速和中资源。似乎是受到百度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影响,Google一直悬而未决的代理商名单也迅速出炉。一时间中国的搜索市场“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与网络》2008,34(5):20-21
早在2005年业内就有传闻称,Google正在秘密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而更有狂热的Google爱好者还上传了Google操作系统的“截图”,尽管不久之后经证实是网友PS之作,但是种种现象中都可以看出人们对Google操作系统的好奇与期待。转眼已是2008年的春天了,虽然关于Google操作系统的开发并没有实质性的消息,但是它仍然是网上热衷讨论的话题,似乎大家都愿意看到这样的一个操作系统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一句话     
“Google有被中国市场淘汰之险。”这是战略咨询专家宋新宇在自己的博客里的表述。虽然本土化问题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老生常谈,Google的问题,也恰恰是出在本土化上。周韶宁离开了Google中国。摆脱私人因素来看,他的离开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球互联网巨头.Google(谷歌)已经让很多入耳熟能详.Google进入中国市场也已经多年,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人们除了搜索之外,Google的了解还有多少?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搜索市场的翘楚,Google中国的开局之战并不轻松。时间回到2006年4月的北京饭店,Google全球CEO施密特在数百位媒体记者的注目下艰难地完成自己来到中国的第一个公开任务—将一个散乱的印有中文“谷歌”字样的七巧板拼回原样。善于做秀的施密特本可以很熟练地完成这一任务,但他还是故做为难地做了一次错误的尝试,最终在中国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个Google中国名称的拼图。其时,Google在中国的拼图也正在刚刚展开,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和原UT斯达康中国总裁周韶宁搭档Google中国联合总裁,分别组建Google中国的研发和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计算机》2010,(4):27-27
3月23日,Google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再次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宣布停止对Google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从而结束了自今年1月中旬以来有关Google是否会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种种猜测。  相似文献   

18.
郑华 《信息网络》2009,(12):52-53
有消息称Google Voice已经对美国电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尽管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单从Google Voice的功能设计上来看,的确是会对现有的通信网络造成一定的影响。事实上苹果iPhone已经封杀了Google Voice相关的应用。不过就国内市场来说,短期内Google Voice还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Google推出了其网站推广的中文管理界面(ad-words.google.com),使其进入中国的步伐进了一大步,面对中国这个大市场,Google早已垂涎已久。Google在中国的推广开始直接面对客户,而甩开“代理商“。以便最大限度地渗透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0.
宋妍 《互联网周刊》2005,(37):29-30
Google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的Google”百度已经恭候多时,老对手Yahoo也在3721和阿里巴巴的协助下,在一旁虎视眈眈Google的巨大成功似乎距离中国非常遥远,从不久前刚刚进入Google的李开复就发表看法称,Google进入中国的时机的确有些晚了,这也使得目前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相对落后。2004年,Google在中国只有2400万美元的收入,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远低于百度的1.1亿美元。现在,Google通过极具进攻性的布局,希望扭转自己在中国市场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