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了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的概括,体现了主观思维对人体状态变化的综合识别。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由反映"形"、"神"本质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而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必须反映人体的状态变化,真实体现形神一体观的客观表征。中医重视四诊信息的综合评价,实际是对形神一体的关注,是对生命状态变化的真实客观反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凌  陆秀兰  谭素娟 《中医杂志》2006,47(5):326-328
中医稳态是指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机体自我调节所达到的一种内外环境相适宜的最佳状态,机体自我调节的方式主要包括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两个方面.中医学的形神合一论主要研究形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认为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在人体指形质及由形质构成的形体与生命机能活动的关系,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即“形神合一”.二者的目的都是使形与神相协调,将结构有序与功能有序相统一,并且从内外涨落关系上把握建立和维持有序稳定的机制,从而达到生命的平衡稳态.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基于统计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的中医四诊多源信息融合分析方法,并分别论述了其原理、特点及其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的数字化、客观化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形神一体的形神观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作为思维对象客体的人是形神相偕相依的统一体,具体表现在形神构成、形神体用、形神存亡3个方面,共同构成形神一体的形神观,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中医学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康复以及对心身医学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的中医四诊信息、证型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利用中医舌面象一体仪、中医问诊量表、脉象仪、声诊信息采集系统、肺功能仪采集33 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前后(1~5 个月)的四诊信息及肺功能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治疗前后四诊参数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哮喘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面色及舌体子区域的颜色、苔色等均有显著变化的参数;哮喘患者声诊参数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哮喘患者经治疗后鼻塞等肺系症状出现的频率减少;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参数差异不显著。哮喘患者治疗后FEV1.0%升高,说明哮喘患者通气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中医四诊客观化检测可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病情演变观察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晓琳 《河南中医》2011,31(1):33-34
根据层次化分类将四诊信息分为证素的提取、辨病信息的提取、辨症信息的提取、辨证信息的提取四大层次,可使中医诊断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谢韶琼 《国医论坛》2002,17(3):17-17
四诊是中医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手段 ,中医各科诊断疾病都离不开四诊。在皮肤科 ,四诊的运用更有其独特之处和侧重之点 ,现概述如下。1 望诊为先为主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 ,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在中医各科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诚如《灵枢·本脏》篇云 :“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藏 ,则知所病矣。”在皮肤科诊断中 ,望诊则尤为重要。面对患者 ,首先要望 ,主要观察皮肤 ,注意其部位、数目、大小、颜色、形状、分布排列、边缘、表面情况和分泌物等 ,通过望诊便对疾…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法的内容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望诊是察看病人的神气、颜色、形体、动态、舌象以及排出物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与病情有关资料等;切诊是切脉和触按病人身体有关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  相似文献   

9.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琦 《中医杂志》2000,41(4):242-245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中医辨证规范化、病证诊断标准化、微观辨证化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四诊客观化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不少进展,但研究中亦遇到诸多困难与困惑,需要作出新的思考。1 四诊客观化研究概况1.1 望诊:为克服中医师视觉差异及临床经验不同造成视觉的误差,采用色差仪对面色做光电比色,将光电信号转换输入计算机,进行系统回归分析处理,而取得病人望诊的客观定量结果,比人目观察的精确率提高10倍以上。有关色差计测试说明,气血虚组病人面部红光低于正常人,而气虚、血虚二者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中医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现状评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综述客观评析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探索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中建立中医四诊信息规范化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完善中医四诊检测系统,建立中医四诊特征信息数据库,以及建立计算机判读量化分类方法,同时利用数据库平台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综合判断等构想,以获取有关中医病性、病位的客观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肾小球肾炎数字化、量化的中医四诊合参诊断信息,为促进肾小球肾炎诊疗技术的发展提供启示。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随机选取3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四诊信息,并对采集到的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弦紧度较对照组升高,实验组舌质红、绛,舌苔黄的比例高,实验组水型体质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小球肾炎患者脉诊参数差异结果符合中医经典脉学理论,脉搏波传导速度差异结果符合现代医学研究。通过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数字化、量化的动态监测,有利于中西医结合诊疗以控制其血管并发症和预防血管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学体系中,诊察病情、收集疾病信息资料的基本方法是望、闻、问、切四诊,但在中医诊断学的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些特殊的诊察手段。比如,以治测证、尿试验、尝粪、以梦诊病等等。这些特殊诊法,多是基于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其中某些诊法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有些诊法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但它们都没有被后世中医学广泛运用,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技法被记录下来,或者被赋予了伦理意义纳入到了史书中。类似的诊法由于不能被理论所解说,游离于传统的学术体系之外,因此也非常容易被遗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痉病的四诊规律。方法:收集古今痉病医案,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后,采用统计软件对痉病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寻求其规律。结果:痉病的主要症状有:四肢抽搐、神昏、牙关紧闭、发热、口渴、谵语、角弓反张;舌红、苔黄、舌绛、舌淡、脉数、脉弦。痉病的核心证素为:热、津亏、动风。结论:本医案挖掘的结果具有可靠性,为痉病接下来的证素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亦为痉病指南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推动和发展中医特色的主客观辨识及辅助诊断技术两者合一的数字化、量化、规范化、标准化创新性研究,以及所形成的原创和独立地知识产权进行了概述。同时介绍了现有的单一诊断信息提取识别设备和两种以上多诊合参设备的研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古代的诊法专著与临床著作,提出中医诊法研究在四诊合参的特征之外,还具有探寻诊法之特异度的特点,<伤寒论>所说的"但见一症便是",即是对这一研究特点的表述.诊法的二元结构展示了诊法研究的两个目的:利用人体,特别是利用医生的感觉器官来解读人体的感知研究;提高临床诊断之准确性的研究,其中特别关注对诊断特异性的探讨.认识到中医诊法研究的二元结构,将有益于提高诊法教学研究与诊法临床研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曲雪东  滕晶 《河南中医》2016,(2):222-223
脉诊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服务于疾病诊断,对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不是疾病诊断的唯一手段。四诊合参,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疾病资料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因此,在脉诊过程中要结合其他三诊,这样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才能更加准确的体现脉诊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个别患者,通过脉诊与其他三诊结合从而对疾病做出相应判断,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17.
小鼠四诊采集项目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辨证论治机理实验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小鼠.通过我们长期的研究和观察,初步建立了小鼠四诊采集项目标准.该标准主要有四部分内容:(1)类似于问诊采集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始病和治疗经过、饮食情况、脏腑病位;(2)闻诊采集的内容;(3)望诊采集的内容,包括自然望诊、胖瘦、小鼠旷场自主活动计数、爪和尾显微拍照后计算机图像处理等内容,涉及类似望形体状况、望形体虚实、望形体神、望形体寒热、望运动步态、望精力、望毛色虚实、望呼吸状况、望眼神、望耳、望鼻、望唇、望腹、望二阴、望大便、望小便、望爪、望尾、望睡眠、爪和尾显微观察等;(4)切诊采集的内容,包括体温、肿块检测、脉的至数与节律、肤之温凉、肌力等.同时,还对是否可以实现小鼠的四诊以及如何开展四诊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法分为望、闻、问、切四诊,临床医生通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尤其是疾病的各个症状,作为判断各病种,辨别各证候的主要依据,故四诊法是中医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手段。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中医四诊在中医外科皮肤病中运用的独特之处,旨在为中医四诊在皮肤病的临床诊断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