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力  翟瑜  平芬  赵景春 《河北医药》2005,27(9):645-64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BN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组20例,单纯OSAHS组18例,OSAHS合并高血压组22例,60例患者均用Alice3多导睡眠监测仪或Startdust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测量早晨空腹平静状态下血压.血浆BN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 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血浆BNP水平与单纯OSAHS、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AHI)呈正相关(r=0.621,P<0.01;r=0.457,P<0.05),与Sa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r=0.517,P<0.05;r=0.612,P<0.01).结论 BNP参与了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BNP水平升高可能对OSAH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BNP水平对OSAHS病情的评估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视椎蛋白样蛋白1(VILIP-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HIE患儿(HIE组)146例,分为轻度组(58例)、中度组(52例)和重度组(36例)。另选取正常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HIE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T1)、出生后48 h(T2)、出生后72 h(T3)检测血清sLOX-1、VILIP-1水平,对照组于出生后24 h(T1)进行检测。结果 HIE组的5 min Apgar评分、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延续,HIE组血清sLOX-1、VILIP-1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HIE组各时点VILIP-1水平及T1、T2时间点的血清sLOX-1水平均增高(P<0.05)。随时间延续,轻、中及重度组血清sLOX-1、VILIP-1水平均降低,各时间点轻、中及重度组血清sLOX-1、VILIP-1水平依次升高(P<0.05)。HIE患儿血清sLOX-1、VILIP-1与5 min Apgar评分、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sLOX-1(AUC=0.784,95%CI:0.702~0.869)、VILIP-1(AUC=0.752,95%CI:0.655~0.847)对HIE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时敏感度[0.863(126/146)]和特异度[0.840(42/50)]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HIE患者血清sLOX-1、VILIP-1表达水平较高,且其病情越严重表达水平越高,动态监测血清sLOX-1、VILIP-1水平对HIE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脑钠肽(BNP)和一氧化氮(NO)检测对高血压病并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未合并高血压ACS组30例、高血压合并ACS组31例,分别测定血浆BNP和NO水平。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P〈0.05);ACS组、高血压并发ACS组BNP进一步升高,NO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高血压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并发或不并发ACS患者均有炎症活动,检测血浆BNP和NO水平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ACS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成人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成人高血压患者170例作为观察组,并按血压高低分为1级高血压组45例,2级高血压组62例,3级高血压组63例。并同一时期于门诊体检确定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受试对象的血浆hs-CRP和Hcy。结果观察组血浆Hcy、hs-CRP整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Hcy、hs-CRP水平随血压分级逐级升高。2级和3级高血压组的Hcy、hs-CRP水平均高于1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组的Hcy、hs-CRP水平均高于2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hs-CRP和Hcy水平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血浆Hcy、hs-CRP可作为成人发生高血压的预测因子,动态评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敬武  卢岚  唐丽敏  刘瑾  焦骥  陈璐  杜国亮 《河北医药》2016,(22):3424-3426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片联合天麻泽泻方疗法的效果。方法20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编号将其分成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给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片疗法,试验组患者则实施阿托伐他汀片、天麻泽泻方联合疗法,于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患者预后的血压、血脂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率均小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临床针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片联合天麻泽泻方疗法效果突出,可改善症状,调节血压、血脂指标,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慢肾衰患者的血压与血浆ET-1水平来评价两者之间的关系,推断ET对慢肾衰合并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取78例慢肾衰合并高血压患者(1级高血压24例,2级高血压28例,3级高血压26例)与36例慢肾衰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肾衰合并高血压组的血浆ET升高,以2、3级患者明显。血压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r=0.01,P〈0.01)。结论 ET与高血压可能共同参与慢肾衰的肾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梅仁彪  王瑜  王多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15-33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血浆氨基肽酶A(APA)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对淮南市汉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身高、体质量的测量,征集到高血压家系的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分别为131例与134例、非高血压家系的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分别为127例与13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RIA法和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APA水平.结果 两个家系中高血压组AngⅡ与APA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t=10.3398,6.5613,11.7089,6.6683,均P<0.01).且高血压家系高血压组AngⅡ与APA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血压家系的高血压组(t=3.6201,6.1091,均P<0.01).平均动脉血压与两个家系中高血压组AngⅡ水平与AP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非高血压家系r=0.315,0.392,均P<0.05,高血压家系r=0.412,0.505,均P<0.01).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组血浆AngⅡ水平与APA水平呈正相关(r=0.322,P<0.05).结论 血浆APA水平在不同家系存在差异;高血压家系的高血压人群血浆APA水平显著升高,并与血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黄刚 《北方药学》2015,(4):106-107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合并肺心病且心衰的患者64例,纳入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人员1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hs-CRP、BNP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TNF-α、IL-6、hs-CRP、BNP水平及PaO2,分析指标间的关系。结果:64例COPD合并肺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TNF-α、IL-6、hs-CRP、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hs-CRP、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PaO2则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降低(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6、hs-CRP、BNP水平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P<0.05),PaO2与心功能等级呈负相关(P<0.05),TNF-α、IL-6、hs-CRP与BNP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其血清细胞因子、BNP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NP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单纯性急性脑梗死组41例患者及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组41例患者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的3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疆锡伯族、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锡伯族EH 患者76 例和健康对照者62 例,蒙古族EH 患者66 例和健康对照者57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yPA,检测各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血压等各项指标,并分析血清CyPA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新疆锡伯族、蒙古族EH 组血清CyPA 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蒙古族 EH 组血清CyPA 水平显著高于锡伯族EH 组(P<0.05);高血压患者血清CyPA 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新疆锡伯族、蒙古族EH 患者血清CyPA 明显升高,并与血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CyPA 升高是新疆锡伯族、蒙古族EH 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探讨Hcy与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早期干预血压进展及减轻靶器官损害。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和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并将高血压患者按照危险分层标准,分为3个组。比较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以及不同分组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差异。结果高血压组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a.01)。高血压组中,随着危险程度的增高,血浆Hcy的浓度也逐渐升高,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Ⅰ组与Ⅱ组HCY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Hcy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呈正相关( P <0.05),与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关联( P >0.05)。当高血压伴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时,血浆Hcy水平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值与高血压患者的危险等级密切相关,并与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病关系密切,血浆Hcy值有助于判断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及脏器受伤的程度,对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依据KL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KL 0级组44例、Ⅰ级组52例、Ⅱ级组39例、Ⅲ级组28例、Ⅳ级组23例。另外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17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验检测血清中TSP-1水平,分析TSP-1与骨关节炎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TSP-1预测骨关节炎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骨关节炎患者血清TSP-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KL 0级组的患者相比,KL Ⅰ、Ⅱ、Ⅲ和Ⅳ级组患者血清TSP-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KL Ⅰ级组患者相比,KⅢ、Ⅳ级组的患者血清TSP-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KLⅡ、Ⅲ级组的患者相比,KLⅣ级组的患者血清TSP-1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TSP-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OC结果示,血清TSP-1诊断骨关节炎的最佳临界值为250.9 μg/L,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81.9%。结论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TSP-1水平异常升高,且与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为高血压并发心脏功能异常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将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32例)和EH并发心力衰竭组(40例),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BNP水平,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对比3组BNP和LAD、LVEDD及LVEF水平。探讨BNP与LAD、LVEF和LVEDD的相关性。结果 EH并发心力衰竭组的BNP、LAD和LVEDD水平显著高于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低于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的BNP、LAD和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LAD、LVEDD呈正相关(γ=0.768,0.817,P<0.01),与LVEF呈负相关(-0.823,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AD,LVEF,LVEDD三种心功能指标呈显著相关性,联合BNP水平及相关心功能指标检测用于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房颤)老年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及意义。方法选择35例高血压合并房颤老年患者为房颤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P)及Ⅲ型胶原前多肽(NP);选择高血压合并窦性心律患者30例作为窦律组;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上述指标。结果房颤组Ⅰ型CP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与不伴左房扩大者相比,伴左房扩大的房颤患者Ⅰ型CP水平更高,窦性心律组Ⅰ型CP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房颤老年患者血清中纤维化指标水平增高,存在心房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脂联素(APN)、脑钠肽(BNP)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9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一般治疗)、治疗组32例(瑞舒伐他汀,10 mg/d)和强化组32例(瑞舒伐他汀,20 mg/d),记录住院期间及院外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组和强化组患者术前1周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开始服用上述药物,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空腹,取血清分别用EL]SA法和酶谱法检测APN、BNP浓度.结果 PCI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血浆中AP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术后第4周、第8周强化组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浆中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PCI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血浆中BN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4周、第8周强化组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浆中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升高血浆中APN水平,降低血浆中BNP水平,从而保护冠脉血管内皮细胞,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效果优于瑞舒伐他汀普通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李秋香 《中国医药科学》2014,(3):209-210,21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中血清胱抑素C的特点。方法选择2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按妊娠期高血压、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分组,收集血清,对肌酐(Scr)、Cys C等指标进行测量,就结果与同期产科收治的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对照组100例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Scr指标、Urea指标、UA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程度不等的升高表现。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及对照组与子痫前期合并慢性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有下降表现,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和对照组与子痫前期合并慢性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有程度不等的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明显。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中,Cys C为较好的对早期肾损害进行反映的指标,在妊娠期妇女中监测,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可评估肾功能损害情况,及时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TN-C)和鸢尾素(Irisin)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26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63例H型高血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入组时NIHSS评分分为轻症组(38例)、中症组(57例)和重症组(31例);根据治疗90 d后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7例)和预后不良组(4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TN-C和Irisin水平,分析血清TNC和Irisin水平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N-C和Irisin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TN-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ris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C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而血清Irisin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TN-C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而血清Irisin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TN-C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呈正相关(r 分别为0.579、0.603,P<0.05);血清Irisin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呈负相关(rs 分别为-0.526、-0.497,P<0.05)。TN-C和Irisin预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784,临界值为81.68μg/L和92.39 μg/L时,敏感度分别为69.4%、63.6%;特异度分别为85.7%、89.8%。结论 血清TN-C和Irisin参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冠心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30),另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免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CRP、TNF-α、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患者血浆CRP、TNF-α及IL-6的水平无明显差别(P均〉0.05),但两组患者血浆中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治3个月后吡格列酮治疗组患者血浆中CRP、TNF-α及IL-6的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但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浆中上述指标的水平仍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吡格列酮可抑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各50例,分别检测BNP浓度并分析其与动脉血气、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比较NIPPV治疗前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浆BNP与pH值、PaO2呈负相关(分别为r=-0.687和r=-0.693,P均<0.001),与PaCO2呈正相关(分别为r=0.786,P<0.001),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958,P<0.001);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BNP与pH值、PaO2呈负相关(分别为r=-0.628和r=-0.609,P均<0.001),与PaCO2呈正相关(分别为r=0.539,P=0.001),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826,P<0.001);AECOPD合并Ⅱ型呼吸哀竭组血浆BNP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927.58±249.1)pg/ml VS (150.46±126.18) pg/ml, P<0.01];NIPPV治疗48 h后血气指标好转,血浆BNP较治疗前下降[(228.02±99.27)pg/ml VS (942.53±248.19)pg/ml,P<0.01];治疗后肺动脉压力较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定,可以有效降低血浆BNP浓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montelukastsodium,MS)对于稳定期(stableperiod,S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8月共60例在我院的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SPCOPD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成常规组(30例)及MS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MS组则另加服MS;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IL-8、IL-10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含MS组及常规组)在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MS组患者治疗后的IL-10、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等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IL-8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MS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HSR)、全血低切黏度(LSR)、血浆黏度(ηp)、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IL-8均下降,但IL-10、FEVI%、FEV1/FVC等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治疗SP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