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文献报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累及胆囊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胰腺导管腺癌引起的胆道阻塞(PDAC)在组织学上非常类似.本研究目的就是寻找特有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帮助AIP相关性胆囊炎与PSC和PDACs相关性胆囊炎之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近年来逐渐为临床所关注,然而2型AIP在亚洲人群中较为罕见。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的2型AI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进行了总结。方法该中心所有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符合国际共识诊断标准的2型AIP住院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数据、实验室结果和影像学特征均得到详细记录、核实、统计学计算和随诊。结果共有6例2型AIP患者被纳入研究。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平均年龄为38.4岁。67.7%(4/6)的患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37.7%(2/6)的患者是无症状查体发现。3例患者通过病理确诊。50%(3/6)患者影像学表现为胰腺弥漫增大,50%(3/6)患者表现为胰腺肿物。结论中国的2型AIP患者临床表现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IgG4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5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IgG4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gG4水平均高于正常值水平,血清IgG4值为(228.6±34.7)mg/dl。结论血清 IgG4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项重要的血清学标志物,值得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形态学特点、以自身免疫性为病因的慢性胰腺炎.由于AIP患者的其他器官或部位常有相似的组织学改变,且都有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in G4,IgG4)阳性浆细胞组织内浸润增多,以及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由...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纤维包块型胰腺炎(FMCP),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和纤维包块形成的非AIP(nAIP)的临床和病理学差异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二者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收集于2004至2010年的81例FMCP进行组织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IgG4+浆细胞.结果 81例FMCP中符合AIP者为20例,nAIP为61例.AIP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nAIP则好发于50岁以下男性(P =0.001).AIP中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较nAIP中更加显著(P =0.002);AIP神经炎的发生率(100%,20/20)明显高于nAIP(75.4%,46/61;P=0.017);席纹状纤维化在AIP(95.0%,19/20)中比在nAIP(1.6%,1/61)中更常见(P=0.000);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PanIN)的发生率分别为50.0% (10/20)和32.8% (20/61),AIP中PanIN的程度更重(P=0.031);导管复合体(TC)在AIP(65.0%,13/20)中比在nAIP(26.2%,16/61)中更常见(P =0.002).81例FMCP病例中,61例<11个IgG4+浆细胞/高倍镜视野(HPF),7例介于(11 ~30)个/HPF,13例>30个/HPF.结论 纤维包块形成性胰腺炎包括AIP和nAIP,AIP具有一定的病理形态特征,IgG4+浆细胞是AIP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FMCP中PanIN和TC均有较高的发生率,可能是胰腺导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临床上FMCP常因胰腺占位与胰腺癌难以鉴别而进行手术治疗,但其中AIP对激素治疗有良好反应性,因此AIP的准确及时诊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而且有助于早期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及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I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实验室检查均有IgG4增高。8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呈"腊肠样",2例表现为体尾部局限性肿大,1例表现为胰头部局限性肿大。12例CT均表现为密度均匀减低,增强后强化减低,7例在MRI上表现为T1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增高,增强后低强化。8例周围有假包膜样结构,6例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结论AIP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在AIP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限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肿块性胰腺炎,病理学形态符合AIP,查找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1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37~74岁,平均58.8岁。10例患者有皮肤、巩膜黄染,5例查体发现胰腺占位,6例以腹痛、腹部不适就诊。18例术前行血清IgG4检测。眼观:21例均发现胰腺肿块,直径3~7 cm,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质韧,与周围边界不清。镜下见导管周有较多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围绕,伴纤维组织席纹样增生,肿块内呈不同程度慢性胰腺炎表现;胰腺肿块内及胰腺周可见静脉炎;6例导管管腔内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伴导管上皮破坏。免疫表型:10例IgG4阳性(阳性浆细胞数超过10/HPF);实验室检查IgG4超出正常上限2倍有6例患者,2例术前未检查IgG4,2例IgG4增高但不足2倍。结论肿块性AIP仅依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易与胰腺癌鉴别,病理形态表现为淋巴浆细胞性硬化性胰腺炎,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管腔内聚集。手术标本经免疫组化检测IgG4表达与血清学检查一致。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慢性胰腺炎中的一种独特亚型,其临床表现与胰腺导管腺癌(PDA)非常相似,故AIP患者经常被误诊为PDA,承受不必要的手术。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查可以同时提供胰腺形态、密度和功能代谢的综合信息,有助于对AIP和PDA进行鉴别。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对PET/CT图像纹理特征的分析,基于现有的诊断手段对二者进行准确鉴别依然存在困难。因此,本文基于多模纹理特征研究AIP与PDA的鉴别。本文首先采用多种特征提取算法来提取CT和PET图像内的纹理特征,然后采用Fisher准则和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序列前向浮动选择算法(SFFS)选择鉴别性能最优的多模特征子集,最后采用SVM分类器实现AIP与PDA的鉴别。结果表明,对病灶的纹理分析有助于实现AIP与PDA的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流行病特征、临床表现和诊断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确诊为AIP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94例1型AIP。该病发病的男女比例为3.51/1,平均发病年龄为(57±15)岁。最常见的症状是黄疸和腹痛等。最常见的胰腺外受累疾病是硬化性胆管炎、涎腺炎和IgG4肾病。36.68%AIP患者合并糖尿病。IgG4、ANA、ESR、C反应蛋白和CA199均有助于疾病诊断和病情判断。病理、pet-CT和激素治疗反应均有助于AIP的诊断。结论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的胰腺表现,1型AIP有特殊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特点。AIP的诊断可应用多种检测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血清IgG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1例AIP患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动态检测AIP患者血清中IgG4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受累器官CT影像学形态变化、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3年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弥漫型AIP患者血清IgG4水平较局灶型/节段型明显增高(P0.05),有症状者较无症状者明显增高(P0.01),有胰腺外器官组织受累较单纯胰腺受累明显增高,并且胰腺外受累器官种数越多,血清IgG4水平越高(P0.01)。治疗有效组血清IgG4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无效组血清IgG4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不显著(P0.05)。血清IgG4水平与胰腺CT影像学形态变化趋势(P=0.508)和胰腺外受累器官CT影像学形态变化趋势(P=0.727)一致性较好,胰腺与胰腺外受累器官CT影像学形态变化趋势一致性差(P=0.039)。AIP患者治疗前血清IgG4水平、治疗前后IgG4水平下降幅度与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3年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相关(P均0.05),但治疗结束时血清IgG4水平与复发和预后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AIP患者血清IgG4水平与病情、疗效、复发、预后密切相关,动态检测IgG4水平对估计病情、治疗监测、预测复发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液流变性变化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永新  张莉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3):75-75,77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三种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以肝胆损伤为主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报道较少见。我们对3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和治疗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1例,水肿型胰腺炎6例。7例均痊愈,5例剖宫产新生儿成活,足月儿4例,早产儿2例,1例死胎。结论及时迅速诊断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并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肝脏损伤疾病,包括与自身免疫相关的3类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此三类疾病的重叠综合征等[1-3]。每种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组织学变化等相互交叉而又各不相同,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困难,但因同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  相似文献   

14.
作者观察4名急性问歇性卟啉病(AIP)的胆色素原脱氨基酶(PBG-D)活性减低和遗传性迟发性皮肤卟啉病(PCT)尿卟啉原脱羧酶(URO-D)活性减低迄今未明型双卟啉病患者。1.男,1927年生,诊断AIP;2.男,1942年生,诊断PCT;3.女,1916年生,诊断AIP;4.男,1929年生于南斯拉夫,诊断PCT。患者1~3生于德国。研究包括先证者的家庭成员,各患者均有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胰腺自身及胰腺外器官受累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AIP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为AIP的9例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2~63岁,平均年龄56.5岁。CT检查包括平扫、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在CT图像上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强化程度、胰管、胰腺周缘情况;胰腺外受累情况,主要观察胰周血管、肠系膜血管、胆道、肾脏、腹膜后间隙等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AIP胰腺内外的CT表现。结果 9例均表现为胰腺增大,呈"香肠样"外观,其中6例弥漫性增大,3例局限性增大;病变胰腺强化特点为动脉期强化减弱,门静脉期、延迟期表现为渐进性强化且强化匀匀;4例可见包膜样环。胰腺外表现主要为胆管壁增厚并狭窄3例,脾血管包埋变细3例,肾脏受累3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例,肠系膜血管周围纤维化1例。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首次CT复查显示胰腺内外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AIP患者胰腺内、外CT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征。其CT表现结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可做出正确诊断,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胰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3年Lowell首先报道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人出现精神状态异常,1941年Rothermich等报告8例胰腺炎并发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激动伴妄想及幻觉等神经症状,并首次提出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的概念。PE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18.2%,而死亡率为67.0%,是引起SAP病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病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6年9月~2000年9月,共收治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2~72岁。病因饮食和(或)饮酒6例,外伤3例,术后1例,原因不明5例。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基础上,结合病因、临床  相似文献   

18.
疑难配血在临床中时有发生,尤其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支原体肺炎等。本文报道一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定型并成功输血。1病例介绍患者黄××,女,40岁,孕2产2,既往无输血史。因不明原因头晕、乏力、巩膜黄染2周于1996年5月4日入某医院。经一系列检查后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因患者贫血严重Hb:45g/L,申请输血800ml。ABO血型鉴定:正定型为AB型,但在与2名AB型供者血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患者进行系统病理解剖,观察死因。结果 2例尸检肺组织均可见弥漫的肺泡损伤,纤维增生,肺泡隔增宽;肺泡腔内广泛的透明膜形成,并见水肿液;肺泡腔内见息肉样机化物。结合临床特点、影像学结果诊断为AIP。结论 AIP是一种原因不明、爆发性起病、并快速进展为呼吸衰竭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DAD)机化期改变,透明膜的形成是其明显特征。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弥漫网状、细结节及磨玻璃样阴影。AIP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资料。AIP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CT复查、手术明确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结果 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经螺旋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6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9例,其中手术明确诊断9例,临床、实验室及腹腔穿刺明确诊断为76例.结论 螺旋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既有效,又有效的方法,并能明确有无并发症,特别是增强扫描对鉴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一种很有价值、无损伤的临床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