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邹城市30m桥上跨铁路立交桥主桥18号墩临近既有京沪铁路线,基坑开挖前必须对基坑进行支护。针对基坑为圆形这一"特殊"条件,基坑防护设计为圆筒形地下连续墙。圆筒形地下连续墙具有空间"拱效应",以环向受压为主,结构受力合理;相比原方案设计的钻孔桩方案结构的整体性更好,入土深度浅、施工快速,应用在此项工程中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工期,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永翔  任鹏 《路基工程》2012,(1):157-160
二重厂淬火炉装置基础开挖深度达37.4 m,为目前西南地区最深基坑,在平面上呈圆形布置。基坑位于已建厂房内,施工难度大,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高。为研究圆形基坑支护效果,以三维数值模拟为手段,对基坑开挖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应力情况进行仿真模拟,预测基坑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部位,为基坑顺利、安全施工提供参考,并论证圆形基坑支护结构优越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圆形基坑支护效果优越,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圆形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期间具有良好的受力特性,在大型锚碇基础基坑支护中较为常用。根据xx大桥东锚碇基坑支护工程对新型桩-墙咬合圆形锚碇基坑支护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过程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桩基施工作为Ⅰ期施工段,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为Ⅱ期施工段,Ⅰ期桩基施工应跳槽施工,Ⅱ期地连墙施工时应减少与Ⅰ期桩基混凝土龄期差;钢导墙代替常规导墙能有效缩短工期,避免常规导墙制作的繁琐工艺。  相似文献   

4.
刘化图  刘明虎  徐国平 《公路》2004,(10):15-17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土桥南锚碇基坑工程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加环形内衬的支护结构形式,介绍了基坑支护结构中内衬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锚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虎  徐国平  刘化图 《公路》2004,(12):39-47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280m悬索桥,北锚碇采用放坡大开挖深埋扩大基础实腹式锚体重力式锚;南锚碇采用支护开挖深埋圆形扩大基础框架式锚体重力式锚,其基坑工程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加内衬的支护结构型式;在国内首次采用“无粘结可更换”预应力锚固系统。本文概述了锚碇的总体构造、基坑工程、锚体及锚固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德阳二重厂超深圆形基坑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德阳二重厂淬火炉装置基础开挖深度为目前西南地区之冠,达37.4 m,施工难度大。针对该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难度,通过研究分析采用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并制定严格的监测方案。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圆形支护结构体系的受力性状,分析支护结构自身状态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支护结构是经济、合理的,不但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且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桥梁墩承台若处于水中,常采用钢板桩围囹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施工中支护结构中的基坑侧水土、挖泥降水、围囹支撑系统相互作用复杂,有一定的施工风险.利用有限元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依据预测结果确定施工预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确保基坑开挖和基坑结构的安全.以白沙河大桥15号墩承台基坑支护工程为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工程进行了建模,分析了施工中钢板桩及围囹系统的受力情况.通过施工关键工况模拟分析,分析了桥墩基坑支护结构中基坑侧水土、挖泥降水、围囹支撑系统的相互作用,为白沙河大桥桥墩基础支护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加安全经济地进行土岩复合地层中基坑工程设计,针对上土下岩复合地层中吊脚桩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二维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土岩复合地层条件下吊脚桩支护基坑开挖模型,分别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吊脚桩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的发展过程,以及土岩弹性模量比RE、吊脚桩嵌岩深度t、岩肩宽度b与桩体受力、变形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1)随着基坑开挖深度逐渐增大,桩身侧移增大且桩身最大侧移发生位置逐渐下移,最大下移幅度为土层厚度的17.5%; 2)当基坑开挖至土岩交界面时,吊脚桩桩身内力达到最大值,下部岩层的开挖使得桩身最大负弯矩减小27.5%; 3)当岩层弹性模量介于600 MPa和4 800 MPa之间时,最优设计嵌岩深度为1.5 m,最优设计岩肩宽度为1.5~2.0 m。  相似文献   

9.
宋建禹 《隧道建设》2018,38(9):1529-1537
文章依托福州市地铁2号线厚庭站-桔园洲站区间风井,对临江高承压水超深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行阐述。为解决临江高承压水超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开挖实施方案及施工工序等方面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分析。风井基坑的理论及实测结果表明: 对开挖深度大、承压含水层厚而导致隔水帷幕难以穿透承压含水层的基坑工程,可将基坑开挖方式分为常规的隔水干开挖和水下开挖结合的形式,其中水下开挖可有效防止基底突涌的发生,同时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设计中需重点关注水下开挖阶段支撑体系受拉、受扭等不利工况;水下封底素混凝土板是抵抗坑底巨大承压水压力的有力保障,是确保工程实施的关键措施,其受力状态主要表现为受弯和受剪。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的端头井基坑深度为17.73m,基坑支护采用连续墙+内衬的复合墙结构形式,重点叙述了支护方法的比选过程和计算要点。  相似文献   

11.
王亦玄 《路基工程》2020,(4):176-180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如何控制深基坑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了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对于基坑变形控制能力较强的板式支护体系,其支护内支撑的设置是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以及影响基坑变形的关键因素。以上海临港新城主城WSW-C2-10地块限界房产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揭示了砂质地层中内支撑对深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龙喜安 《路基工程》2015,(2):137-141
针对佛山地区的深厚软土地基,以荔村站地段基坑开挖为例,分析了基坑围护结构计算模式,根据基坑开挖工况和施工顺序,按作用在弹性地基上的竖向弹性地基梁模型逐阶段计算其内力及变形。对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基坑围护结构选型进行了分析,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和明挖法施工。拟设了基坑围护结构尺寸,运用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了基底加固深度、连续墙嵌固深度和支撑间距条件对基坑整体抗滑动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和抗隆起稳定性、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内力的影响,优化了满足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的围护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刘俊超 《路基工程》2021,(4):173-177
依托杭州地铁某深基坑工程,通过对轴力伺服系统及周边环境实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轴力伺服系统在软土地区深基坑中控制基坑变形和保护周边环境的作用,解决复杂环境下软土地层地铁深基坑变形过大的技术难题。结果表明: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能较好地控制基坑变形和减小周边地表沉降,从而保证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必须严格控制轨道交通线路周围施工对运营线路的影响。以广州市某运营地铁隧道侧方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深基坑紧邻地铁隧道侧的支护设计、施工方案及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需严格控制紧邻地铁隧道侧深基坑的施工,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2)紧邻地铁隧道侧分段施工,部分区段采用双排桩加直撑的支护形式,在提高支护刚度的同时方便基坑开挖,且施工时预留土台,可有效控制双排桩的变形,降低对地铁隧道的影响; 3)通过变形监测分析,地铁隧道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能确保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刘召刚 《隧道建设》2014,34(5):423-427
研究了大基坑采用主体结构环板作为水平支撑的支护方案。建立载荷-结构法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采用主体结构环板作为水平支撑的大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工程实践证明: 对于大基坑采用主体结构环板作为水平支撑可提供较大的支护刚度,基坑施工安全、高效、环保。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深大基坑的开挖支护内支撑体系主要有水平撑和斜抛撑两种形式。为此,对支撑桩加承台的斜抛撑形式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在深大基坑中的应用进行模拟,并与水平撑在深大基坑中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内支撑体系对开挖深大基坑的基坑外地表面土体沉降、基坑底部土体隆起及围护桩的水平位移不同变化情况,得出支撑桩加承台的斜抛撑支护体系在控制围护桩水平位移和基坑外地表面土体沉降的优点及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地铁基坑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精准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峰 《隧道建设》2009,29(4):424-426
混凝土支撑在深基坑支护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基坑施工监测中常综合支撑轴力变化情况判断基坑稳定性,但诸多原因导致了支撑实测轴力和设计轴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广济路站基坑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综合基坑的围护形式、开挖形式和实时工况,对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影响实测轴力变化较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混凝土支撑轴力计算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基坑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对基坑的变形要求也更加严苛。本文以杭州地铁区间风井基坑为例,通过分析伺服钢支撑下的侧向位移变形,得出伺服钢支撑下基坑侧向变形只有预应力钢支撑下基坑侧向变形的一半,且基坑的侧向变形与钢支撑的竖向布置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伺服钢支撑与普通支撑下地表沉降数据,证明了伺服钢支撑对控制周边环境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为杭州地区同类型基坑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开泰  赵其轩  李彦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99-203,I0020-I0021
针对位于丘陵区的某综合管廊深基坑,综合考虑沿线紧邻的既有道路、桥梁、地铁和河道等多种复杂边界条件之后,分段采用“双侧喷锚”“双侧灌注桩+内支撑”和“单侧双排桩”三类支护。该基坑支护方案实施之后,有效限制了基坑变形,保障了周边重要建(构)筑物的安全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丘陵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