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多发生于交通事故。颅脑外伤易发生脑水肿、昏迷,甚至长期昏迷形成植物人。我院高压氧科于1999年10月至2006年3月共治疗了48例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昏迷患者,辅以脱水、激素、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等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严重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致病菌的构成情况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NICU中 62例严重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者的临床及细菌学特点。结果  (1)NICU危重颅脑损伤病人肺部感染发病率较普通脑外科病房低。 (2 )昏迷持续大于 7天、气管切开、误吸及返流、慢性基础性疾病是常见易并发感染的因素。 (3 )绿脓杆菌是NICU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 (4)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结局有关。结论 对NICU加强医疗护理措施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注意病程规律 ,提高对严重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预见性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都有利于本病的救治。  相似文献   

3.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且往往极易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出现高钠血症时对患者的生命影响尤甚,患者出现严重高钠血症可以作为预后差的一项衡量标准。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10年9月间收治的120例重症头颅外伤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颅脑外伤脑疝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外伤致脑疝发生后往往病情危重,预后差,特别是手术后,临床上只注重颅内压增高的变化和继发性脑干损伤的处理,往往易忽视脑血管梗死的改变。若不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将极大地加重脑功能损害,增加病残率和病死率。我院自1996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颅脑外伤致脑疝发生患者368例,手术治疗316例,其中术后并发脑梗死84例,占颅脑外伤致脑疝手术患者总数的26.58%,现就其形成原因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不同致伤原因重症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原因所致的重症胸外伤临床特点及其救治。方法 对 2 37例重症胸外伤(AIS≥ 3)病人的致伤原因、胸部伤及合并伤伤情特点、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重症胸外伤以男性青壮年多见 ,交通事故伤为其最常见原因 ,较其它致伤原因更易引起颅脑和腹部脏器损伤 (P <0 .0 1 ) ;胸部穿透性锐器伤一般合并血气胸 ,且休克发生率以及肺挫伤、浮动胸壁发生率较高。结论 应对不同致伤原因引起的重症胸外伤分别进行重点救治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多发伤合并ARDS 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伤病情危重,常伴有颅脑外伤、胸部外伤、休克等,若并发ARDS,死亡率可达40%~50%。机械通气在多发伤合并ARDS救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2005年我科救治多发伤合并ARDS患者88例,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neurosurgicalintensivecare,NIC)已经发展成为神经外科的一个专门领域。重型颅脑外伤作为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常见急性颅脑疾患,从一开始就是NIC监护的重点。颅脑外伤临床与实验研究的进步也从多角度促进了...  相似文献   

8.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属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既往开颅多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演变、组合术式.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9月- 2010年12月采用双额大骨瓣手术治疗17例PADBS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52.63%、10.53%,对照组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23.33%、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实验组硬膜下积液及脑切口疝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常规骨瓣开颅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具有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和救治经验。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手术治疗的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分析法对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救治经验进行分析。结果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我院的手术治疗之后,33例患者存活,存活率是67.3%,1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是32.7%。33例存活的患者中包括15例恢复良好,10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结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一入院就需要切开气管或者是气管插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开颅治疗的手术时机,以彻底清除患者脑中的血肿,降低颅压,从而提高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与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急重症颅脑外伤颅内压监测与脱水剂合理使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持续动态监测急重症颅脑外伤的颅内压变化,探讨有效降低颅内压的脱水剂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持续动态监测56例中重型颅脑外伤的颅内压变化,分析其特点; 并选择其中31例颅内压≥30mmHg,以自身对照方式比较两种脱水剂组合(三联组合: 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 二联组合: 甘露醇+呋塞米)的降颅压效果.结果 56例颅...  相似文献   

12.
西宁地区与平原地区颅脑外伤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西宁地区颅脑外伤相对于平原颅脑外伤的特点。方法:分析西宁地区(海拔2260m)地区85例及平原地区(上海:海拔4m)80例脑外伤病例伤情和预后特点。结果:西宁地区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较平原地区明显为高;西宁地区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明显较平原地区为长。结论:西宁地区颅脑外伤伤情及预后特点较平原地区有其相对的特珠性,高原缺氧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与平原地区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定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状态,对比分析西宁地区(海拔2 260m)61例及平原地区上海(海拔4m)67例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西宁地区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MMSE总分、记忆力、回忆得分明显低于平原地区(P<0.05);在定向、计算、复述、命名方面得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宁地区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较平原地区有其相对的特殊性,高原缺氧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行脑电图(EEG)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11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EEG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EEG正常148例(16.2%),异常763例(83.8%),其中轻度异常465例(60.9%),中度异常193例(25.3%),重度异常105例(13.8%)。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越高,EEG的异常率越高(P<0.05)。结论 EEG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和评价颅脑外伤患者的脑皮质功能的实际情况,对诊断、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颅脑外伤的救治水平已明显提高,但重型闭合性颅脑外伤的死亡率仍较高,为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临床护理中加强重症监护护理,及时有效地为医疗提供第一手客观数据和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仍不失为最有效的护理质量,为了提高监护水平,我们总结了本科1993年~1999年收治的7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轻型颅脑外伤的临床及CT表现,总结与轻型颅脑外伤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CT检查的适应证。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80例受伤24 h以内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注册登记,根据CT结果分析,探讨轻型颅脑外伤的CT检查适应征。结果 :能准确评估颅脑损伤程度的有:神经查体阳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及年龄≥60岁者、可疑颅骨骨折及锁骨上损伤体征阳性,可作为轻型颅脑外伤患者CT检查适应证。不具备上述5项临床表现中任意1项者,CT检查阴性率为100%,可暂不行CT检查。结论:通过此项研究,为临床医师诊疗轻型颅脑外伤患者提供更加合理化的指导意见,有助于临床医师对颅脑损伤做出准确评估,有效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  相似文献   

17.
CT室常接诊一类患者 ,临床申请同时行颅脑、颈椎CT检查。常规按两个部位分别扫描 ,对于重症患者如外伤或术后病人及年老体弱者 ,均须由CT技师和家属小心配合方能将其变换体位。作者对扫描体位进行了改进 ,无需患者作二次移动 ,即可扫描颅脑、颈椎两个部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CT室 1年内连续接诊的 40名申请颅脑、颈椎两个部位同时扫描的患者 ;岛津 680 0 -SCT ;自制泡沫角度盒。1.2 方法  (1)制做一个 2 0°泡沫角度盒 ,斜面仿照原头托呈一定弧度 ,以适应枕颈部形态。上面铺以海绵垫。为防滑动 ,盒底及床面软垫上距离…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综合治疗是颅脑创伤术后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特重型颅脑创伤多同时有颅脑、胸腹部、四肢等多发伤,以及气管切开、肺部感染、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治疗极为困难。面对危重复杂的病情,如何在保证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及早安全有效进行高压氧治疗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住院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的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情况及严重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冬云 《民航医学》2007,17(2):41-42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后,由于外伤及手术的损伤,脑水肿和脑细胞的损坏,患者病情仍处于危重阶段,此时如能及时配合高压氧治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此类患者往往是生命体征不稳,带有多种插管,浅昏迷期易出现异常躁动等,高压舱内护理难度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中。目前在抢救胸部外伤、胸腹部术后、颅脑外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者中作用备受重视,较早行镜下吸痰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院1996—2004年8月收治的30例外科手术后或创伤后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