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率为64%,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率为32%,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良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掌握了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大大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8例,按入院登记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的SAS评分及WHOQOL-BREF较干预前均有显著差异;研究组负面情绪发生率为8.89%,患者满意度达95.6%,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综合改善患者心理与生理的负面因素,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对心绞痛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绞痛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4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负性情绪相比对照组好转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增加了患者心理健康程度,治疗效果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至2016年接收的8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研究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通过调查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上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显著降低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心理认知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心理认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联合心理认知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肾内科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利于稳定患者情绪。  相似文献   

8.
周亚东 《求医问药》2014,(20):57-58
目的 :观察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及SAS评分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稳定其生理指标,改善其心理状况。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策略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应用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显示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治疗后4周、8周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相关的心理测评和针对性的辅导,可以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晚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期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分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HAMD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至2017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0例银屑病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常规流程给予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则更将护理重心偏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银屑病患者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使其保持积极客观态度,树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胡斗文 《大家健康》2014,(1):322-322
目的:对56例附件炎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附件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加强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显效率与护理知识掌握良好率,明显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附件炎患者时,于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袁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74-157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家属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在角色功能评分、社会及情感功能评分及总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在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人际关系敏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帮助患者家属降低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癌痛患者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68例肿瘤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4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疼痛评分与心理状态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癌痛患者可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1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WHOQOL-BREF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的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处理,分析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于临床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保障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志霞 《大家健康》2016,(5):255-256
目的:探讨分期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分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HAMD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3例在一般护理措施中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及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88.37%相比于对照组65.12%有所好转,P0.05。结论对桡骨骨折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06例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同时施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SAS、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减少负性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负面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现实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配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分析常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疗效的总体有效率,心理状态复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采取药物结合心理疗法对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