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现代医学康复治疗,45例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挤兑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ADL以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ADL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ADL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在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依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包含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联合骨科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为(3.3±1.2)分,对照组为(4.7±1.4)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最大步行距离评分,实验组为(4.77±1.39)分,对照组为(3.35±1.53)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实验组为(5.41±2.08)分,对照组为(4.78±2.41)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采用骨科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痛苦,并加快患者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一般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5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5.4±5.2)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8.4±10.2)分,与对照组的(69.4±5.2)分、(56.4±8.3)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可促进瘫痪肢体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内科护理)和观察组(中医康复护理),两组患者的人数均为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42/46),对照组为73.91%(34/4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0.37±2.16)分,对照组为(88.16±2.03)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与常规内科护理相比,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波疗法用于肩周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声波疗法,对比两组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7.5±1.5)分,对照组VAS疼痛评分(7.1±1.3)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1.5±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3.9±1.1)分,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6.0±1.4)分与日常生活能力(69.8±13.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超声波疗法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采用基本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基本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各项得分均明显高出护理前,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得分为,明显高出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制定相应的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运动锻炼以及针灸推拿等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基本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动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4例。均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加行中医按摩、运功功能训练、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神经电刺激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5例,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83.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FCA评分、NIHSS评分及AROM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及情绪状态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为(84.1±18.4)分,对照组为(71.3±17.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围绝经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4年至2017年6月本院接收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围绝经期患者120例,分成2组:参照组60例行盆底肌训练联合雌三醇疗法,试验组60例行综合康复治疗,对2组疗效作比对。结果 2组阴道静息压、收缩压比对,有差异(P0.05);试验组尿失禁量(0.2±0.1)g,比参照组(2.2±0.4)g少(P0.05)。结论临床予以围绝经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疗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采用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于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9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运动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颈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复病率。结果实验组(95.24%)比对照组(79.49%)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颈椎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评分下降,实验组(12.96±2.45)比对照组(8.19±1.24)高,且实验组的复病率(4.76%)比对照组(20.51%)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予以颈椎病患者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行运动疗法护理,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康复护理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100例,在此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3周后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周后,干预前,实验组FMA评分23.85±10.9分,MBI评分44.13±20.05分;对照组FMA评分24.18±9.6分,MBI评分43.53±19.07分。干预后,FMA评分24.18±9.6分,MBI评分43.53±19.07分;对照组FMA评分31.22±10.9分, MBI评分59.18±18.81分。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MBI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机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2018年5月—2021年5月龙游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2组分别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2周内和2~4周进行康复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及康复效果。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61±1.87)分vs.(8.95±2.09)分,P<0.05];2组患者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3.06±6.34)分vs.(64.15±4.78)分,P<0.05];2组患者BI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8.35±6.83)分vs.(57.11±7.29)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44%)高于对照组(71.11%,P<0.05)。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后2周内进行康复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60例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其随机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2.22%,明显低于使用中医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8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34.58±5.37)分,与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34.21±5.74)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8.31±3.29)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2.38±2.2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的方式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应用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有积极促进的作用,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中风偏瘫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成2组:对照组34例施以康复治疗,治疗组34例施以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比对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4例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06%,与34例对照组的79.41%相比,有差异性(P0.05);治疗巴氏评分(72.25±6.61)分,比对照组(60.52±3.68)分更高,(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展开专业治疗时,施以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比单一康复治疗更有效,可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病情,建议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对脑梗死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干预后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3.92±1.47)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3.81±21.84)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相关项目心算、数字鉴别、双字词认知、数值工作记忆、汉字快速比较评分分别为(15.30±1.56)分、(20.06±1.99)分、(14.69±5.61)分、(13.01±1.02)分、(14.50±2.0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保障预后等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开展系统化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时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4.55±0.97)分]较对照组[(7.41±1.14)分],明显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10)评分、Barthel评分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与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芳香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7例,对照组37例,实验组应用中医芳香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地西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匹兹堡睡眠评分为(4.6±2.3)分,低于对照组的(8.4±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失眠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芳香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不同时间窗脑梗死患者行以溶栓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行以溶栓治疗时间进行分组,发病时间3h行以溶栓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发病时间在3h~6h之间行以溶栓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以溶栓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CS)。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的神经功能评分(15.7±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8.5±1.6)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在3h之内行以溶栓治疗和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值得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杜惠梅 《大家健康》2014,(8):254-254
目的:观察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一般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5 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5.4±5.2)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8.4±10.2)分,与对照组的(69.4±5.2)分、(56.4±8.3)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可促进瘫痪肢体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