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渐减少,尚未开发的北极地区价值数万亿美元的1000多亿吨油气资源成为各国激烈争抢的焦点——在北极地带,俄罗斯拥有最多领土(海),掌握大部分大陆架油气资源,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勘探。不过,俄罗斯宣布拥有的从北极点到弗兰格尔岛之间1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遭到了邻国、甚至非邻国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93年1月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资源进行了定量预测和第8次总结。总的预测结果表明,俄罗斯具有很大的油气潜力。总的来说,全国及其陆上含油气原始油气资源总量作为俄罗斯地下原始天然宝藏,与1988年的评价相比只上升或下降了3% ̄8%。这表明预测是稳定的。变化较大(70% ̄75%)的地区是滨里海盆地、巴伦支海、喀拉海和鄂霍茨克海及西伯利亚地台的许多地区。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大洋州地区有100多个生产性含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的分布和特征受板块构造控制,欧亚板块和印澳板块的含油气系统有明显的区别。东南亚的含没气系统主要是第三系,大洋洲的含油气系统主要是中生代。主要油气资源高度集中在几个年代地层单元。早第三纪地层油气资源占50%以上。文中叙述了东南亚和大洋洲中的含油气系统和油气资源,并对某些基本单元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油气管道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工业历史悠久,油气年产量长期居于世界的前列,在世界能源市场上俄罗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出口能力强,出口潜力大,油气输送畅通。目前,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系统由5万多千米的干线输油管道组成,年输送能力超过4.5×10^8t;统一供气系统包括干线输气管道15万多千米、支线输气管道6000km;油气管道运输系统的长度和运量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资源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全球油气资源潜力和发展趋势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资源类型及其在五大油气合作区的分布特征,并解剖了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全球资源战略。指出全球常规油气资源增长有限,但非常规资源极其丰富且开采程度极低,世界石油供求总体平衡但地区间差异很大;中国石油公司油气资产遍布全球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为陆上常规油气资产,且油远多于气,并以高风险国家为主;而国际大石油公司实行的则是海陆兼顾、油气并重、常规和非常规并举的资源战略,积极抢占海洋常规油气资源,快速加大陆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投资力度。有鉴于此,在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油气合作条款日趋苛刻的条件下,中国石油公司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合作,并购具有资源特点的独立石油公司,大力获取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步进入海洋勘探开发领域,积极发展上、下游一体化,努力构建以"中国-中亚-俄罗斯油气资源自供给体系"为核心的中国石油海外油气资源战略。  相似文献   

6.
《国外测井技术》2004,19(6):77-77
近年来,关于深层气的科学研究和勘探实践日益增多,如美国地质调查局1995年对其本土深度大于4572米的深层未发现天然气的地区进行了资源评价;俄罗斯地质学家认为,预测俄罗斯境内油气资源量时,不应只计算到7000米深度,应把整个沉积盖层视为含油气区和含油气远景区;在我国东部盆地,不断加深天然气的勘探目的层,在西部塔里木盆地,大于5000米深的气藏已经投入生产。种种情况表明,加强深层气的研究和勘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歧口凹陷含油气系统及其评价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含油气系统从识别、划分、描述到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最终目的是要对各系统进行比较,筛选出最有勘探前景的系统,并指出勘探方向。以歧口凹陷为例,根据石油地质、盆地模拟和地球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出歧口凹陷有两个含油气系统,即沙三含油气系统和沙一含油气系统,前者又可分为沙三-下第三系亚含油气系统和沙三-上第三系亚含油气系统。在此基础上,尝试以含油气系统为基本单元,分三个单元进行资源评价。综合评价表明歧口凹陷具有良好的劫探远景,并指出沙三含油气系统应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其中沙三-下第三系亚含油气系统最具勘探前景,应特别注意加强该亚系统前第三系及其它层位的勘探。沙一含油气系统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论新形势下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方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全球油气分布不均一性着手,指出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是重要的油气资源分布区,油气田分布的不均匀性在不同埋藏深度、不同储层类型、不同盆地类型和不同圈闭类型中得以体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俄罗斯、非洲是开拓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和首选目标,中东地区是开拓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重要地区,滨里海地区、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可作为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后备地区.   相似文献   

9.
西藏--我国西部21世纪新的油气资源接替区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根据西藏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和油气地质特征,从含油气区及其含油气盆地分析着手,论述其含油气性。立足西藏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的特殊性,将西藏地质划分为柴达木(及边缘)、巴颜喀拉、羌塘一昌都、冈底斯、喜马拉雅等5个含油气区,并讨论了构造复杂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提出含油气实体(盆地、残盆、构造残块、沉积残体)的概念,作为西藏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油气勘探对象和评价核心。分析了西藏地区主要盆地的生烃量、远景资源量,并结合油气成藏的其他地质因素,特别是油气保存条件,对主要盆地油气远景进行论证,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总石油资源量约90亿吨,展现了地区的美好油气勘探前景。提出羌塘盆地应作为西藏地区油气勘探首选实体,措勤、比如、昌都、岗巴一定日等盆地应作为勘探远景实体。  相似文献   

10.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地区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发育3个含油气系统,多个含油气系统在其形成过程中共享某些成藏地质条件,构成一藏多源、一源多藏的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通过对含油气系统静态要素和动态作用过程的描述,认为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油源充足,成藏条件匹配良好,油气资源丰富;东营组、馆陶组沉积时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是复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运聚的关键时刻,决定了油气生-运-聚高峰、圈闭形成和油气保存。系统内发育3类圈闭组合带,即潜山披覆型、陡坡型和缓坡型复合圈闭带,油气充注后形成相应的复合油气聚集带,发育特有的油气藏类型组合。今后应以复合油气聚集带的理念为指导,加速该区的油气勘探。图4参19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大陆架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大陆架海域蕴藏着丰富且可长期利用的油气资源,其中喀拉海及其海湾油气资源量占俄罗斯大陆架油气资源总量的43.12%,巴伦支海及伯朝拉海油气资源占29.48%,鄂霍次克海油气资源占8.85%,里海油气资源占3.50%;巴伦支海、喀拉海富集天然气资源,伯朝拉海富集石油资源。依据地质、地理及地面油气设施状况分析,俄罗斯几乎所有大陆架都各不相同。由于俄罗斯缺少对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的经验,该区域油气勘探整体工作进展缓慢。因此,俄罗斯亟须修订相应的法规机制,如享受税收、海关特殊性政策等,以吸引投资合作,提高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2.
韩学强 《石油科技论坛》2012,31(6):42-46,71
近几年,俄罗斯十分关注北极油气区域的发展,并将其列入21世纪俄罗斯油气资源战略发展的核心区域。俄罗斯北极分布的海域有巴伦支海、伯朝拉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及楚科奇海。"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战略规划"计划在亚马尔半岛、巴伦支海、喀拉海以及伯朝拉海建设油气开发区,预计2020年大陆架石油产量将达到9500×104t,天然气产量将达到3200×108m3。俄罗斯开发北极大陆架油气资源的目的,是弥补未来陆上油气产量逐渐下降的趋势。然而,俄罗斯将面临北极油气资源开发难度大、风险高等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含油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勘探意义,对含油气系统的命名、分类、可靠等级适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含油气系统不适用于无机成藏、非烃类气藏、低熟油气,也不适用盆捌期勘探阶段;含油气系统命名应该扩展为凹陷名称-生油岩层位和岩性-储集层层位和岩性-关键时刻靠性等级).分类应该与含油气系统命名统一。以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为主线进行分类,而可靠性应该分每一地质要素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含油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勘探意义,对含油气系统的命名、分类、可靠等级及适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含油气系统不适用于无机成藏、非烃类气藏、低熟油气,也不适用盆地早期勘探阶段;含油气系统命名应该扩展为凹陷名称-生油岩层位和岩性-储集层层位和岩性-关键时刻(可靠性等级),分类应该与含油气系统命名统一,以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为主线进行分类,而可靠性应该区分每一地质要素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盆地是位于台湾海峡及其相邻台湾西部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研究表明,烃源岩主要为古新统及始新统潮坪—澙湖相泥岩和中新统海陆过渡相炭质泥岩和海相泥岩,储层为古新统、始新统的潮下坪相砂岩及中新统三角洲相砂岩,区域盖层为中新统—第四系泥岩。东部坳陷和西部坳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含油气系统研究认为,台湾海峡盆地发育了古近系和中新统两套含油气系统,盆地西部主要发育古近系含油气系统,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盆地东部主要发育中新统含油气系统,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及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东海陆架盆地是中国近海面积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效勘探面积24×104km2,最大沉积厚度15000m,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勘探程度低,油气资源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西湖凹陷和丽水凹陷.西湖凹陷局部构造条件优越,发育3套烃源岩(平湖组为主力烃源岩),下第三系多旋回沉积形成了良好的储盖组合,具有好的含油气远景;西斜坡断阶带和南部中央构造带是西湖凹陷最有利的油气成藏区带.丽水凹陷发育2套烃源岩(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是主力烃源岩),古新统储盖组合发育良好,存在古新统含油气系统和古新统-始新统复合含油气系统,具有相当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好的勘探前景;丽水西次凹南部邻近凹陷中心且与断裂分布有关的构造带以及凹陷北部的西斜坡带是丽水凹陷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沿海大陆架的总面积为600万km^2,占世界大陆架总面积的1/3以上。据地质家估计,俄罗斯大陆架的70%蕴藏着油气资源,潜在油气资源量约700亿吨,占世界大陆架蕴藏量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油气大国、强国——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气生产国和输出国,其资源十分丰富,虽经130余年的开发,但潜力依旧,前景灿烂。这里系统介绍了老区、新区的资源状况,特别是今后拟重点开发的远东海、陆油气区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探技术的进步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范围看,碳酸盐岩约占沉积岩的二成,但却含五成以上的油气探明储量;已发现的八口日产万吨井均出自于碳酸盐岩。在我国大约有300万km^2的古生代海相地层——碳酸盐岩,其中有120万km^2出露地表,180万km^2埋在地下,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0.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2006,26(10):126-126
“十一五”期间,国内三大油企将努力增加油气自供能力,抓住高油价机遇,加大未动用探明储量的开采力度,提高当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动用率,增加产能建设,确保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和天然气的快速增长。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以下4大领域:①东部断陷盆地是近期保持储量持续增长的领域,我国东部共55个盆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是石油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22.13亿吨和1.8万亿立方米;②西部大盆地紧邻生烃区的大型古隆起、古斜坡是储量快速增长的领域,西部地区共25个盆地,面积158.7万平方公里,已证实10个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