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出对热、湿处理过程进行单独(火用)评价的概念,并构建了相应评价指标.以某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典型夏季空气处理过程为例,在热力学极限意义上阐明了对热、湿处理进行单独(火用)评价的实施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空气处理过程的显热(火用)效明显高于潜热(火用)效,潜热(火用)效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再热显热(火用)损和冷凝水(火用)损...  相似文献   

2.
以基本的空调系统制冷循环为基础,提出了利用矩阵模式热经济学原理对(火用)成本进行分析的思路,并叙述了建立事件矩阵A及其补充方程的方法.冷水机组 燃气锅炉方案的冷量(火用)成本和热量(火用)成本的计算结果与用其他方法计算的结果接近,并叙述了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火用)经济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水源热泵系统的(火用)经济分析模型,并对海水源热泵系统流程的(火用)成本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热泵机房的(火用)流成本最高,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热泵效率等途径来减小(火用)流成本.建议以(火用)流成本最小作为约束函数,并将(火用)经济分析法用于海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火用)(有效能)应用于轮窑的能量平衡.通过(火用)平衡与热平衡的对比分析和热效率与(火用)效率的分析计算,论述了(火用)平衡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轮窑实际用能状况.指出轮窑有效能(火用)主要损失在轮窑内部,而不在外部.  相似文献   

5.
湿空气处理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震  江亿  刘晓华  谢晓云 《暖通空调》2005,35(1):97-102
湿空气的(火用)分析是研究湿空气处理系统能量转化的重要工具,其关键是环境参考揪点的选择.综述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根据空调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和理由.并根据作者提出的观点,分析了一些实际的问题,指出湿空气(火用)分析方法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节能分析及优化已不只是能的量的问题,而是能的质与量的综合估价的问题。文中用VC 6.0编制了能与质综合评价的计算程序模块,用(火用)分析方法分析计算制冷系统循环各过程的(火用)损失、(火用)效率,并且分析影响(火用)损失的因素。找出了制冷系统节能部位和节能应采取的措施。给出一个易操作的计算软件可以方便地判断任何系统在(火用)损失最小,(火用)效率最大时,实现热泵节能优化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考虑了冷热源在不同运行工况时能源"质"的利用情况及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综合系数,提出了折合(火用)成本的概念,并分别采用折合冷量(火用)成本和折合热量(火用)成本作为评价指标,对3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研究表明,将折合(火用)成本作为评价冷热源系统方案优劣的指标,是较为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在空调条件下研究了板翅式换热器用作表面式冷却器和加热器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运用(火用)分析了换热器的热力过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开式循环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从(火用)流的角度分别建立了系统部件以及湿空气和溶液的(火用)分析模型;并对系统(火用)效率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系统的(火用)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抽凝机组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晋 《暖通空调》2012,42(9):58-60,57
目前一些热电联产企业对抽凝机组进行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改造,以提高供热能力.对抽凝机组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火用)分析,从(火用)分析角度来看,低真空循环水供热运行较纯凝方式运行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不能仅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注意能量的质量损失,应从总能观念出发,正确分析与评价出现的各种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1.
吕超  郑茂余  梁炜衡 《建筑科学》2012,28(2):70-74,79
本文建立了基于实际示范工程的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动态模拟了系统的运行。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年度化成本为10 062元,单位能量成本为65.89元/GJ,单位成本为678.72元/GJ;全年供热供冷总的能效率为55.71%、效率为16.71%、能效比为5.68、效比为0.55,可知该系统经济且节能。另外,能效比和效比相对能效率和效率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分析法能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结果,热经济学分析可作为系统优化和多方案经济性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成本方程,建立了制冷机经济性分析的模型,并结合北京地区旅馆类建筑空调系统的实例,分析比较了蒸气压缩离心式、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直燃溴化锂吸收式三种不同制冷机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从有效能的利用和经济性角度考虑,虽然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不省能,但经济性较好。其中存在价格因素,在现行价格体系下,单位燃料动力的成本,煤炭是电力的1/10。这也说明当前我国的能源价格不合理,特别是电力价格相对于煤炭价格过高。  相似文献   

13.
Exergy analysis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evaluate the energy utilisation efficiency and potential of waste heat energy.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is to analyse the exergy efficiency, destruction of exergy, mean gas temperature, exhaust temperature, brake thermal efficiency and brake-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of a single cylinder diesel engine using diesel and neat Karanja oil blends at different compression ratios (CRs) at full load and at different loads with a CR of 18. It is observed that 10% neat Karanja oil blend (K10) shows similar performance to diesel and better than 20% neat Karanja oil blend (K20). But K20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at a CR of 18 as compared to 16. At higher loads, exergy efficiency and destruction of exergy are found more at a CR of 18 for all fuels. Destruction of exergy decreases and exergy efficiency increases at CR 18.  相似文献   

14.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对空调系统热力学模型中的四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造成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指出了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对一实际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5.
A comprehensiv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is conducted for an existing 82?MW steam power plant. A detailed assessment on energy loss and exergy destruction for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plants (including boiler sub-parts) is reported. A code is built in EES to evaluate the energy loss, energy efficiency,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ergies, exergy efficiency and exergy destruction for each part of plant by considering the real values’ range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ain sources of exergy destruction are boilers followed by the turbines, deaerators and then condensers. In boiler, combustor contributes about 50% in total exergy destruction. The maximum energy loss is reported in boilers followed by condensers, in piping, due to friction and in turbines. The exergy efficiency procured about 42% for boilers, 84% for turbines, 38% for condenser, and 60% for deaerator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crucial working parameters on plant performance are analysed.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改制工艺[火用]分析及优化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火用]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天然气改制工艺系统的能量转换与利用过程,计算了各项[火用]收入、[火用]支出及[火用]效率,指出了天然气改制工艺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火用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天然气改制工艺系统的能量转换与利用过程,计算了各项火用收入、火用支出及火用效率,指出了天然气改制工艺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地下含水层储能系统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地下含水层储能系统回灌期输入地下含水层的能量、火用及抽水期从地下含水层回收的能量、火用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计算了大流量、低回灌水温度,小流量、高回灌水温度及适中的流量、回灌水温度的3种工况的储能效率及火用效率,小流量、高回灌水温度运行模式的火用效率最高。将水泵消耗的电能计入火用效率,对火用效率进行修正,小流量、高回灌水温度运行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薛雪  陈剑波  杨洁 《建筑节能》2016,(7):104-108
为了祛除压缩空气中的水蒸气,采用溶液除湿系统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建立了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了损率和效率计算。并和国内目前普遍使用的压缩空气冷冻除湿方法、冷冻-吸附除湿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溶液除湿系统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的效率为62.5%,比常规的冷冻除湿系统57.4%和冷冻-吸附除湿系统57%更节能,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