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由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及中国灌区协会联合举办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会于 2 0 0 0年 5月 2 4~ 2 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黄河流域有关省 (区 )水利厅 (局 )、灌区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承担大型灌区技术对口支援的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 60余人参加了会议。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冯广志司长、日本使馆书记官北村英一郎及JICA中国事务所松泽宪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在本次研讨会上 ,代表们围绕黄河流域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好的…  相似文献   

2.
由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及中国灌区协会联合举办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会于 2 0 0 0年 5月 2 4— 2 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黄河流域有关省 (区 )水利厅 (局 )、灌区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承担大型灌区技术对口支援的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 60余人参加了会议。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冯广志司长、日本使馆书记官北村英一郎及JICA中国事务所松泽宪夫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在本次研讨会上 ,代表们围绕黄河流域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好的…  相似文献   

3.
中日技术合作“中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示范项目”将于今年 6月启动 ,该项目实施协议于 2月 2 3日在京签署。“中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示范项目”期限为 5年 ,其目的是通过技术合作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 ,借鉴日本在灌区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灌区改造技术 ,培养我国灌区改造技术与管理人才 ,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中日合作“中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示范项目”启动  相似文献   

4.
引黄灌区沉沙池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高飞  王一秋 《节水灌溉》2011,(11):44-45
随着引黄灌溉事业的发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相继启动,泥沙问题无论在水资源配置还是在环境保护上都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沉沙池及渠道清淤泥沙的处理是目前制约引黄灌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位山灌区为例,分析了灌区泥沙池区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建设角度提出灌区沉沙区水土流失防治新模式,对促进引黄...  相似文献   

5.
灌区节水改造对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塔里木河“四源一干”及流域大型灌区存在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型灌区建戌节水改造,对工业及城镇生活需水增长、灌溉及周边生态环境用水、流域综合治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深入阐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及环境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兴电灌区自“九五”以来,灌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原有工程基础上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围绕灌区节水改造,提升灌区经济和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条节水改造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王军涛  景明  程献国  张霞 《节水灌溉》2015,(3):66-68,75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为了精确配置好黄河水资源,需考虑引黄灌区用水需求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方法,结合RS、GIS、数据库技术以及灌区需水预测模型等,开发了基于GIS的引黄灌区用水需求预报系统,并选择人民胜利渠灌区为典型,利用该系统进行了灌区引黄需水量预测分析,得出灌区旬用水需求。同时,利用2011年灌区实际引黄水量与系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二者的旬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年值相差为4.8%。系统对保障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山东省水利厅主持召开的“山东省引黄灌溉技术研讨会”于8月25日至8月28日在山东聊城市举行,来自水电部农水司,山东省水利厅、河务局有关部门、黄委会,华北水院及引黄灌区有关地(市)水利(电)局、灌区管理机构的近100名代表参  相似文献   

9.
大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节水改造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灌区的节水改造是一项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系统工程。根据浙江省大型灌区水源工程状况,对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以此进行了灌区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水资源平衡计算。根据实施节水改造灌区的效益情况,对节水改造规划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用水状况 ,提出引黄灌区需遵循引黄补源、以井保丰 ,井渠结合的基本农业生产用水思路 ,在区域范围内合理规划调控地表水、地下水 ,以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通过工程及节水配套的应用与集成 ,总结出黄河下游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宁夏石嘴山市潜水的灌溉水质评价与水资源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嘴山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潜水资源、引黄(河)渠水资源、灌溉期间排水沟水资源以及贺兰山东麓沟谷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潜水资源的利用是石嘴山市水资源合埋利用的核心。本文通过大面积的水质评价,给出了可供利用的潜水面积;阐述了不同水资源合埋利用的途径;估算了合埋利用潜水资源和引黄水资源的节水潜力。本文采用的方法和阐述的观点对我国西北及内蒙河套灌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灌区的节水改造是一项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系统工程。根据浙江省大型灌区水源工程状况,对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以此进行了灌区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水资源进行平衡计算,根据实施节水改造灌区的效益情况,对节水改造规划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发展的道路。分析了目前中国灌溉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明政府应加大灌溉投入,灌溉应走节水灌溉的道路,灌区节水改造要坚持“两改一提高”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模式的合理选择 ,对发展节水灌溉 ,提高节水增产效益 ,缓解引黄灌溉水资源供需矛盾 ,将产生直接的影响。1 节水效果分析引黄补源灌溉模式是建立在四水转化和多种水资源联合优化调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灌溉模式 ,节水是这种灌溉模式的一个突出优势。据位山灌区测定 ,自流灌区灌水定额是 16 5 0~ 180 0m3 hm2 ;自流灌溉为主提水为辅的灌水定额是 1335m3 hm2 ;提灌为主自流为辅的灌水定额为 945m3 hm2 ;提水的灌水定额仅为 810m3 hm2 。由此可见 ,提水灌溉的灌水定额仅相当于自流灌溉定额的 47% ,可节水 5 3%左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用水状况,提出引黄灌区需遵循引黄补源、以井保丰,井渠结合的基本农业生产用水思路,在区域范围内合理规划调控地表水、地下水,以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通过工程及节水配套的应用与集成,总结出黄河下游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河套灌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及其近期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形势严峻,发展节水农业是唯一的选择。河套灌区是我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总面积119.03万hm2,近年来实际引黄灌溉用水量在40~45亿m3,引黄灌溉面积57.4万hm2,灌溉用水在流域用水总量占有较大比例。通过研究河套灌区节水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意在寻找灌区节水薄弱环节,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和经济水平,提出节水农业近期发展重点,以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所收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相关资料,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经济评价模型.在此评价模型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资效益分析的谱系结构,并根据模糊数学确立相应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参数.最后利用模型对我国中、西部典型灌区--韶山灌区和青铜峡灌区节水改造进行了经济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讨论,说明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说明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前后区域地下水位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 ,引黄水量将由现状的年平均 (近 10年 ) 5 2亿m3 减少到 40亿m3 。由于引黄水量的大幅度减少 ,人们一直担心是否会由此导致灌区内区域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 ,从而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缺乏观测试验资料的情况下 ,本文采用集中参数模型对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前后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 ,结果表明 ,在引黄水量每年减少 12亿m3 的情况下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小 ,约为 0 .4m ,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成立30年来,紧紧围绕水利部批准的"三定方案",在大型灌区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大型灌区规划、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实施及项目管理、大型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灌溉排水技术标准制定与技术推广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大型灌区的建设与发展。经过30年的建设,大型灌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用水效率明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单产水平稳步提升,灌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型渠灌区的尾部节水改造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率,缓解目前灌区用水紧张矛盾的重要措施。分析江苏省大型渠灌区农业灌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江苏省宿迁市船行灌区为例,提出将大型渠灌区尾部从原灌区分离形成若干独立的小型灌溉系统、进行灌区尾部节水改造的3种可能方案,并通过经济分析对方案进行优选。最终得到在大型渠灌区尾部建立内部小型提水灌溉系统,采用管道输水灌溉和渠道输水灌溉相结合是技术经济效果理想的可行节水技术改造方案,对未来江苏省大型渠灌区的节水改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