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秋侠  李盼 《四川中医》2022,(4):108-111
目的:探讨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通络消痹汤足浴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1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108例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54例对照组:予常规控制血糖、甲钴胺片治疗;5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消痹汤足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系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2%(P<0.05);(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TCSS评分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TC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均明显加快(P<0.05),且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通络消痹汤足浴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齐媚  翁炎婷  兰花兰 《光明中医》2022,(24):4514-4517
目的 探讨择时中药脐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70例DPN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均予一般治疗与常规护理,对照组予卯时糖痹贴穴位贴敷,观察组予辰时糖痹贴穴位贴敷,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CV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TC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卯时糖痹贴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DPN血瘀证患者的症状,提升运动及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延缓DPN进一步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空白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益肾通痹汤口服。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SP)、神经传导速度(NCV)、交感皮肤反应(SSR)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加快(P0.05),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NCV、TCSS及TSP的改善程度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TCSS、TSP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SSR的异常率均高于本组NCV的异常率(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抗神经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通痹方熏蒸局部联合神阙穴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接受基础降糖治疗及健康护理的同时,每日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温阳通痹方进行局部熏蒸,并配合穴位贴敷神阙穴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0 d,然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P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以及FBG、PPG含量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温阳通痹方进行局部熏蒸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并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渴通痹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通痹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体征、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快(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在中医证候、体征、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上更显著(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9%,对照组为62.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患者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消渴通痹方能改善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消痹方穴位敷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对神经电生理影响。方法:将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32例)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组患者(33例)予消痹方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反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痹方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能有效改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和H反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糖通痹汤联用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依帕司他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降糖通痹汤;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血糖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 80%(36/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85%(27/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予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予α-硫辛酸静滴,每日1次。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TCSS评分均较前有改善(P0.01),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MNCV、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痹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糖痹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予西药合安慰剂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检测双侧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及双侧胫神经SCV和MCV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结论糖痹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