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末端反导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末端反导作战效能评估问题,分析了末端反导作战的基本作战样式和缺失天基信息支持的作战样式,同时分析了基本作战样式的作战过程。立足于反导基本作战样式的作战过程,以ADC方法为基础,引入能力和效能指数概念,建立了末端反导作战效能评估的总体模型。同时,也建立了预警系统、BM/C3I系统、拦截系统和作战保障系统等4个分系统的效能评估模型,为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提供模型标准。  相似文献   

2.
天基情报、监视、侦察技术与系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与印度等国的天基情报、监视、侦察(ISR)系统发展概况、组成与特点以及天基ISR系统的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美国天基ISR系统的管理体制。通过对外军天基ISR系统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了对发展我国天基ISR系统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美军空间力量的发展及战争需求与应用对空间战理论的影响,从对美军各时期的航天作战条令的分析中,探讨了美军空间战理论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概貌.阐述了美国GPS导航系统、军事通信卫星系统、天基红外系统等空间力量增强系统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天基空间监视系统和轨道深空成像系统等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的近况,并预测了美国防御性和进攻性空间对抗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范晋祥  郭云鹤 《红外》2013,34(1):1-11
红外探测与跟踪系统在美国目前部署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中(尤其是在弹道导弹发射早期预警和动能拦截弹高精度制导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其弹道导弹防御体系,近年来美国正在进一步发展新一代弹道导弹防御红外系统及技术,包括天基高轨道红外预警系统、空间监视与跟踪系统、机载红外探测系统以及动能拦截弹红外成像导引头,以构建涵盖天基高轨早期预警、天基低轨全弹道跟踪、机载助推段及上升段跟踪和弹载跟踪导引的全域红外探测武器装备体系。概述了近年来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系统及技术的新进展,分析了其全域红外探测武器装备的体系构成,预测了美国未来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红外探测装备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朱庆明  金术玲  孟祥玲 《电讯技术》2012,52(6):1054-1058
天基预警雷达作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其采用多种工作模式,可探测空间、空中和地面目标.鉴于天基预警雷达系统的战略地位,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竞相开发该系统.总结了天基预警雷达系统的国外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简要介绍了天基预警雷达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美国虽怀疑其“天基雷达计划”的可行性,但仍非常重视天基雷达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激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水面舰艇面临的防空作战环境越来越严峻,激光武器逐渐体现出在水面舰艇防空反导作战中的明显优势和特点.介绍了激光武器对目标的毁伤机理,通过与普通舰载火炮和防空导弹武器相比较,论述了激光武器在防空反导中的作战运用特点和优势.结合对未来水面舰艇面临防空作战环境特点的分析,提出发展舰载防空反导激光武器的作战需求.并综述了国外海军舰载防空反导激光武器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空间每日快讯》2008年5月20日和23日报道,1978年5月15日,保卫苏联首都莫斯科的作战型导弹防御系统投入运转,30年后的今天,俄罗斯反导计划和概念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8.
美军天基和机载激光反导研究计划及调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激光技术应用于反导弹领域一直是美军努力的方向,天基激光反导弹武器和机载激光反导弹武器是美国激光反导的两个重要研发项目。本文结合美军强激光武器的发展历史,详细讲述了美军天基和机载激光反导武器的研究计划,分析了天基和机载激光反导弹项目调整的原因,总结了激光反导弹武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实施“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就已经开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研究,进入21世纪,俄罗斯和中国也开始研究并建立自己的反导系统。主要介绍了反导系统和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在反导系统综合信息对抗和反辐射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掩护我方导弹突防和对抗敌方反导系统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搭载的反导对抗有效载荷。最后总结了高超音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未来反导对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主要介绍天基雷达的概念、用途及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天基雷达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1.
空间激光武器网在弹道导弹防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武器系统的战术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介绍空间激光武器的组成原理、特性、技术参数等,提出了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的空间激光武器组网模型,对不同组网方式在弹道导弹防御过程中的作战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空间武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律  芦珊珊 《现代雷达》2012,34(9):27-30
针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体系架构进行研究,从军事需求角度分析周边国家和地区弹道导弹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可能威胁及美军弹道导弹防御技术发展趋势,提出适合我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的系统架构设想.针对现实威胁,通过仿真分析了末段两层拦截的区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方案,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红外系统与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传感器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靠监视、探测、识别、瞄准与拦截目标的关键。过去二十几年中,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逐渐从构想成为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的红外传感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红外传感器和动能拦截器红外导引头已从过去的基于红外探测器线列或较小规模的红外焦平面阵列(64×64)的系统发展到基于较大规模的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系统,红外传感器与拦截器红外导引头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弹道导弹防御本身的复杂性,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仅是初步的,为此,美国还在继续发展完善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包括进一步发展更先进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改进红外探测跟踪系统与动能拦截弹红外导引头。综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系统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4.
STK在导弹预警卫星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预警卫星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中最重要的装备,是战略预警的有效手段,在战争中起着其它装备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总结了美国导弹预警卫星的发展历程,并用卫星仿真工具包(STK)对国防支援计划(DSP)和天基红外系统(SBIRS)预警卫星的布局以及工作模式进行了仿真建模。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中远程弹道导弹在飞行中段的突防能力,对导弹在飞行中段受到的威胁来源和目前应用的突防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程序式突防策略的局限和智能化突防策略的优势。通过对陆基中段防御系统及其拦截子系统的工作模式及光谱特征的分析,针对动能拦截弹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在突防弹头上加装红外告警装置,对拦截弹进行探测和告警,实现智能突防的方法。分析了弹载红外探测告警装置需求的探测谱段、探测视场、探测距离、告警时间等指标。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弹载红外告警装置所需的技术指标具备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弹道导弹目标识别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金林 《现代雷达》2008,30(2):1-5
弹道导弹突防过程中的目标识别是反导防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根据弹道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的目标特性及运动特性,分析了反导防御系统中弹道导弹目标识别的技术特点,从目标的运动特性、结构特性以及再入特性等角度总结了地基相控阵雷达进行目标识别的策略和方法,最后对反导防御系统中弹道导弹目标识别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光电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标识别问题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核心难题之一,针对弹道导弹突防中威胁目标群飞行各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红外特性,介绍了天基红外系统和拦截弹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红外目标识别技术手段。在温度测量、测辐射强度、红外成像等关键技术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其在反导系统弹道目标识别中所运用的红外光电子学方法与技术,并且就相应的反红外识别手段——红外隐身与红外诱饵,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目标识别与反识别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进行导弹防御系统目标识别研究的总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海基X波段雷达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基X波段雷达(SBX)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地基中段防御(GMD)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探测和跟踪弹道导弹,并直接向美军导弹防御体系中的指挥、控制系统实时传输信息.同时,SBX是美国海基高空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为海上宙斯盾系统提供目标早期预警以及拦截效果分析.文中简要介绍了SBX的结构及组成并分析了其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和信号处理方式;然后,从其优势和缺陷2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简要介绍了该雷达的升级改造计划.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弹道导弹突防阶段电子防御能力影响因素复杂、不确定性强、评估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Vague集的弹道导弹突防阶段电子防御效能评估方法。首先,依据弹道导弹突防阶段面临电子对抗威胁主要特点建立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在传统Vague集中引入集值迭代法、熵值法相结合的混合赋权方法,建立弹道导弹突防阶段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样本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效能的综合评价上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