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对各级医疗机构和居民对移动医疗平台认知、使用意愿、接受度及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讨论移动医疗联合平台的发展机遇、优势、挑战、对策及其意义,指出移动医疗联合平台是实现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使用、切实方便居民、服务社会的新型医疗形式。  相似文献   

2.
906名合肥市居民针灸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06名合肥市居民的针灸认知情况调查,了解合肥市居民对针灸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等客观数据,分析、归纳和总结其中的内在规律、存在问题,为针灸教学、医疗改革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3.
国内移动医疗APP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对移动医疗APP下载量、慢病管理类APP功能以及移动医疗APP知晓度进行调查分析,从患者端和医生端两方面分析移动医疗APP使用现状,对后期移动医疗APP普及与推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日前,浪潮天梭K1主机系统成功中标由湖北移动荆门分公司承建的荆门“健康云”项目,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所有信息系统将率先整合到这朵云上,成为受惠于该平台的第一家医院。荆门市政府主导建立健康云项目,联合当地卫生局、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湖北移动荆门分公司、浪潮集团、用友医疗等多方协同构建一个城市级健康云平台系统,用以承载未来全市卫生医疗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应用,实现全业务互通共享,面向全市居民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远程医疗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比较了目前实现远程医疗的两种方式:移动应用方式和终端虚拟化方式。根据自身医院的业务需求,采用终端虚拟化技术实现远程医疗,并阐述了项目实施后的评价。认为终端虚拟化技术在移动医疗领域的探索应用也将为今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社区医生到居民家服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通过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开辟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医疗的成熟,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同时,移动医疗能为信息化带来很好的优化。使用平板电脑及无线网络在床边心电及远程心电的移动心电检查系统优化了心电检查流程,提高了检查效率,同时居家心电诊疗方便居民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应急环境下提供方便、可行、高效的医疗平台,提出基于传感器技术的移动应急医疗平台架构方案。利用便携式、移动化、无线化的医疗传感器采集生命体征,通过移动自组织网络、3G网络等传输途径,结合移动终端等设备,实现应急环境下移动医疗平台。平台实现应急环境下生命体征采集与传输、随时随地的移动医疗,提高应急医疗救援效率,降低伤亡率。  相似文献   

8.
正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廉、简便易行等特点,与新药开发相比,针灸使用的医疗资源与投入经费极少,可以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治疗方法。但针灸减肥的个体差异明显,影响因素也较多,本文就提高针灸减肥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移动医疗APP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包括上网设备与时长、知晓率与知晓途径、安装率与安装数量、使用率与频率、安装目的等方面。结果显示医学生对移动医疗APP知晓度高但使用率不高,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专业学生对移动医疗APP需求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移动医疗健康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患者、信息技术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进行详细的移动医疗健康需求分析,包括居民健康和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对智能手机和健康诊疗APP的需求情况及卫生信息化相关人员对移动医疗健康的认知情况等,总结出应用软件设计和移动医疗健康发展的重点,为移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老年人移动医疗服务使用状况、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不同个人特征的差异性,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赋能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质量,为更广泛地使用移动医疗服务提供定量依据。方法:构建扩展的移动医疗服务UTAUT模型,采用便利抽样对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1份,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检验和个人特征的多群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信效度检验删掉了感知成本,路径检验结果表明除了感知风险外,感知有用、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都正向影响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路径系数分别为0.128、0.389和0.386;性别对感知有用、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影响使用意愿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应发掘老年人需求,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移动医疗服务;构建家庭、医疗机构和平台三方协作的服务模式,并进行差异化宣传。  相似文献   

12.
介绍当前移动医疗APP应用现状,包括手机挂号、医疗咨询、医师随身工具箱、慢性病远程会诊、移动医疗OA等,分析优缺点,对未来应用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在线医院、智慧医疗系统等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移动医疗技术包括移动医疗设备、移动网络、移动数据终端和移动医疗数据中心,分别起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的作用。移动医疗的应用包括医院、120急救和远程救治的应用以及在个人和家庭健康保健、慢病治疗的应用。移动医疗具有使用便利、持续观察、无处不在、随处可得的特点,使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出现前所未有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国外与国内的移动医疗发展情况,从移动的具体医疗设备,移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软件和传递医疗健康信息的平台或服务模式三方面综述了移动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医移动医疗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医院目前移动医疗和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工作,介绍了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给传统医疗业务带来的巨大变革,分析了移动医疗业务与医疗信息平台之间的关系,指出信息平台对于解决移动医疗业务整合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医院推行移动医疗选择床旁移动工具的困惑,为医院进行床旁设备选型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目前临床使用的主流产品手持设备PDA与移动推车进行了临床应用调查,并对使用范围、功能及利用率作了结果分析。结果:移动车的使用比例明显高于手持设备。而在床旁医嘱条码执行项目,更多的护士选择手持设备。PDA与移动推车在应用范围上各有所长。结论:移动车的优势明显。联合使用PDA与移动推车,取长补短,使临床应用效果达到最大化。构建闭环管理模式,降低医疗差错,提高临床医护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医疗信息采集、分发和管理平台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覆盖面广的优势,利于大型公共医疗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的推广。针对目前手机通信网络覆盖在偏远地区的不足、手机网络通信费用对于低收入群体过于昂贵等问题,本文提出不使用商业网络连接,建立一个基于分布式智能移动终端P2P通信框架的低成本医疗信息采集、分发和管理平台,支持多种移动终端系统,并能够在系统中形成一个自组织的医疗信息社交网络。目前该系统的通信平台已用于偏远地区怀孕妇女体检和新生儿疫苗注射等医疗信息的传输及管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秦建勇 《重庆医学》2012,41(35):3744-3746
目的调查该市社区居民口腔医疗服务费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自制调查问卷对该市12 860名社区居民口腔医疗服务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对不同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的社区居民的疗效费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口腔医疗服务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就诊率较低,但是次均费用较高。不同人口社会经济学特征的居民口腔医疗费用具有显著差异。文化程度、是否牙痛、收入、是否30~64岁、是否镶牙、是否大于64岁、储蓄、是否商业服务和是否医生或教师是影响口腔医疗费用的关键因素。结论为该市口腔医疗保障制度及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费用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医疗服务中的优势,阐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医疗服务系统架构设计、数据传输及功能实现,就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解决院内即时通知信息查询不便、无法满足医疗业务移动应用新需求的问题。方法 本研究结合医院实际业务功能需求,基于微信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进行医疗业务应用与拓展,打破信息壁垒;借助院内集成平台数据共享特性,重点以数据及信息集成为基础,进行数据整合,构建移动环境下开放、融合、高效的医疗服务平台。结果 平台投入实际应用,易维护,共服务3972名医护后勤人员,在院内职工范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近半年的使用,推送即时通知信息高达10万人次,数据推送准确率达到99.80%。平台实施后医护人员系统使用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该平台的应用,给医护人员“智慧医疗”提供快捷、有效的医疗信息查询及即时通知信息推送服务,有助于工作效率和诊疗质量的提高;方便医院管理者及时掌控医院运行状况,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医院的服务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