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输血的对策。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本院临床需要输血或备血的住院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做输血前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DAT)和交叉配血试验,对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合,DAT阳性的32例比较输血前后的胆红素(TBIL、DBIL)、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并评估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结果交叉配血不合52例,红细胞直抗阳性4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88.5%,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11.5%,其中两者合并阳性2例;输血前后的Hb、Hct有显著差异(P0.05),TBIL、DBI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红细胞DAT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悬浮红细胞输注对于DAT阳性导致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贫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输血患者进行聚凝胺法交叉配血,探讨聚凝胺交叉配血实验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869例输血患者与ABO同型献血者进行盐水法及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实验中发现8例由冷凝集引起假阳性,2例由IgG类不规则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1例由IgM类天然抗体,抗-M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结论:聚凝胺交叉配血实验可以检测到免疫性抗体及自身抗体,在Rh血型系统较抗人球蛋白方法更为敏感,在交叉配血试验中聚凝胺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可对结果进行清晰显示,假阳性少、灵敏度高、快捷、准确、效果明显、不用特殊设备等特点,是目前交叉配血最理想的方法,是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保证,值得在各级医院广泛推广的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意义。方法分析用微柱凝胶法对临床574例受血者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结果检测临床受血者中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例,阳性率为0.70%。同期,在交叉配血结果不合的原因查找中发现,有2例是供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引起。结论对临床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抗-M抗体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斌  赖俊浩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98-99,105
目的:对1例由于抗-M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进行临床检验和分析。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然后进行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血型鉴定,接着通过谱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最后通过吸收放散反应对抗-M抗体进行确证。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血型为A型、Rh(+)、NN,导致凝聚胺交叉配血主侧凝聚的原因是存在不规则抗体,即抗-M抗体。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不规则抗体的情况进行鉴别。对于交叉配血不合的结果,应该高度怀疑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以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袁志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88-4090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遇到的抗-JKa引起疑难配血结果分析。方法:通过临床病历分析、红细胞血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血清抗体筛选、抗体鉴定、抗体效价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来寻找配血困难原因。结果:抗-JKa可致临床交叉配血试验困难,极易引起错误输血,而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抗-JKa所致配血不合和溶血性输血反应,应从不同角度思考,选择有价值的鉴别试验,尤其对有多次输血史或(和)妊娠史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应作为常规试验,以保证临床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中医院2008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工作中遇见的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根据交叉配血不舍的记录情况,总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各种原因及其相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结果共交叉配血3217次,其中不相合者30例。分析总结30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案例。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4例,患者均有输血史,配血多表现为主侧凝集。由自身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7例,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l例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配血表现为主次侧均有凝集,其它表现为次侧有凝集。由血清蛋白紊乱及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引起的假凝集3例,主要表现为次侧凝集。怀疑由药物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16例,主要表现为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结论应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能及时检出血型抗原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反应和非血型因素引起的非特异性假凝集反应,而及时准确的识别特异性凝集和非特异性假凝集,是临床及时安全输血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几十例交叉配血不合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方法及解决方案,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检索2011~2014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学期刊上,有关交叉配血不合的案例报告。总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各种原因及相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结果:共收集39例交叉配血不合案例报告,其中由红细胞除ABO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24例,由自身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9例,由血清蛋白紊乱及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引起的假凝集4例、由药物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2例,主要表现为交叉配血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结论: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尽量减少或避免输血是减少输血不合及输血反应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象武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507-508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的原因,并进行系统地分析与处理,为临床输血提供保障。方法应用DiaMed公司的Liss/coombs微柱凝胶卡进行交叉配血,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受血者和供血者进行相关的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124600例配血试验中,有1127例出现阳性结果,红细胞直抗阳性(905例),不规则抗体(138例)和自身抗体(80例)是导致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结论对微柱凝胶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有助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抗-E抗体致交叉配血困难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上Rh血型不合导致交叉配血困难时的方法。方法在交叉配血出现不配合的情况下,通过吸收放散试验、血清抗体筛查及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来寻找配血不合的原因。结果在2例交叉配血中,均由于受血者的血液中存在抗-E不规则抗体,导致盐水相配血法与非盐水相配血法的结果不一致。结论交叉配血困难时要选择有价值的鉴别试验和确证试验,筛选出不规则抗体,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相关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清中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ABO血型正反鉴定、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用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微柱法配血。结果: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4℃冰箱过夜吸收后,再进行凝聚胺交叉配血或微柱法配血,可有效地排除冷凝集素的干扰,主次侧均无凝集。结论:重视高效价冷凝集素对婴幼儿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高效价冷凝集素所至同型配血不合多为弱凝集,经水浴后凝集消失,证明交叉配血相合,但应加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或凝聚胺配血或微柱法配血,可以排除血清中可能含有其他不规则抗体;亚型同型配血(包括弱抗原与弱抗体配血)不合时也为弱凝集,但37℃水浴后凝集不消失,证明交叉配血不相合,为输血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