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电冷联产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辉  郑贤德 《节能》2002,(10):4-6
随着节能的不断深入发展 ,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热电冷联产联供。本文从火用的角度出发 ,比较了热电冷联产和热电联产电动制冷两种方式的能源利用率 ,指出热电冷联产节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优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有限时间热力学原理导出了不可逆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产系统在系统最大火用输出时的基本优化关系,确定了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参数和优化构形选取范围,得到了供热(制冷)和发电间的匹配优化特性,通过数值算例得出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所得结论可为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最佳工况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振起  郝翠田 《节能》1997,(12):7-10
简要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热电联产和制冷的运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缺陷,论述了以现有热电厂为基础,发展热电冷三联产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以实例说明了在热电联产基础上,发展热电冷三联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崔鹰  梁春玉 《节能技术》2002,20(3):13-14
本文根据制冷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对可能组成的四种热电冷联产类型从节电、节能和投资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探讨了热电冷联产的有关技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5.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恒温热源条件下由一个内可逆闭式布雷顿热机循环和一个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高炉余能余热驱动的热电冷联产装置的火用经济性能,导出热电冷联产装置的利润率和火用效率与压气机压比的关系。利用数值计算,分析热电比和吸收式制冷循环总放热量在吸收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分配率对利润率与火用效率关系的影响,并研究联产装置各种参数对最大利润率及相应火用效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供电煤耗,燃料节约量,当量热力系统作为评价标准,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效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临界供电煤耗概念,作为判断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节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发展溴化锂吸心式制冷 提高热电厂的热经济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振起 《节能》2001,(12):15-17
本文指出了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热负荷对热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指出了发展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现热电冷三联产,不仅是提高热电厂热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电网峰谷差,提高电网经济性,达到节电,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由一个高炉余能余热驱动的不可逆闭式布雷顿循环和一个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热电冷联产循环模型,导出了其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的表达式。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循环各参数对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与压比关系的影响,比较了最大火用输出率和最大火用效率性能,给出了实际热电冷联产装置设计和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军 《中国能源》2004,26(10):31-33
本文论述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我国热电联产已经从以燃煤为主向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燃气蒸气联合循环热电厂,分布式热电冷联产等综合发展;指出热电联产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措施,针对我国目前热电联产还存在的资金来源、行业管理、供热成本及热价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热电联产的建议,进而论述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在热电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英强  甄仌  甄秀语 《节能技术》2007,25(6):541-543,565
通过分析从热电联产(CHP)向热电冷联产(BCH P)发展的趋势,以及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方面的优势.从公司事业部安装的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的实践出发,分析在热电企业中,利用现有管网的优势,根据需要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改造成为热电冷联产,以提高热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