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唐王滩电厂反渗透海水淡水系统是中国第一个投运的双膜法(UF+SWRO)海水淡化项目,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一期总设计出力10,800T/D,已建成装置出力7,200T/D。项目中采用了代表世界最新科技的超短预处理工艺:自清洗过滤器+超滤(UF)。通过对王滩电厂两年多运行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对缺乏淡水的地区或海水水温随季节波动较大的地区,电厂和海水淡化厂联建是一种经济性非常好的选择方案;超滤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预处理也是切实可行的,这代表了一种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此项目为中国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发展作出新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乔勇 《供水技术》2009,3(1):40-41
针对海水淡化工程中的原水水质和出水要求,通过比较各种预处理方式,提出在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采用超滤预处理工艺。介绍了超滤预处理工艺的运行参数,并与常规工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世界面临的水危机在继续恶化,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人类水危机的必然选择。针对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从水质安全和饮用健康的角度出发,围绕海水、海水预处理、膜法反渗透制备、后处理以及管网输配5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影响产品水水质的因素,深入剖析了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产品水对饮用人群健康影响因素的来源,以充分了解淡化产品水的水质,为改进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提供可靠依据,为制定淡化产品水水质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为主体处理工艺的海水淡化技术工艺管线复杂、运行维护要求较高,为了提升在海外施工安装的效率和质量以及运行维护的便利性,将BIM技术应用于双膜法海水淡化工程,通过创建模型、碰撞检测、多样化出图、材料统计和虚拟漫游等过程,为实现可视化指导施工以及智慧化运营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天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1000m~3/d)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天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1 000 m3/d)的项目概况、工艺设计、设备配置、运行状况及造水成本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天津海域海水浊度高、污染重的特点,采用初步预处理/双膜法淡化工艺完全能达到设计产水量和产水水质指标,并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以三沙市海水淡化工程为例,其产水量为1 000 m~3/d,预处理部分由斜管沉淀池、管道过滤器组成,深度处理采用了PVDF管式超滤、RO系统的组合。该设备在运行的一年多时间里,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由于采用了能量回收系统,使得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具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水是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中重要的工作介质和冷却介质,锅炉补给水水质稳定合格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介绍了膜法+离子交换水处理技术(纤维过滤器/超滤/一级反渗透/一级除盐/混床)在某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详细讨论了反渗透+离子交换水处理工艺特点、系统运行方式、控制参数和注意事项,比较了膜法+离子交换和全膜法工艺特点和经济性。运行结果表明,膜法+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稳定优良,符合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补给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某大型钢铁厂废水处理回用工程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提标改造,增加深度处理,进水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按9∶1混合水,处理水量为2 000 m~3/h,预处理工艺为格栅、调节池、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深度处理采用浸没式超滤、反渗透系统,系统出水水质满足钢铁厂回用水标准。其中将浸没式超滤作为反渗透进水的前处理工艺,超滤出水水质稳定,完全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浊度1 NTU,SDI3,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双膜法用于冶炼企业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混凝沉淀、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超滤及反渗透的组合工艺(简称双膜法)对冶炼厂污酸站排水及厂区前期雨水进行回用处理,系统经过长时间运行,设备稳定可靠,产品水水质达到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回用要求,反渗透浓水各项水质指标能够达到河南省粗铅冶炼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印染废水作为一种复杂的水质,它的排放量大,水质复杂,表现为COD高且难生物降解,硬度高,含盐量高等特点。目前对印染废水的处理主要是达标排放,国内总回用率不到7%。目前对于膜法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领域的应用仍处在摸索阶段。文章介绍了某印染厂的废水回用案例,详细的研究了超滤+反渗透的双膜法技术在这种复杂水质上应用的情况,发现超滤能较好的保护反渗透的运行,使反渗透进水的SDI15值小于3,降低反渗透的清洗频率,使反渗透的脱盐率稳定在98%以上,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