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觉减退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受减退,即大刺激引起小感受,严重时不引起任何感受,即感觉缺失.在精神科,单一感觉减退比感觉增强少见得多.但多重感觉减退则时能见到,此时不以感觉减退的名称出现,而以自我感缺失(人格解体)的名称出现.  相似文献   

2.
<正>感觉减退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感受减退,即大刺激引起小感受,严重时不引起任何感受,即感觉缺失。精神科的感觉减退比感觉增强少见,多见于现实人格解体、躯体人格解体、抑郁症和谵妄,少见于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偏头痛和变性脑病[1]。但实际上,临床上进行症状判断时,几乎不使用感觉减退这一术语,因为教科书上所述的感觉减退过于简略。临床医生通常将感觉减退进行分解描述,这样在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的使用这一术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量子共振检测抑郁症相关症状的可靠性及其在精神科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精神科医生通过精神科检查提供的精神症状与量子共振检测到的精神症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量子共振检测孤僻、无端烦恼、自卑、注意减退、精神运动性抑制、睡眠障碍、自知力缺失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达到100%;检测注意减退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100%;检测注意减退及无端烦恼的准确度100%;无端烦恼、自卑、感觉迟钝、思维迟缓、妄想、注意减退、易激惹性、精神运动性抑制、自杀观念、饮食障碍、早醒检测的Kappa值及Youden值均>0.75.结论 量子共振检测仪可以作为抑郁症辅助诊断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抑郁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快感缺失是指人们不能体验到快乐或是对快乐的体验能力不高,对抑郁障碍的诊治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快感缺失的发生机制、评估方法、治疗手段3个方面展开叙述,希冀为精神卫生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例报告表现为多个神经受累的感觉神经炎,为一种良性综合症.病例报告:患者29岁,突然感到右拇趾麻木.能准确的划出感觉消失的区域.4年后他感到右拇指尺侧疼痛,并伴有触觉痛感和一个小区域的感觉缺失及感觉异常性手痛.数月内疼痛消失,而感觉减退区持续存在.6周后右外侧股部出现触觉痛感、  相似文献   

6.
病例报告患者孙×,男,33岁,右利,已婚,农民。主诉头痛、视力减退一年余,于1972年12月19日入院。一年多前即感觉头痛、伴有视物模糊,但无恶心与呕吐,不发热。视力减退于病初进展快。当地曾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治疗无效。于视力减退同时伴有性欲减退和胡须减少,躯体肢肪增  相似文献   

7.
22例原因不明的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22例原因不明的周围神经病患者,并分析其临床特征。59%以上的患者临床上表现出对称性手袜套样感觉减退,深感觉缺失,肌无力及远端肢体腱反射减低。同时尚有 SEP、EMG 周围神经活检的异常表现。文中作者针对临床分型、辅诊检查及发病机理等项问题进一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丘脑上皮样囊肿一例黄红云,刘宗惠,陈全胜,修波,王伟刚患者男,13岁。入院前7个月出现头痛、呕吐、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3个月后又出现视物模糊,行走不稳。查体:神情淡漠,双眼底视乳头水肿伴轻度萎缩,左侧面、肢轻度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略高,肌力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9.
顶叶病变引起非典型感觉障碍综合征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感觉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由顶叶病变所致的局限性分布的各种类型感觉缺失,包括假性节段性感觉缺失、假性根性感觉缺失、假性脊髓性感觉缺失和手-口分布性感觉缺失。其中,假性根性感觉缺失尤为少见,因其可提示顶叶病变,且易与周围神经病变相混淆,而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感觉性共济失调型格林-巴利综合征3例临床与电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感觉性共济失调型格林 -巴利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方法 :观察临床及电生理表现 ,测定了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末端潜伏期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诱发波幅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诱发波幅。结果 :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 2 .病前有感染史。 3.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性共济失调。 4.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检查 :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2 .感觉神经诱发波幅降低或缺失。结论 :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可作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型格林 -巴利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0岁.因双下肢感觉渐进性减退2年,加重合并运动障碍3个月入院.查体:左T5以下浅感觉缺失,右T2以下浅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障碍,双下肢肌力0级,双侧膝腱反射亢进,髌阵挛阳性.脊髓CT纵轴扫描及增强扫描:C7~T1见一2.4 cm×0.8 cm高密度影,增强无强化(图1).诊断为脊索瘤骨软骨型.行全椎板肿瘤切除.术中见肿物色白、质韧、表面光滑.病理诊断为脊索瘤骨软骨型(图2).随访半年生活半自理,1年后生活基本自理.  相似文献   

12.
快感缺失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主要表现之一,其成分复杂,临床意义丰富。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明确,目前的评估工具尚未将主观体验与客观表现结合,且缺乏有效干预措施。未来可采用先进的神经影像技术探索快感缺失不同成分对应的神经环路结构及分子水平改变,深入研究快感缺失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尽快找到有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见临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 263例采用PMC方法治疗并获得随访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面部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1 238例(98.0%),症状于12~24个月内消失,其中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44例(3.5%);出现同侧咀嚼无力1 244例(98.5%),于2~3个月内逐渐恢复;发生角膜炎3例(0.2%);一过性展神经麻痹12例(1.0%),症状于1~3周内缓解。结论PMC的主要并发症是一定程度的感觉减退及同侧咀嚼肌肌力减退。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角膜炎及出血性并发症并不多见。不断的技术改进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父亲缺失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亲缺失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对于父亲缺失对儿童期、青少年期及成年后的影响本文将分开述评,分别从父亲缺失对性别角色、个性品质、认知发展、青春期心身发育、社会化发展及道德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提出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展望父亲缺失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Mobius综合征(Mobius syndrome,MS)又称先天性面肌双瘫,通常定义为双侧面神经和展神经麻痹,可伴有其他脑神经异常,如听力丧失、构音障碍和咽下困难,也常出现肢体异常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性腺功能减退和嗅觉缺失,还可以出现智能发育迟滞。本病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Parkin基因缺失在早发性和晚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不同亚型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63例PD患者分为早发性PD组和晚发性PD组。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Parkin基因2~5号外显子,然后行琼脂糖电泳,观察外显子的缺失分布。结果 63例PD患者中发现外显子2、4缺失各1例,外显子3缺失2例,这些缺失均出现于早发性PD组。结论 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可能是我国早发性PD患者的致病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5岁,因头晕,视物模糊1年,加重2个月入院。临床症状包括右侧耳鸣、听力下降、眩晕、行走不稳。查体:神智清楚,视神经乳头水肿,水平眼震。无面瘫,无面部感觉减退,无咽反射减退和言语不清。闭目难立实验阳性。妇科检查正常,诊断为孕36 w。CT和MRI发现右侧桥小脑半球区囊实性占位,增强明显。脑室扩大。神经外科初步诊断为右侧听神经瘤伴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入院后2 w在局麻下行剖腹  相似文献   

18.
髓内综合征包括:感觉分离、暂时感觉缺失或动态感觉缺失(Suspendedsensory deficif),骶部感觉正常,片状感觉障碍,当身体大部分及双下肢的温痛觉受损但骶段正常,表明骶部感觉正常与脊髓丘脑束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三叉神经痛的射频治疗,是一项较成熟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已常规开展。射频治疗技术的疼痛缓解率高,缓解时间长,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少,适合于老年以及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射频治疗也有一些并发症,常见有面部麻木、感觉迟钝、咀嚼肌力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有些并发症如感觉缺失性疼痛,角膜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三叉神经痛的射频治疗是具有广阔前景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该兼顾缓解疼痛与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报告3例有症状的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Adamkiewicz动脉内直接灌注磷酸地塞米松钠和尿激酶治疗的病例。患者症状为伴有分离性感觉缺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下肢瘫,无确切病因。 例1,男性,16岁,学校体操课后突发后背中部疼痛和两腿麻木,尿失禁,下肢迟缓性瘫伴T_(11)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血常规、脑脊液检查、X线、脊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