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物质使用障碍共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物质使用障碍共病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神经内分泌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从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的角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的临床亚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成人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指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澳大利亚成人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指南(2007年版)编译稿。期望能为汶川地震灾后的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简短回顾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病程和危险因素后,我将阐述PTSD的公共卫生问题。我的演讲内容着重于近年来有关PTSD生物模式和标志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标志研究如神经印象、神经内分泌、心理生理和基因发现;在面临创伤时,恐惧促发焦虑唤醒模式使个体改变恐惧条件形成和记忆巩固;  相似文献   

5.
尽管睡眠障碍在精神疾病中非常常见,但他常常被当作精神疾病的二级症状,认为对其主要精神疾病的治疗才是缓解睡眠苦恼的最可行办法。事实上,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噩梦并不随总症状评分的下降而减少,有时可持续很长时间,而采用针对睡眠紊乱的治疗方案后,超过50%患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现论述PTSD对睡眠的影响,并讨论睡眠紊乱的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创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创伤患者,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情况,并分析PTSD-SS量表与PSQI量表、SCL-90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患者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93.33%;重症创伤患者PTSD-SS总分(46.34±8.12)分、SCL-90总分(258.48±43.76)分、PSQI总分(8.67±2.01)分;PTSD-SS量表与PSQI量表、SCL-90量表各分量表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重症创伤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现象,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DSM-5中,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的代表性疾病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反应性依恋障碍及脱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这组障碍与暴露于创伤性或应激性事件有关。个体可表现焦虑、恐惧症状、快感缺失、烦躁、外化的愤怒和攻击性及分离症状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于经历或目睹创伤性事件之后,存在侵入性症状、回避相关刺激、认知与心境存在负性改变、警觉性增加,且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适应障碍发生于应激源出现后3个月内,表现为超出应有程度的情绪反应或行为变化,应激源或其结果终止后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反应性依恋障碍与脱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的诊断均需有严重的童年期社会忽略或剥夺史,但前者表现为抑郁及退缩行为,后者表现为脱抑制与缺乏社交边界。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等。  相似文献   

8.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所表现的各种精神症状,是与中枢神经系统(CNS)对应激信息的记忆密切相关的,本文就创伤后CNS的突触可塑性、CNS内神经递质的变化、PTSD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及改变、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和PTSD治疗等方面对PTSD发生的中枢神经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脑血流情况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检查以评价其认知功能.对认知功能"差"和"极差"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脑血流图TCD检查,记录血流峰值及脉动指数,以评价其脑血流情况.结果 10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P300检查中,84例认知功能为"差"和"极差",该84例患者TCD检查结果显示: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动脉指数均高于我国正常成人常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多数创伤后应激障碍者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与其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管收缩调节功能下降导致大脑前额叶供血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保定市18岁及以上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073名≥18岁的人群为调查对象,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对调查对象进行DSM-Ⅳ修订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用治疗提纲(SCID-I/P),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9021人完成调查。创伤后应激障碍时点患病率为3.7‰,终生患病率5.7‰。创伤后应激障碍时点患病者33例中6例(18.8%)患者与情感障碍共病。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应列入防治和研究的重点疾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拉法辛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40例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文拉法辛在治疗1周后即有疗效,于治疗8周后,HAMD评分明显下降:不良反应少。结论文拉法辛能有效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严重的应激相关障碍,是机体经历严重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重复创伤性体验为特征,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等,国外有调查显示其终身患病率约为7.8%[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HPA)轴在调节人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通过负反馈抑制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研究显示PTSD患者存在HPA轴功能异常,本文主要就PTSD患者HPA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创伤后应激障碍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急性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急性应激障碍(AS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理、评估、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作用和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焦虑障碍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报告,有1600万年龄介乎18至54岁的美国人患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4.6%。焦虑障碍虽不少见,但得到治疗的患者的比例却远比抑郁症低。英国医生对焦虑障碍患者10108例进行的面谈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没有得到治疗,得到治疗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17.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对记忆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应激障碍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3例应激障碍者(患者组)及对照组44名创伤幸存者,使用自编《应激状况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在研究所涉及的11项影响因素中,有8项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个体对应激的反应,包括创伤前易感素质和创伤后环境支持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创伤后出现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药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药物结合高频TMS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调神通络针法联合中药归脾汤配合高频rTMS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联合配合高频rTMS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上海精神医学》2011,(2):127-127
焦虑障碍是一组常见病、慢性病,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根据中国四省流行病学资料,焦虑障碍的月患病率5.6%(5.0%~6.3%)。但是,焦虑障碍在我国目前的识别率和治疗率还很低,约93.9%的患者从不看医生,3.2%患者找过非专科医生,只有2.9%患者看过专科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