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婴幼儿颞浅静脉采血方法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幼儿采血过去常选用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和危险。我科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126例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颈静脉、股静脉和颞浅静脉采血对照。通过观察发现颞浅静脉采血优越于股静脉、颈静脉采血。其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静脉的选择以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耳后静脉为首选,再次为前额正中静脉和颈静脉,其他浅静脉较细,采血有困难,增加患儿痛苦,所以狡少用。 2。尼龙管的选择小儿静脉采血量一般是1 .6一sml,我科对小儿静脉采血观察发现以4~6cm长的尼龙管头皮针采血成功率为最高。过长易造戍凝血,过短又不利于操作,所以用4~6cm长的尼龙管头皮针静脉采血最为适宜。 1岁内小儿用5~6.5号头皮针,1岁~3岁患儿用5 .5~6号头皮针,3~7岁患儿用6~6。5号头皮针;7一议岁患儿用6 .5~7号头皮针采血的成功率为最高。 4。操作时注意事项做好操作前准备,无菌操作动作要快、敏…  相似文献   

3.
桡动脉穿刺的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住院儿童进行血生化检查已是一项常规 ,通过血生化常规等检验 ,可以提供疾病诊断的依据 ,以便决定治疗方案 ,因此采血检验在儿科显得很重要。传统的采血部位多为肘正中静脉、颈静脉和股静脉 ,特别是后二处 ,多数患儿及家长不愿接受 ,认为是很痛苦且有一定危险的操作。为此 ,我们开展了桡动脉穿刺采血 ,与颈静脉、股静脉采血方法进行比较有明显优点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 试验组 :1~ 10岁的住院患儿 2 2例 ,采用桡动脉采血。对照组 :1~ 10岁的住院患儿 2 2例 ,采用颈静脉、股静脉采血。1.2 操作方法1.2 .1 桡动脉…  相似文献   

4.
刘顺美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872-1874
目的 探讨小儿传统股静脉采血法与颈静脉采血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需行静脉采血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颈静脉采血法,对照组开展传统股静脉采血法.对2组患儿穿刺情况及家长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采血时间及采血后压迫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静脉采血时应用颈静脉采血法,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甘庚兰 《华夏医学》2007,20(5):1120-1120
目前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采用传统的小儿头皮静脉向心性穿刺置管法。而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试行选择60例小儿头皮静脉进行离心性穿刺置管供静脉给药,取得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儿中,男39例,女21例;年  相似文献   

6.
小儿静脉采血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患儿采血及静脉穿刺时哭闹烦躁、情绪不稳定,而且不配合,为缩短静脉穿刺和采血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我儿科于2005-03~2006-12,对266例患儿采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与采血同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门诊采血室对小儿进行采血的传统部位为股静脉和肘静脉等,但采血时因患儿衣裤穿得过多,不方便操作以及在短时间内难以一次穿刺成功,反复穿刺让患儿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损伤局部,容易引发感染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传统部位进行改良,本文主要对小儿颈外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采血历来是儿科一大难题,以往都采用股静脉与颈静脉采血,操作方法繁琐不便,尤其是颈静脉采血危险性大。为了减轻患儿痛苦,采取安全简便的采血方法,我院于1989年5月—1989年8月期间对于289名小儿进行了头皮静脉采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股静脉穿刺是小儿一种采血方法,也可用于输液,多用于婴幼儿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以前,我们多采用四肢静脉及颈静脉采血,由于颈静脉抽血后危险性大,特别是呼吸系统疾患易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四肢静脉采血,由于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四肢静脉细,穿刺不易成功,采血的针头又相对比较粗,加上小儿哭闹,不配合,以致造成采集的血量往往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溶血,容易将血管损伤,即便成功也常因血流量少,抽出的多是泡沫,或凝固在管内,延误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近年来,我科对婴幼儿静脉采血困难者的长期临床实践,总结以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头皮针进行小儿静脉采血10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8月~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头皮针进行小儿静脉采血10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小儿静脉采血100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内31例,6个月~1岁173例,1~2岁249例,3~6岁311例,7~13岁236例,采血量2~5m l。分别在头皮、手背、足踝处进行采血。2方法2.1器材10m l注射器1具、5号头皮针1个。另备皮肤消毒剂、止血带、无菌棉签及试管。2.2选择血管(采血部位)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静脉血管显现情况以及配合程度来选择。一般情况下,1岁以内小儿选择头皮静脉,1~2岁小儿选择内踝静脉,3~13岁小儿选择手背静脉即可。2.3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小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及缩短操作时间.方法 临床上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配合真空采血管为患儿股静脉采血.结果 方法改进后的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明显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护理人员操作时间.结论 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为小儿采血,成功率达95%,明显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减轻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维持血管通路,便于随时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解决了以往新生儿及婴幼儿采血选用后囟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的难题.我院儿科自2006年3月~2008年3月对3岁以下需要采血及输液的住院婴幼儿及新生儿1860例,试用静脉留置针"一针两用"法成功率高,做到采血输液一步到位. 方法 对1860例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静脉留置针先采血,再接上肝素帽用于输液. 结果 1860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短2天,最长7天,平均5天.其中54例患儿局部皮肤发红,经处理无感染,94例采血不成功,失败率为5 %,成功率为95%,未发现并发症,家长满意率为100%. 结论 头皮静脉留置针"一针两用"即先采血后输液,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股静脉穿刺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丙莲 《黑龙江医学》2005,29(6):467-467
在小儿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集标本以协助诊断。小儿四肢较肥胖,静脉管径较小,显露困难,在上肢进行静脉穿刺采血甚为困难,因此临床上常采用股静脉穿刺法采集血标本。1临床资料2000~2002年,我院门诊小儿股静脉穿刺172例,其中,男70例,女102例。新生儿82例,婴幼儿90例,年龄3d~1.5岁。2方法穿刺前应给患儿喂奶,但不易过饱,排空大小便,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工作,并用尿布包好会阴部,以免因操作时刺激患儿排尿而污染穿刺部位引起感染。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呈直角位,穿刺侧臀…  相似文献   

14.
<正>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儿科治疗的常用手段,也是基本的操作。提高穿刺采血成功率对降低患儿痛苦,提高治疗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传统的直刺法因定位方法、穿刺时间、患儿不配合等原因,常常导致穿刺失败,影响诊断及治疗。近年来,我科采用股静脉斜刺法穿刺采血,与传统的直刺法相比较,成功率高,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使用股静脉采血法采集血标本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A、B两  相似文献   

15.
李丽林  全彩梅 《广西医学》2002,24(7):1110-1111
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广泛应用于临床 ,是静脉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技术。随着生活水准和喂养质量的提高 ,肥胖患儿日益增多 ,它给静脉采血带来困难 ,目前除采用股静脉采血外 ,多采用颈静脉穿刺采血法。现对我院 1997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行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 347例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穿刺总数 347例 ,男 16 5例 ,女 182例 ,年龄2个月~ 3岁不等 ,基础疾病常见于地中海贫血、肾病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等等。穿刺一次成功 319例 ,血肿形成 8例 ,呼吸受限 2例 ,静脉炎 0例 ,成功率 91 9%。2 穿刺采血技术2 1 穿刺前准…  相似文献   

16.
静脉采血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真空采血具有安全、全封闭及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使用.针对幼儿自身的特殊性,无配合意识,采血难度较成人大,技术要求高,较难保证穿刺成功率.通过了解当前小儿静脉采血的相关知识,结合临床实践,采血部位的选择、改进采血者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17.
小儿颈外静脉穿刺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边远牧区和基层医院不是很普及 ,我院以往的儿科医师靠临床经验用药为多。随着医学的发展 ,单靠临床经验用药是不够的 ,为了小儿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我院自 1 997年至 1 999年对周围静脉采血困难且急需实验室辅助检查来协助临床诊治的患儿 ,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取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操作体会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资料 自 1 997年至 1 999年 ,近 3年中经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患儿 60例 ,年龄最大者 2岁 ,最小者 1 0天 ,其中肺炎患儿 2 0例 ,腹泻 1 7例 ,贫血 9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 6例 ,新…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颈静脉采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静脉细 ,且暴露不明显 ,乱动哭闹 ,采血的难度很大 ,给护士和门诊检验人员采血化验带来极大的困难。颈静脉血流量足 ,血管粗易固定 ,是理想的采血部位 ,但颈静脉与颈神经伴行 ,操作不慎易引起严重后果 ,几年来我们共做了 5 0 0多人次婴幼儿颈静脉采血 ,成功率在 95 %以上 ,从未出现过意外 ,现将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1 方法与步骤患儿仰卧台上 ,两臂贴近身旁 ,自肩部以下用被单包裹 ,将头部移出桌缘外 ,肩下垫以软枕 ,助手站在患儿脚端用两臂夹住患儿的上半身 ,两手扶头 ,使头稍低于身体水平线 ,并转向一侧 (或由另一助手在头侧固定头…  相似文献   

19.
陈敏  黄丽春 《九江医学》2005,20(2):73-74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1~5岁小儿血管径相对较小,血管壁薄,小儿烧伤面积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烧伤休克,烧伤后采血部位受影响,检验项目多,采血量大,常使用股静脉穿刺采血。自2002年以来,我科开展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运用于烧伤患儿,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静脉采血一直是临床上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但是对于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操作。以前,我们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及干管进行采血,再分别将血液注入各干管内。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注入不当或采血时受到障碍及注射器来回抽吸、采血时间稍长等原因就很容易造成溶血或凝血现象的出现。由于小儿凝血机制异常及穿刺抽吸时间过长,常常导致凝血现象,从而导致延误检验或结果偏差。小儿的血管细,往往造成所采血量不够,造成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自2005年10月以来,我院应用一次性采血针及负压采血管(下文简称负压式)进行小儿静脉采血,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