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啤酒大麦氮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播前和拔节期土壤矿质氮含量(Nmin)以及拔节期植株NO3--N含量可作为啤酒大麦氮肥推荐施用的指标。0~100cm土层NO3--N含量变化趋势逐渐下降,NH4+-N变化不明显。不论施肥水平高低,还是土层深度不同,Nmin含量与NO3--N含量变化非常一致,且NO3--N含量占Nmin总量的70%~92%。氮肥施用量与拔节期植株NO3--N含量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高、中、低产栽培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施用量分别是249kg/hm2、324kg/hm2、182kg/hm2;同时,获得最高产量的拔节期植株NO3--N测试值分别是1706 mg/kg、2 045mg/kg、1 733mg/kg。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新品种地神 2 2在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属中熟偏早品种 ,抗旱性强 ,抗倒伏 ,抗病毒病、炭疽病、紫斑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其蛋白含量达 48.16% ,脂肪含量为 16.2 5 %。该品种安徽省 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 3 5 11.65kg/hm2 ,比对照增产 12 .75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3 2 74.2kg/hm2 ,比对照增产 14 .8%。地神 2 2需抢时早播 ,要求行距 40~ 5 0cm ,密度以 18.75万~ 2 2 .5万株 /hm2为宜。施有机肥 3 0~ 45t/hm2 ,配合施磷酸二铵 2 2 5~ 3 0 0kg/hm2 、硫酸钾 15 0kg/hm2 ;初花期追施尿素 75~ 15 0kg/hm2 。  相似文献   

3.
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蔬菜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红梅  曾燕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36-2337,2339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和菠菜产量也随之降低.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剖面0~120 cm)由1 772 kg/hm2降低到653 kg/hm2,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2%,但同时菠菜产量也降低了81%.在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中填闲作物的种植对整个土壤剖面中NO3-N残留量影响较小,但对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及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由217 kg/hm2降低到124 kg/hm2,2个处理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8%和23%,同时菠菜产量分别降低了84%和88%.从降低蔬菜地NO3-N淋失风险的角度分析,目前农民习惯采用的传统施氮处理的土壤可以利用种植填闲作物的方式降低土壤NO3-N淋失风险,但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4.
秸秆覆盖对旱作麦田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覆盖对旱作麦田水分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播种后立即覆盖秸秆有明显的保墒、蓄水作用,秸秆覆盖后苗期、拔节期、收获后土壤0~40 cm耕层的水分含量分别比露地提高1.6~13.3、7.8~32.8、4.1~8.6 g/kg;折合产量比露地增产12.47%~29.63%,以覆盖秸秆6 000 kg/h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折合产量2 459.04 kg/hm2,比对照增产29.63%.  相似文献   

5.
利用标准样方法对19 a生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碳素含量、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各器官的碳素含量在50.92%~54.38%波动,排列顺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树皮,且各器官的碳素含量随树龄增长而提高.林冠上层与下层叶的碳素含量比中层叶的碳素含量低,但差别不大;下层枝条碳素含量明显比上、中层枝条高.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碳素含量依次为45.16%、42.28%、40.88%;土壤层碳素含量平均为0.43%,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减.湿地松各器官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随着树高的增大,树干碳贮量在乔木层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树皮碳贮量所占比例处于一个缓慢上升的状态,枝叶碳贮量所占比例在10~12 m段出现最大值.湿地松林生态系统碳贮量(C)为121.94×103 kg/hm2,其中乔木层为86.78×103 kg/hm2,占整个生态系统总贮量的70.67%,下木层为0.6×103 kg/hm2,占0.49%,凋落物层为8.86×103 kg/hm2,占7.27%,林地土壤(0~60 cm)为26.3×103 kg/hm2,占21.57%.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湿地松林年净生产力约为7.61×103 kg/hm2·a,有机碳年净固定量(C)为4.54×103 kg/hm2·a.  相似文献   

6.
氮钾肥施用技术对芝麻养分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氮钾肥用量和施用方法对芝麻养分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芝麻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55.8 kg/hm2、K2O 111.4 kg/hm2;氮肥深施和肥料分次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芝麻粗脂肪含量与粗蛋白质含量存在负相关,施用钾肥芝麻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0.61%~2.39%,粗脂肪含量降低0.47%~0.76%,施用氮肥均有提高芝麻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的趋势;氮和磷主要存在于芝麻子粒中,钾主要存在于果壳和茎秆中,硼主要存在于茎秆中;在芝麻产量830.8~2 064.1 kg/hm2条件下,芝麻共带走氮35.0~94.2 kg/hm2、磷7.6~19.8 kg/hm2、钾40.9~133.8 kg/hm2、硼57.5~119.5 g/hm2;每生产100 kg芝麻子粒,芝麻共带走氮3.9~5.4 kg、磷0.8~1.1 kg、钾4.1~7.4 kg、硼4.3~6.9 g。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富含高分子有机酸的盐碱清除剂对降低土壤舍盐量及对棉花出苗率和产量结果的影响,特实施了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把30 kg/hm2富含高分子有机酸的盐碱清除剂随灌水施入,可使0~20 cm土层水溶性盐分含量,共降低盐分3.822 g/kg;而未施用这种盐碱清除剂的清水对照水溶性盐分含量,共降低盐分1.292 g/kg;用盐碱清除剂比不用盐碱清除剂多降低舍盐量2.530 g/kg,同时保证了70%~80%棉花出苗率,获得3 664.5 kg/hm2籽棉产量.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济谷20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达到45 kg/hm2时,增施P2O560~90 kg/hm2、K2O 30~90 kg/hm2、有机肥450~900 kg/hm2可显著地提高谷子的产量,较不施有机肥处理谷子产量增加200~400 kg/hm2,增产率3.23%~6.45%;增施有机肥可提高蛋白质含量2.8~6.1 g/100 g,提高粗淀粉含量15~49 g/kg、粗脂肪含量6.5~9.2 g/kg、赖氨酸含量0.7~1.6 g/kg。  相似文献   

9.
苏南丘陵农区夏播青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苏南丘陵岗坡地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供试的青饲玉米品种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中新青1号生物产量较高;适宜播种量为30 ~ 37.5 kg/hm2;宽窄行(60 cm×40 cm)种植方式,株距15~20锄,密度75 000~90000株/hm2;基施氮磷钾45%含量复合肥562.5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25 kg/hm2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于2014—2015年进行了款冬花覆膜栽培不同栽植期和栽植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早春栽植平均出苗率为95.98%,较初冬栽植出苗率高出2.05百分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659 kg/hm2,较初冬栽植增产1.64%。栽植深度为5 cm时出苗率最高,达99.38%;7 cm时次之,为95.14%。栽植深度为5 cm时折合产量最高,为4020 kg/hm2;栽植深度为7 cm时次之,折合产量为3605 kg/hm2。早春栽植且深度为5 cm的款冬花折合产量最高,为4025 kg/hm2。初冬栽植且深度为5 cm的款冬花折合产量次之,为4015 kg/hm2。综合考虑认为,陇西款冬花覆膜栽培的最佳栽植期应为早春土壤解冻后,适宜栽植深度为5~7 cm,其最佳深度为5 cm。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杂交油菜新品种浙杂201的基本苗(X1)、纯氯量(X2)、磷肥量(X3)、钾肥量(X4)和各期施氮比例(X5)对产量的作用效应.并应用回归数学模型,对产量进行栽培因子模似优化组合筛选,提出了单产≥3t/hm2的优化组合方案:种植基本苗9.09~9.68万株/h2,纯氮肥用量277.5~291kg/hm2,磷肥用量过磷酸钙450~487.5kg/hm2,钾肥用量氯化钾84~91.5kg/hm2,施氮比例为基肥346%,苗肥26%~24%,腊肥24%~26%,薹肥16%~14%.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灌水量对覆膜冬小麦生长及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小偃22号"为供试材料,通过2010年和2011年2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750m3/hm2(冬前灌),1 500(冬前和返青期各灌750m3/hm2),2 250(冬前、返青期和拔节期各灌750m3/hm2),3 000m3/hm2(冬前、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灌750m3/hm2))和施氮量(75,150,225和300kg/hm2,70%基肥,30%追肥)处理对拔节期-成熟期覆膜冬小麦生长、产量及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拔节期-成熟期,冬小麦的株高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越冬期-拔节期,0~200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高氮处理能提高表层0~60cm土壤硝态氮含量,高灌水会降低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并增加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小麦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加,但在氮肥高于150kg/hm2、灌水量高于2250m3/hm2时,产量增加不显著。【结论】灌水量和施氮量对小麦株高、地上部干质量、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灌水量和施氮量超过一定值后,小麦的生长指标则不会显著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水量2 250m3/hm2(冬前、返青和拔节期各750m3/hm2)和施氮量150kg/hm2(70%基肥,30%追肥)处理水氮利用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3.
注灌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榆中县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下,观察了不同注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玉米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基施N 180.00 kg/hm2、P2O5120.00 kg/hm2、ZnSO47.50 kg/hm2、K2O 30.00 kg/hm2,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各注水30 m3/hm2处理下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4157.6 kg/hm2。玉米抽雄期0~60 cm土层含水量各处理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0~20 cm土层含水量较高,20~60 cm土层含水量相对较低,且相互间无明显差异。注水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富硒植物营养素对超级稻产量及稻米硒含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硒植物营养素对超级稻(Y两优1号)产量和稻米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盛期、始穗期前3 d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750倍水稻型富硒植物营养素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 317.55 kg/hm2,比对照处理增产865.15 kg/hm2,增产率达到8.28%;其稻米硒含量高达0.74 mg/kg,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灌浆初期喷施一次750倍水稻型富硒植物营养素的处理产量次之,为11 139.65 kg/hm2;其稻米硒含量高达0.72 mg/kg.  相似文献   

15.
滨海地区沙质土壤的中低肥力严重影响了啤酒大麦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当地啤酒大麦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选用啤酒大麦品种连啤1号,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个氮肥施用水平:0 kg/hm2(N0)、75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和4个磷肥用量水平:0 kg/hm2(P0)、45 kg/hm2(P1)、90 kg/hm2(P2)、135 kg/hm2(P3),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滨海地区中低肥力沙质土壤上氮磷配施对提高啤酒产量和改善大麦的品质效果显著;增施氮肥对提高啤酒大麦蛋白质和α-氨基态氮含量、增加穗数的效果显著;增施磷肥对提高啤酒大麦α-氨基态氮含量效果显著,但对提高啤酒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效果不显著.综合考虑,在滨海地区中低肥力沙质土壤及钾素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生产优质啤酒大麦氮磷配施的最佳方案为:纯N为225 kg/hm2,P2 O5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16.
垄作覆盖下小麦、玉米产量、土壤碳素转化及水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旱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垄作覆盖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内防渗精确水分池内,设置垄作覆盖、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对照)3个处理,结果表明,(1)垄作覆盖下作物增产显著,小麦较对照增产11.05%,玉米增产32.40%;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6 kg/(mm.hm2),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2kg/(mm.hm2)。(2)垄作覆盖提高了0~200cm土壤含水量,为小麦、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3)垄作覆盖下0~5cm、5~10cm土层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小麦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9.7mg/kg、27.5mg/kg,玉米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2.1%、61.2%。(4)垄作覆盖下微生物量碳含量:小麦田0~5、5~10、10~20cm土层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0.7mg/kg、158.6mg/kg和132.2mg/kg;耕层微生物量碳平均含量较对照高94.1%;玉米田0~5cm、5~10cm土层分别较对照高167.2mg/kg、78.2mg/kg,10~20cm与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垄作覆盖技术既可提高0~200cm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又可显著提高0~5cm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利于小麦、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秸秆生物炭还田对改良植烟土壤品质的影响,在保山烟区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剖面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增施生物炭4 5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中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20~40 cm土层中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20~40 cm土层中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处理增加了2~5、1~2、0.5~1.0、0.25~0.5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其中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增幅为78.31%;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处理各粒级有机碳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对各粒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量均大于增施生物炭4 500 kg/hm2处理,增幅分别为17.78%、17.86%、18.08%、27.64%、54.28%和61.19%。由此说明,秸秆生物炭还田不同程度提高了耕层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以及有机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硼肥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硼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方法对马铃薯产量、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以及块茎剖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硼肥9.0、18.0 kg/hm2,追施(喷施浓度0.10%)硼肥均有利于植株对土壤0~20 cm氮、钾肥的吸收;旋耕撒施硼肥18.0 kg/hm2作基肥,对提高马铃薯单株产量有一定作用,较不施硼肥处理增产4 375.5 kg/hm2,增产18.99%。  相似文献   

19.
玉米140 cm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140 cm垄通透栽培,可以解决玉米海,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问题,试验证明:140cm大垄通透栽培与70 cm垄栽培比较,有明显通风透光和增产增收效果.140 cm大垄通透栽培平均产量10 746kg/hm2,70 cm垄栽培平均产量9 666 kg/hm2,增产1 080 kg/hm2,增产率11.2%,增收864元/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探明干旱地区玉米抗旱播种的有效方法,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探墒播种条件下,2~7cm土层土壤容重较旋耕增加了4.31%,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旋耕较免耕探墒提高了地温,但免耕探墒条件下0~20cm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少耕处理的产量最低,为6555.38kg/hm2,免耕探墒播种的产量为6591.82kg/hm2,较旋耕降低553.36kg/hm2,减产效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免耕探墒播种是旱地农业生产中有效的抗旱播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