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具有教学艺术性原则,因而实验教学也应具有丰富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可以为德育提供丰富教学素材,本文说明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可能性,并结合化学教材中的实例阐述了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化学课程蕴含丰富的化学美,教学过程中重视美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础化学实验是农业类高等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分析目前农业类高校中传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的问题,结合当前的网络技术,构建了基础化学实验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自主性的实验学习环境,丰富完善的基础化学实验网络资源和课前预习系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龚秀玲 《新天地》2011,(10):191-191
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相似文献   

6.
Internet上有丰富的资源。本文介绍了如何从Internet上检索免费的化学和生物资源,并给出了相关的域名地址。  相似文献   

7.
刘影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3):136-137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20世纪特别是近50年来,化学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温室效应、臭氧层的被破坏、全球资源短缺、有毒化学物品和危险废弃物的堆积、排放等等,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进入21世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涉及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研究型教师。研究意识与能力是研究型教师最核心的素养,而反思与探究是研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疑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高师化学实验中培养研究型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摆在眼前的是一部厚重的关于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史的力作——《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张培富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以下简称《史考》)。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学术研究逐步深入,但从学科发展史视角进行的“中观层面”的系统性研究仍显薄弱。《史考》从“近代留学生”角度开展“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研究就更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丰富和推动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在古代和现代,人们对情感教育又有怎样的认识,我们是怎样来看待情感教育的,实施情感教育的价值何在.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化学学科文理兼容的性质,在教学中运用"化学作文"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中以物质的量为知识背景,利用微粒个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常数6.02×1023这4个物理量创设了一个化学情景,对化学作文进行了一次小的尝试,从尝试中笔者感受到了学生丰富的化学情感和奇妙的想象以及他们对化学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电影要走出困境 ,必须深化改革。首先 ,要掌握原则 :遵循电影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其次 ,要明确总目标 :通过利益的调整 ,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的形成 ,使制片厂得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影片 ,促进电影事业的繁荣。再次 ,要采取对策和举措 :继承我国电影的优秀传统 ,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以现实主义精神反映现实 ,以真实的生活赢得观众的认可 ;强化市场观念 ,增强电影的商品意识、精品意识 ;转换经营机制 ,建立新体制 ;加强电影立法 ,扶持电影 ;开放搞活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 ;加快技术更新步伐 ,勇于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在对刑罚的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罚金刑的功能是:惩罚,对犯罪人的惩戒和谴责;剥夺,对犯罪人的金钱的刑事剥夺;威慑,对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的慑止;鉴别,帮助认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高法制观念;安抚,满足要求惩罚犯罪的强烈愿望,平息犯罪造成的激愤情绪,慰藉精神创伤;鼓励,强化和促进守法者守法和鼓励跟犯罪做斗争;感化,消除犯罪人的敌对情绪,使其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补偿,补偿犯罪造成的损失与损害,恢复或重申维持社会存在的基本秩序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拍卖师对委托人负有根据委托人的指示行为,对拍卖物做准确描述,不得以低于保留价的价格出卖拍卖物,与买受人订立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并取得价款,保管拍卖物等的义务以及忠实义务和保密义务;对竞买人和买受人负有拍卖物瑕疵说明义务,保证公平竞争的义务,交付拍卖物并转移所有权的义务,瑕疵担保义务;对第三人负有尊重其所有权和其他权利的义务,安全保障义务。  相似文献   

14.
简要梳理了邓小平理论的新闻宣传思想。简述了其新闻宣传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新闻宣传学说的承接性和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性特点。论述了其新闻宣传思想中 1 0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即占领思想阵地及其反对自由化、理论研究和宣传要联系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观点及其反对盲从迷信、提倡实事求是和用事实说话、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新闻宣传必须要有党性原则、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与监督和教育 ,改善经营管理与改进作风和文风 ,充分利用和开发信息资源、建设能够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新闻宣传队伍。最后 ,概述了其新闻宣传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族发展、国家未来以及公民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全面配合。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除了宏观层面要发挥政府的指导性作用和社会的协调性作用外,微观层面还需充分调动公众的参与作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能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辅助作用,还有利于维护公众生态利益,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但是,我国公众参与制度正逐渐陷入困境,法律上的缺失是导致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的重要因素。就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而言,在公众知情权、参与决策权、救济机制、参与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提供法律保障,可以通过“生态文明”入宪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完善公众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健全公众参与救济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法制意识等措施,促使公众合法、积极、有序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主题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安全 ,利用和营造国际和平大环境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 ;不对抗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是邓小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主题的基本内容 ;利用矛盾、处变不惊、灵活务实、韬光养晦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加大。与此相适应,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学,从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转移到中心位置,其主要使命就是有机整合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利用,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科学引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学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使命必须实现四大根本性转变一是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二是从终结性教育向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环转变;三是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四是从封闭、被动式教育向开放、主动式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8.
针对部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消费空间与文化消费观割裂、重建设轻运营、 生产生活消费分离等“新城市病”,以场景理论为分析工具, 系统梳理从设施到场景的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演化趋势,探讨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活力生成机制。研究认为,从便利设施、邻里结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观和多样化人群等场景要素及互动关系入手,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营造是个系统性工程,关乎到便利设施等物质要素的完善,也关乎社会网络关系、空间品牌等软性要素的支撑; 既要通过便利设施、邻里关系、多样化活动的组合来吸引消费人群,更要重视特定文化消费观及生活方式对多样化人群的集聚作用。研究还认为,要从空间投入和产出机制思路出发,推动消费设施与文化消费观联结,丰富空间形态与功能,重视空间经营,提升空间粘性,打造创意社群,积累创意网络资产,通过营造整体性消费场景来提升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中外市场营销学者对市场营销的本质一直未给予明确阐释,不仅模糊了人们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还阻碍了市场营销理论对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的指导。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和传递新生活标准,以全球市场为视野,制定、选择和实施有利于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市场营销战略,确保企业永续经营是对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深刻揭示。其意义在于:为现代企业构建营销理念提供理论基础,为评价市场营销活动提供试金石;为企业把握市场提供新视野,为构筑市场营销战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在简要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原因后,着重从如何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就业市场和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冲破制度和体制上的束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就业环境这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其中包括制定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法规,明确各有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以及创建全国人事档案存放和调转网络,取消《报到证》,废“除三方协议”,修订就业率的统计和公布方式及正确使用就业率,应控制人口但不应控制人才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