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锁骨下静脉导管作为一种重要的输液通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肠外静脉营养、血液标本采集、肿瘤化疗等.它不仅可以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而且可以减轻输液给患者带来的束缚,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临床上对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的意外情况报道较少[1].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输入各种抢救药物的重要通路,具有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等优点。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中,护士应做好封管护理,保证导管在位通畅。临床上输液完毕,在更换肝素帽时。若碰上肝素帽的质量不好或肝素帽旋得过紧,可在更换过程中导致肝素帽断在导管内,而不得不拔除导管。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BD针代替肝素帽封管可解决该问题:遇上述情况时,将BD针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内,拔出针芯,用胶布固定好针头,再接上头皮针即可。此方法避免了再次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89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包括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做好术前准备,讲解术中注意事项,注意引流中的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认为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过程中,护理支持是保证置管的成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对于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存的必要手段,而感染导致的静脉导管拔除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因此明确感染的原因并提前预防,对于MHD的顺利实施十分重要。本文对于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感染产生的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在置管后执行规范的管理制度,给予及时的健康宣教,恰当的导管护理,正确的操作规范,可以降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在2007年1月~2007年6月接受 PICC 化疗2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穿刺成功率为100﹪,1例为2次穿刺成功,其余均为1次穿刺成功。有1例因拒绝化疗而停止使用导管,1例出现周围血管血栓形成而拔除导管,在应用过程中发生一过性静脉炎2例,无1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或渗血及出现皮下硬肿。结论: PICC操作简单,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传统静脉给药的并发症,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进肿瘤患者PICC导管拔除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计划性拔除PICC导管患者20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7例与对照组98例,试验组采用新方法拔除PICC导管,在拔除导管后,用16 cm的弯血管钳沿静脉走向逆行向穿刺点部位刮除静脉内血液及皮下淤血;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拔除PICC导管,拔除导管后用指压法压迫穿刺点至不出血为止。比较两组导管拔除后24,48,72 h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导管拔除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导管拔除后24,48,72 h静脉炎发生率以及导管拔除后潜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新方法拔除PICC导管,有利于患者静脉通路的快速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留置时间较长,有效地减轻/或消除了以往在化疗中因反复行静脉穿刺而给患者造成的痛苦[1]及药物外渗,不仅没有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2]。留置后对PICC导管进行规范护理,可降低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静脉治疗安全。无缝隙护理就是以患者为中心,贯穿入院直至出院后的整个康复过程期间的全方位临床护理服务。本次研究选取了68例接受PICC的患者作为对象,探究PICC导管穿刺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406-2407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防护措施,提高临床护士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6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提高了护理效果。结论对PICC置管术后的患者采用防护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患者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现广泛用于临床。主要适用于婴幼儿患者、有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倾向的患者,或需长期进行补液等静脉治疗的患者,以及需输注化疗药物、刺激性药物和高渗、粘稠液体的患者。我科2016年收治一位阑尾癌卵巢转移术后患者入院化疗,化疗前行右颈内静脉PICC导管置入,经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化疗结束后安全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10.
静脉导管的系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广泛应用,包括深静脉置管和外周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长期透析、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及反复输液、输血及血制品者减轻了躯体上的痛苦及心灵上的创伤。因此,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维持导管功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为导管护理重点,我们针对护理的重点给这些需要留置导管的病人进行了系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广泛应用,包括深静脉置管和外周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长期透析、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及反复输液、输血及血制品者减轻了躯体上的痛苦及心灵上的创伤。因此,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维持导管功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为导管护理重点,我们针对护理的重点给这些需要留置导管的病人进行了系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危重患者及肿瘤患者的使用更具有意义。主要是其所用药物的特殊性如化疗药物、静脉高营养治疗等,中心静脉置管的有效使用可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维持有重大意义,保证其治疗营养需求,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的痛苦。但是,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较多,正确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者的痛苦,确保导管留置时间及使用效率,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任品芬 《华西医学》2010,(4):819-820
目的探讨改进胃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从2009年开始对胃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流程、导管附件、贴膜及贴膜更换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结果 180例胃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明显减少,特别在导管相关性感染方面取得很好效果,无大批感染。结论改进胃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可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56例患者胸腔积液大多在1~周内吸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输液护理措施。方法:对42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知识宣教,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严密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20例患者置管时间为5~2 d,均未发生置管不耐受、导管脱出及血栓形成,未发生因感染而拔除导管。结论:中心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防护、密切观察与监测是危重症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在临床重症患者中常见,为患者提供中、远期静脉输液途径,能有效地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损伤。然而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可导致血栓、管道堵塞等并发症,严重者导管不易拔除。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周血管的应用已愈发成熟,亦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本组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PICC术后随访中的应用及检查技巧。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中心重症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喉切除术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食,加上外周静脉条件差,为保证患者的治疗与营养支持,采取中心静脉途径,方法:对临床9例营养和外周静脉条件极差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插管留置术,给予术后肠外营养支持及抗炎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实践与观察,9例全喉切除术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均能顺利进行,无术后导管感染并发症,导管挤压综合症,局部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对全喉切除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及化疗是安全可行的,它可以减轻病人术后静脉穿刺困难带来的痛苦,减轻体位制约的痛苦,同时保证了治疗药物及营养药物的顺利输入,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璇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92-1992,F0003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45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 4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硅胶胸管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再配合以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整体护理经验.方法 对60例患者施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并定时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达95%.结论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目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通过施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体护理,可显著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腹水是某些癌症患者晚期主要并发症,临床常通过放腹水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往多由医生腹腔穿刺成功后用空针抽取,抽取到所需量时或患者感觉腹胀减轻时将穿刺针拔除,一段时间后患者再承受不住时再行穿刺放水。此方法反复操作患者痛苦,又容易感染,并且非专业人员无法操作。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心静脉穿刺导管保留腹腔放腹水2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