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专护生临床学习中分阶段目标教学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专护生临床实习中分阶段目标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1999年8月-2000年6月在外科实习的101名护生为实验组,实施分阶段组目标教学,1998年9月-1999年6月在外科实习的97名护生为对照组,实施分阶段教学。结果 实验组转科理论及毕业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护生对带教教师,带教质量及病人对护生工作方面的满意率均大于94%,实验组95%的护生喜欢生喜欢目标教学。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促使师生双方形成强烈的目标意识,整体意识,学生参与意识和及时反馈强化意识,使临床教学工作规范化,顺应的整体护理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按职上岗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适应临床按职上岗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 对在外科实习的5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对4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实习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技能成绩及各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5%护生及如%带教老师喜欢此模式等。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适应了临床按职上岗的改革,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工作能力及实习质量,并提高了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临床本科实习护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2008级护理本科生3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7人)和实验组(15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按照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及护生对教学的评价,并对2组护生护理过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52.94%、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多数实验组护生对循证护理的教学方式持欢迎态度。结论应用偱证护理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能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饶恕 《当代护士》2023,(9):165-167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40名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40名。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临床工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出科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习后,研究组护生临床工作能力考核量表7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研究组护生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7个维度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研究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明显提高神经外科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出科考核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120人为实验组;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120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实验组实施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比较两组护理程序应用能力、综合技能、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护理程序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实验组护生的感染控制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实验组患者对感染控制状况的满意度为98.0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可普及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有效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和参与感染控制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按职上岗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适应临床按职上岗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 对在外科实习的 5 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 ,对 4 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实习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技能成绩及各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 95 %护生及 90 %带教老师喜欢此模式等。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适应了临床按职上岗的改革 ,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工作能力及实习质量 ,并提高了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阶段教学模式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1年来我科临床实习的120名大、中专和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教学模式的临床带教方法。于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师生双向评定,通过"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反馈表"评价对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对护生进行手术室基础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及护理部制定的"实习生考评表"实施考评,评定带教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带教老师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和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和手术室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8.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1年10月— 2 0 0 2年 6月在外科实习的 99级大专护生 5 9人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 (实验组 ) ,并与 2 0 0 0年 10月—2 0 0 1年 6月在外科实习的98级大专护生 42人按传统模式实习 (对照组 )者进行对照。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综合技能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可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丽  陈家仙  彭先敏 《全科护理》2012,10(11):1049-1050
[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和考核法在生殖中心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48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名。实验组采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和考核法带教,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带教。出科前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并调查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和考核法使师生教学目标明确,提高了护生主动学习和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素莉 《当代护士》2014,(4):165-166
目的:探讨专科强化实习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护生采用常规轮转实习+专科强化实习,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轮转实习。在实习结束前进行了临床综合能力考核评价和实习完毕就业后问卷调查。结果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在环境的认识、奉献精神、团结协作、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术、护理文书的书写、综合应对能力、基础护理及护患沟通能力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达96.16%。结论专科强化实习可以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和综合能力,适合现代护理教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带教方法,并对其在小儿外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119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在4 w实习期间,实验组(60人)采用新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对照组(59人)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及学习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出科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带教老师、实习内容、实习形式、实习效果及自我评价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临床小儿外科护生带教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大大提高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学辅助教学实践项目中开展创客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32学时的外科护理学辅助教学实践项目中,试验组的54名学生开展创客教育,主要包括情怀故事引入、简单任务模仿、知识要点讲解、扩展任务模仿、创新激发引导、协同任务完成、成功作品分享7个环节,让学生围绕临床护理问题开展护理用物或方法的革新;对照组的52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主要包括示教、分组练习、巡回示教、考核与总结几个环节。项目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创造性思维测验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同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辅助教学实践项目实施后,两组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造性思维测验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评价均分为(4.18±0.13)分。结论在外科护理学辅助教学实践项目开展创客教育,可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效果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仿真模拟教学在培养护生舒适护理实践能力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仿真模拟教学法在提高护生舒适护理实践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级护理专业74名护生设置为对照组,2008级护理专业80名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其教学过程经历设想模拟、实践模拟、再次模拟等三个不同模拟阶段。结果舒适护理操作技能测试比较,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法主观满意度高。结论仿真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舒适护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客观结构化护理迷你临床评估演练对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名在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照实习大纲进行日常教学,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周应用客观结构化护理迷你临床评估演练进行1次培训.对照组每周考核一次护理理论及一项操作。培训结束后以客观结构化护理迷你临床评估演练对学生进行考核。结果试验组在临床接诊、人文医学、临床操作、健康咨询、组织效果和整体评价6项能力评分高于培训前(P〈O.01),并且优于对照组(P〈O.01),而体格检查和临床诊断2项能力评分培训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客观结构化护理迷你临床评估演练能有效提高学生部分护理实践能力,可以尝试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以护理安全教育为基础的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将2010级406名大专生为对照组,2011级416名大专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病案导入、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根据各章节内容选择相关的医疗纠纷或差错事故案例进行讲解,课后进行情境模拟学生法庭,并要求学生书写反思日记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以及实习期间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及实习期间护理安全知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护理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1、2012年的护理实习生作为试验组,实习9周,始终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2009、2010年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以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实习5周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4周,实习共9周。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92.62%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能培养整体护理程序应用能力和工作的整体性、计划性。试验组学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应用整体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在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2007级4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08级31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核心胜任力本位教学模式。通过综合理论知识考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健康史采集、身体评估、情境模拟和沟通能力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模式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在ICU护生带教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于入科第1天和出科前1天采用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评价两组护生核心胜任力。结果:出科前1天,干预组的核心胜任力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生带教中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对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实习前的6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高仿真模拟教学,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案例讨论与护理技能操作训练),各培训20学时,并利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分别在培训前后对学生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后,试验组的11项成绩比培训前均有提高(P<0.05);培训后,试验组在小组综合能力、护理问诊、护理体检、健康教育口试、职业态度考核成绩上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仿真模拟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比普通教学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敏  刘玉锦  高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1009-1010
目的:探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建立并评价其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将85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2名,对照组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在学期末对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期末技能考试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