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不断提高,白水中纤维和细小纤维的回用必然会对纸机运行和纸页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研究了杨木APMP及其白水中纤维与细小纤维的形态。结果表明,APMP纤维的平均长度比自水纤维的长,但白水中细小纤维的含量明显比浆料的高,而且细小纤维的平均面积也更大。  相似文献   

2.
模拟白水循环抄造纸页,对比白水的浓度和循环次数对浆料滤水性、留着率、纸张强度以及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白水浓度增加,浆料滤水性略有增大、留着率相对降低,成纸的抗张指数较为稳定并略有增大,灰分增加;随着白水循环次数增加,成纸的抗张指数逐渐增大,灰分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杨木P-RC APMP为原料,对其进行筛分,研究了传统抄造工艺与共絮聚工艺下浆料悬浮液的Zeta电位、白水的阳离子需求量、细小组分的留着率以及成纸的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抄造工艺相比较,共絮聚工艺能提高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分别提高了5.98%和6.28%;纸张的白度、不透明度和强度性能均有提高,但纸张的松厚度有所减小。传统抄造工艺下浆料的Zeta电位绝对值和白水阳离子需求量都要比共絮聚工艺条件下的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硫酸盐浆、酸性亚硫酸盐浆、氢氧化钠浆、碱性亚硫酸盐浆1次回用后纤维的形态、纤维表面的物理及化学变化。结果表明,纸张经1次回用后,回用浆中细小纤维的含量明显增加,纤维平均长度变化不大,纤维的柔软性降低,卷曲指数和扭结指数下降;电镜分析显示,回用纤维的表面和原纤维的表面特征相似,密实光滑,但与原纤维表面相比,回用纤维暴露出较多的S2层,即纤维表面部分复合胞间层在回用过程中脱落;实验的4种浆料经回用后,纤维表面的O/C原子比均下降,氢氧化钠浆的O/C原子比下降得最多达22%,而酸性亚硫酸盐浆O/C原子比只下降3.4%。  相似文献   

5.
利用新型纤维形态分析仪分析杉木CTMP浆纤维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新型纤维形态分析仪分析研究了杉木CTMP浆料及其白水中纤维与细小纤维的形态.结果表明,浆料纤维的平均扭结角和扭结率都略大于白水纤维的;而浆料与白水中纤维的卷曲指数几乎相近.白水纤维的帚化率比浆料纤维的高;但白水纤维的切断率则比浆料纤维的低.  相似文献   

6.
《天津造纸》2013,(3):40-44
纸浆的漂白需要较高的成本.而漂白车间的白水质量通常会降低纸浆漂白的白度.所以监控白水的质量可以控制纸浆白度损失。有必要开发一种可用来评估白水质量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区分白水中的纤维、细小纤维以及溶解物(DS)对浆料白度的影响。各个浆厂的白水质量差异较大,研究表明细小纤维的浓度和颜色是影响浆料白度的主要因素.溶解物质(DS)也会降低浆的光学性能,但没有那么明显;白水的组成成分不会引起纸浆返黄(除了阔叶木的细小纤维)。因此,在浆厂中对白水进行实时的监控可以用来诊断白度降低的问题并阻止其发生.同时也能降低漂白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打浆前后采用纤维素酶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处理,研究了酶处理前后纤维形态、浆料的Zeta电位及纸张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处理后再进行打浆,打浆度显著提高,浆料的Zeta电位下降,数均细小纤维含量降低,纤维的平均长度增加。打浆后再用纤维素酶处理,打浆度则随着酶用量和酶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酶用量对纸张的物理强度没有明显影响。打浆前酶处理对纸浆性能的改善要优于打浆后酶处理。  相似文献   

8.
白水系统的封闭循环是造纸工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发展的必然之路。讨论了白水系统的主要组分,以及白水系统的高度封闭循环对纸机湿部胶体化学、纸机运行性能和成纸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提高白水系统封闭循环的途径和白水回用的高效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浆料的漂白成本十分昂贵,制浆厂浆板机白水的质量会影响漂白浆的最终白度,造成漂白成本的增加.因而,对浆板机白水质量进行监测可控制成本损失.文章介绍了一种评估白水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可区分白水中的纤维(fibres)、细小纤维(fines)和可溶性固形物(DS)组分的作用及其对漂白浆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厂的白水质量差异较大.浆料的白度损失主要受白水中细小纤维组分的影响,其含量及色度对浆料白度的影响较大,而DS对于浆料光学性能的影响较小.白水中的这3种组分对浆料返黄的影响不大(阔叶木浆的细小纤维组分除外).因此,有必要在浆板机现场使用白水质量监控程序,用于诊断和预防浆料白度问题的发生,该监测系统有助于降低漂白成本.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改善漂白麦草浆滤水性能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打浆后的漂白麦草浆中细小纤维(≤0.25mm)较多,造成浆料的滤水性能较差.纤维素酶容易与这些组分反应,从而提高浆料纤维的数均长度,降低浆料的保水值,改善浆料的滤水性能.这种作用及浆料滤水性能的提高主要发生在酶处理过程中的前30min,其间通过200目筛的浆料损耗量约为0.4%,细小纤维数量减少约8个百分点,纤维数均长度提高15%,浆料的比表面积和聚合度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have extracted and bleached fibers from three plants (Typha latifolia, Agave americana, and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The obtained pulp contains more than 50% of fines and fibers with lengths not exceeding 1 mm. Generally, the amount of fines depends on fiber source, fiber morphology, pulping conditions, and the extent of mechanical treatment. Handsheets were produced with plant fibers alone or mixed (in different percentages: 7.5%, 15%, 22.5%, and 30%) with a commercial kraft pulp. The mechan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sheets (breaking length, tear index, young modulus, whiteness, and opacity) show that plants could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iber supply for the paper industry. However, fines were hardly retained in the sheets. A model to explain the removal of fine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以马尾松KP浆为原料研究了漆酶处理对纸浆纤维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漆酶处理可使马尾松KP浆纤维粗度下降,纤维的卷曲指数和扭结指数上升,而对纤维的平均长度没有明显影响,对细小纤维百分比的改变无规律可循。同时研究发现,漆酶处理对马尾松KP浆的湿抗张强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漆酶处理后O、OE和OQP浆的湿零距抗张强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思茅松硫酸盐浆打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思茅松硫酸盐浆进行了打浆性能的研究,观察了打浆后纤维的微细结构,并测定了手抄片的性能,探讨了思茅松硫酸盐浆抄造高级纸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纸浆的回用性质及其改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未打浆与打过浆化学浆的回用特性,添加新浆对其回用潜力的影响,以及在动态成形抄纸条件下,回用对纸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打浆化学浆循环回用时,其主要强度性质的变化规律与打过浆的纸浆完全不同;添加新浆显著提高纸页的抗张与耐破强度;动态成形的“剧烈”抄纸条件使纸浆的回用潜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光叶楮木质部制备两段碱性过氧化氢化机浆(APMP)和化学浆(常规的硫酸盐法和烧碱-AQ法)及其烧碱-AQ浆料的可漂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分析了光叶楮木质部APMP与三倍体毛白杨APMP的浆料性能,及光叶楮木质部烧碱-AQ化学浆与毛白杨和加拿大杨硫酸盐化学浆的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整株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环境友好型水热预处理与磨浆处理结合,制得一种高得率浆,并对细小组分进行高压均质(60 MPa)处理,重点对细小组分含量和形态变化对抄造纸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高得率浆保水值大,浆中细小组分含量高,对纸浆强度和滤水性能有较大影响,当筛除30.7%细小组分时,纸浆的抗张强度、耐破度和环压强度均高于未筛分浆。采用高压均质处理能改变细小组分形态,向玉米秸秆高得率浆的纤维组分中添加20%高压均质处理的细小组分时,与未筛分浆相比,打浆度和未筛分浆相近,抗张指数提高30.8%、耐破指数提高59.5%、环压指数提高25.2%。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纤维素酶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酶预处理对浆料打浆性能和成纸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酶预处理后,漂白针叶木浆纤维的表面起毛且长度减小,细小纤维含量增加。对酶预处理后浆料进行PFI磨打浆,当打浆5000或10000转时,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浆料游离度逐渐降低,表明酶预处理可降低打浆能耗,但打浆过程中纤维易被切断。打浆与适当的酶预处理相结合,可提高成纸强度性能,当打浆500、2000和5000转时,酶用量为0.01 U/g浆料的成纸抗张指数较未经酶预处理浆料分别提高了54.6%、60.3%和48.5%。  相似文献   

18.
以未漂马尾松硫酸盐浆生产纸袋纸,研究了纸袋纸高浓打浆(HCR)和低浓打浆(LCR)工艺,并对其纸浆和手抄片的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硫酸盐浆制纸袋纸其打浆工艺以高浓打浆为宜;其中,HCR更有利于保持纤维长度,而且撕裂指数、伸长率也明显高于LCR,虽然抗张指数、耐破指数低于LCR,但在改善纸袋纸抗张能量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