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西省春播作业6月初全部结束。据农情部门统计,全省共完成春播面积263.8万hm2,较2011年增加2.7万hm2。其中粮食作物219.7万hm2,较2011年增加1.9万hm2。山西省春播主要集中在4月—5月,全省平均降水量达到57.5mm,与常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2.
一、山西省设施蔬菜产业现状及其"十二五"规划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建成了以新绛、榆次、清徐、寿阳、长子等县、区为重点的专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番茄、黄瓜、青椒、甘蓝等为主导产品的生产格局.截至"十一五"期末,全省蔬菜面积42.21万hm2,设施蔬菜面积达8.64万hm2,农民年人均蔬菜纯收入548元,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们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山西省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粮食稳定发展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目标,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为根本出路,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全省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提供基础保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主要目标是:正常年景粮食总产稳定在110亿kg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财政安排农业部门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760亿元;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一批“一县一业”基地县完成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改造中低产田13.34万hm2,改造盐碱地0.67万hm2;新发展设施蔬菜1.34万hm2;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600个;新发展合作社3 000个、省市县三级示范社1 600个;培训农民1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完成3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任务;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盐湖区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目前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0.33 hm2,建成1.36万座设施大棚,连片6.67 hm2以上规模园区达到90多个。其中,冯村乡、北相、席张、王范、上郭乡等乡镇的大棚种植规模较大。为推动设施农业加快发展,盐湖区农机局从现代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出发,采取因势利导、以点带面的办法,借助现代物理农业项目,在搞好试验示范区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土壤处理机、臭氧机、空间电场、自动温控、杀菌灯和田园管理机等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用现代农机装备武装全区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盐湖区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目前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0.33 hm2,建成1.36万座设施大棚,连片6.67 hm2以上规模园区达到90多个。其中,冯村乡、北相、席张、王范、上郭乡等乡镇的大棚种植规模较大。为推动设施农业加快发展,盐湖区农机局从现代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出发,采取因势利导、以点带面的办法,借助现代物理农业项目,在搞好试验示范区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土壤处理机、臭氧机、空间电场、自动温控、杀菌灯和田园管理机等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用现代农机装备武装全区  相似文献   

6.
山西现代农机推广展示服务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郊、大运路边(清徐高花,大运路480km处,太原市南30km),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中心规划总面积4.68万m2,总投资1 200万元,一期工程占地2.6万m2,其中,展销交易大厅5 000m2(具备住宿、水电暖设施),农机博物馆1 000m2,农机维修服务车间800m2,农机检测中心400m2,库房12 000m2,是山西省最大的农机交易市场,将于2003年底投入使用.该市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可容纳商户500余户.中心属山西省农机推广总站下设的独立型现代企业,山西省唯一的农机项目集中采购点,并在全省各市(地)设有销售网络.市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农机产品集散地,辐射周边各省.是国内大中型农机生产、经销企业、个体商户理想的发展场所.  相似文献   

7.
一、朔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1年底,朔州市共有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设施面积0.4万hm2.两年来新增设施农业面积相当于过去20年发展设施农业总和的2倍,产量50多万t,产值20多亿元,每0.067 hm2纯收入2万~3万元,花卉、食用菌达到了10万多元,高的达到了20多万元.设施结构为日光温室、移动大棚、中小拱棚并举,并且由单棚向多棚、近郊向远郊、平川向山地丘陵、水地向旱地、小型向大型发展;种植品种已由过去的单一种菜拓展为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山野菜、西甜瓜、特种苗木等所有适宜设施栽培的作物;栽培模式既有提早、延晚栽培,又有反季、越夏栽培,实现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设施农业已成为朔州市抗灾减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为农村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地、就近创业增收的机会,全市有6万多劳动力在设施农业上就业,设施农业已成为朔州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朔州市将每年新增设施农业0.27万hm2,户均0.067 hm2温室,设施农业为农民提供的纯收入要达到4000元.  相似文献   

8.
<正>阳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有7.6万hm2耕地,24.7万农业人口,是山西省一个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大县,尤其是养猪业,早在30年前曾闻名全省,1991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省批十个养猪基础地县"之一,1995年,全省养猪工作现场会在阳高县召开以后,阳高县的规模养猪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同年,阳高县委、县政府将规模养猪业确立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到目前,全县规模养猪场和标准化养猪小区达到38个,2009年全县出栏生猪53.6万头。  相似文献   

9.
左云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总面积1 314.25km2,辖9个乡镇,228个行政村,总人口14.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7万人,耕地总面积3.73万hm2,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35 hm2.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生态条件优越,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近年来,左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积极打造全省经济强县的同时,更加重视解决农民的持续增收问题.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左云县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来抓,收到了初步成效.目前,左云县已成为山西省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县.  相似文献   

10.
一、优势小杂粮区域发展条件和环境分析 1.发展条件 山西省属温带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5.1℃~9.8℃,年降雨量380~550 mm,年日照时数2 300~2 800 h,全年无霜期130~190 d,年内≥10℃的有效积温2 900℃~4 000 ℃,非常适宜于各种小杂粮的生长发育.优势小杂粮区域现有耕地146.38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38%,人均占有耕地0.26 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07 hm2.优势区3种小杂粮(谷子、荞麦、莜麦)作物种植面积16.43万hm2、总产量29.06万t,分别占全省3种小杂粮作物总面积、总产量的59.7%和63.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