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腹腔存留医源性异物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简介 例1 男,50岁.于10个月前曾行胆囊摘除术.1个月前因受凉出现头昏、乏力,伴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6×109/L,RBC 3.92×1012/L,HB 106g/L;腹部彩超提示:右上腹可见长10cm的弧形强回声团,其后衰减明显.诊断为右上腹含气性包块.钡餐检查:胃窦部小弯侧边缘欠光整,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考虑为占位性病变.胃镜检查:幽门口见一异物堵塞,胃镜试探进入,查见此异物似网织状棉制品,且延伸至十二指肠球部、降段及远端,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诊断为十二指肠异物.行螺旋CT检查,层厚10mm,移床10mm/s,螺距1.0.平扫示右上腹肝脏内侧,横段结肠前方有一直径10cm大小囊状块影,内部密度不均匀,CT值为56~-972Hu.增强扫描囊肿包膜增强而内部无增强.诊断为右上腹囊性包块(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2岁.剑突下、右上腹部疼痛并加重2天.体检:P 70次/分,Bp 114/70 mmHg,体温36.8℃.腹平,剑突下、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阳性,肠鸣音正常,腹部无手术瘢痕,四肢活动可,既往有胆囊结石、胆囊炎、慢性胃炎史.ECG: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尿量少,肾功能持续恶化,尿素氮、肌酐指标持续上升.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4.3×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836、中性粒细胞计数10.2×109/l、淋巴细胞比值0.085.尿素13.3 mg/l,血清肌酐114.0μmol/l,尿酸601.7 μmol/l. 影像检查:全腹部CT平扫示胆囊体积明显缩小,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致密影,胆囊壁增厚,边缘模糊,十二指肠壁增厚,与胆囊分界不清,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异常,胃内可见积液及液平面(图1),另于空肠末端可见一团块状高密度影,边缘不规则,密度欠均,位于肠腔内,呈同心圆混杂密度影,其近端肠管均匀一致稍扩张,内充满液性密度影(图2、3).  相似文献   

3.
气肿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中的一种变异型,约1/3患者有糖尿病,男性多见。由于气体积于胆囊腔和/或胆囊壁,因而可根据腹部平片做出诊断。作者报告5例腹部平片右上腹均可见卵圆形透亮影,提示为气肿性胆囊炎,但附加X线检查或用另外的手段均证实并非此病,而是其他原因。例1是美克耳氏憩室扭转;例2为胃造口术后导管的气囊进入十二指肠产生梗阻;例3为胰腺癌引起十二指肠梗阻而使降段扩张;例4为扩张的十二指肠球,内窥镜检为胃炎和十二指肠炎;例5是结肠肝曲胀气,虽有胆囊结石,但结石影可与胀气的肠曲分开。另外,十二指肠巨大憩室,右上腹脓疡(包括肝下、肝内和肾周),亦可产生类似卵圆形透亮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6岁.右上腹隐痛不适1周,时而加重而入院.实验室检查:ESR↑,CA50↑,AFP(-),CEA(-),CA199(-),CA125(-).MPCP:胆囊底部见团块形软组织块影,病灶呈混杂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诊断:胆囊底部占位.CT:胆囊底部软组织块影,增强后强化明显,局部与肝分界不清;诊断:胆囊底部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女,66岁,上腹部疼痛伴呕吐10天。既往无胃病史,1992年11月5日来我院就诊,胃钡餐诊断十二指肠降段不完全梗阻。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降段上部约3.0×4.0cm 肿块,表面凹凸不平,可见-1.5×2.5cm 溃疡。病理活检为十二指肠腺癌。术前检查:一般状态欠佳,贫血貌,右上腹触及3.0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73岁,因右上腹持续性隐痛2个月入院.体检: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上腹部CT见胆囊壁增厚,囊内密度不均匀,与肝脏边界不清;增强扫描胆囊壁不均匀强化,内见分隔状强化影.考虑胆囊癌或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45岁 ,胆囊结石术后 40d ,右上腹包块伴恶心、呕吐 1周 ,3d来未排便排气。检查 :腹部平坦 ,右上腹可见一长约 6cm纵行手术疤痕 ,腹软 ,右上腹可触及约10cm× 7cm包块 ,质硬 ,压痛明显 ,活动性差。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胸透示 :左上腹可见少许小气液平面 ,膈下未见游离气体。钡餐检查示 :钡剂不能通过十二指肠降部。胃镜示 :十二指肠降部右侧可见隆起性肿块 ,组织硬、肠腔狭窄。取组织 5块活检 ,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术中见右上腹肿瘤约 12cm大小 ,横结肠穿越其中致横结肠梗…  相似文献   

8.
胆石性肠梗阻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资料及临床表现。结果:所有病例CT表现均见肠腔内异位结石、肠梗阻、胆系积气及胆囊窝结构紊乱,1例显示腹腔游离积液,1例结石位于十二指肠降段,1例结石位于空肠,另3例结石位于回肠。结石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5cm,梗阻以上肠管扩张,可见气液平,1例完全性肠梗阻病例梗阻以下肠管空虚。5例术前CT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有典型的CT表现,CT是胆石性肠梗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5 8岁。右上腹间歇性疼痛 5年 ,加重 1个月入院。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多年。查体 :慢性消瘦病容 ,皮肤巩膜无黄染 ,肝脾未及 ,脐周压痛 ,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 :胆囊炎 ,胆石症。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胃呈鱼钩型 ,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正常。胆囊及胆总管显影 ,且胆囊与十二指肠球后部相通 ,透视下动态观察 ,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卵圆形负影从胆囊进入十二指肠内 ,十二指肠水平段内可见一巨大充盈缺损 ,球形 ,约 10cm× 10cm大小 ,其内由大量卵圆形负影组成 ,钡剂通过此处轻度受阻 ,十二指肠蠕动增强 ,但无梗阻 ,空…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8岁,右腰部、腹部疼痛1d。体检:心、肺阴性,肝、脾未及,右上腹可及深压痛,未及包块,右肾区叩痛(+),两下肢无浮肿。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追问病史有不孕症。影像学表现:B超,右肾集合系统轻度扩张,右侧输尿管内径约14mm,右输尿管膀胱壁段可见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右盆腔腹膜外右输尿管壁内段后方可见20mm×13mm×24mm低回声区,境界尚清。两侧睾丸及附睾无特殊。拟诊:①右肾轻度积水,右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上段扩张;②右输尿管膀胱壁后方低回声区,考虑盆腔多发实质肿块。CT:直肠后右侧近盆壁旁可见一约30mm×17mm×30mm大小串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