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索有利于提高患方及护理人员双向满意度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 2014年7月至今,科室从建设布局、对患者(从入科、转科、高龄手术、缓和医疗阶段各个环节)、对护理人员(安全、激励机制、特殊阶段、人文建设等方面)实施双向人文关怀模式。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显著提高。结论双向人文关怀模式确保了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同时可以保持护士较高的人文关怀能力,值得重症医学科结合自身实际推广应用。以人为中心的护理,首先是以患者为中心,同时也不能忽略护理措施实施的主体-护士。在重症患者人文关怀实施的过程中,护士个人人文关怀能力、科学培养及效果评价、临床实践中人文关怀效果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缓和医疗阶段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及评价、人文关怀效果如何量化为管理指标都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日常护理操作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护士为患者进行治疗日常护理技术操作时,实施人文关怀.如自然、亲切的问候,耐心细致的解答,温和善意的提醒等.结果 在护理操作中把人文关怀贯穿始终,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论 人文关怀在日常护理操作中的应用,能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美玲 《右江医学》2011,39(6):753-755
目的探讨实施人文关怀对留置胃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科住院行胃肠减压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两组患者均于拔除胃管后由责任护士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健康教育评价表。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观察组留置胃管成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对护理操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人文关怀可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患者对留置胃管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妇幼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现状,并分析感知护士关怀行为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5月采用护士关怀行为量表(CBI)和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对230名妇幼专科医院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妇幼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总分为(122.93±19.62)分,34.3%住院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得分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妇幼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的主要因素为科室、护患沟通顺畅度感受、护理技术认可度感受、护理服务到位感受.妇幼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高感知护士关怀行为组的服务态度满意度、护理能力满意度、护理管理满意度、护理告知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低感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知护士关怀行为总分与护理满意度总分呈正相关(r=0.252,P<0.001).结论:妇幼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感知护士关怀行为良好,低感知护士关怀行为是导致护理满意度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处理方法,对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如下:护士专业技能、护士人文关怀包括对病人健康教育、灌输信念与希望、情感交流.结论: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较多,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促进了护患关系融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我国护士人文关怀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为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9月的文献,经过去重、筛选、质量评价,分析讨论研究中的干预措施及其实施效果。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人文关怀干预可提高护士关怀能力、关怀品质、共情能力及患者关怀感知度、满意度。结论 人文关怀干预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有必要在借鉴现有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士人文关怀培训,实现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132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采用护理关怀行为量表和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文关怀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人文关怀行为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均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郑洪涛 《当代医学》2008,14(24):88-89
目的 探讨胃镜操作中的三个细节对普通胃镜检查的帮助.方法 除了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常规护理,还特别注重了操作的三个细节:事先告知操作注意事项、避免镜头强光刺激、及时通报检查进程.结果 患者全身肌肉紧张、呼吸不协调,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出汗、流眼泪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胃镜检查时注重操作的三个细节,可以明显缩短胃镜检查的时间、显著减轻患者的不适程度、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9.
马英萍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148-149
目的探讨对急诊17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目的与意义。方法通过在急诊工作中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救治17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工作中,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把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实践,患者及其家属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调查显示,满意度达到98.46%,护患关系融洽,医院的声誉及经济效益提升。结论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自身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镜操作中的三个细节对普通胃镜检查的帮助.方法 除了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常规护理,还特别注重了操作的三个细节:事先告知操作注意事项、避免镜头强光刺激、及时通报检查进程.结果 患者全身肌肉紧张、呼吸不协调,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出汗、流眼泪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胃镜检查时注重操作的三个细节,可以明显缩短胃镜检查的时间、显著减轻患者的不适程度、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11.
商婧  梁丽梅 《吉林医学》2012,33(20):4433-443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将人文关怀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果:患者满意度、护士整体素质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结论:人文关怀不仅为精神科患者提供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而且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障碍患者,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护士对精神障碍患者真诚的尊重,护士贴心和关怀患者,患者得到满意服务。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应用人文关怀,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余飞  肖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5):672-675, 679
目的 对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对北京某医院组织培训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共184名进行调查。 结果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平均得分为(118.46±13.20)分,得分率81.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护龄、职称、职务、同事关心程度以及是否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同事关心程度及人文关怀培训均为影响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 结论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能力不足。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应增设人文关怀类课程,注重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提供和谐有爱且极具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操作中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水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等科室的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人文素质培训,后将前后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人文素质培训后,40名护士在认知、耐心、健康教育、沟通协调、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等方面的人文关怀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培训前后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同时培训后患者对护士在人文关怀方面的满意度亦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展开多方面的人文关怀培训,可显著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对医院形象和竞争力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爱英  刘海玲  陈丽红 《吉林医学》2013,(20):4140-4142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急诊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0年1月~2010年6月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0年12月1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患者需求改善护理服务,提供人性化、微笑服务等人文关怀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人文关怀行为对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护理关怀行为指南,经培训后,在我院5个病房实施,用修正后的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和自编的满意度调查表,于活动前后2次进行访谈和测评比较.结果 护士的关护行为和病人的满意率在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士通过学习人文关怀概论,运用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护理文化建设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文化建设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加强本科室护士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对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将2002年10月~2003年8月与2003年10月-2004年8月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文化建设可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改善护士的职业形象,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开展以人文关怀为主的护理文化建设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法在门诊采血室护士人文关怀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将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采血室的14名护士和38名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3—8月的14名护士和38名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护士按照教学大纲采取传统教学法,干预组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法。教学后比较两组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患者的关怀感知评分。结果 教学后,干预组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关怀感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采血室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患者的关怀感知水平,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生殖科患者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感知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人文关怀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关怀照护行为评价量表对21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5份,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感知总分为86.02分±20.31分。排名前3位的关怀行为分别是护士的操作技能很熟练、遇到紧急情况时护士能很快反应,并做相应处理、当您需要时护士会及时赶来。结论患者认可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管理者应该加强制定人文关怀课程及培训策略,鼓励护理人员践行人文关怀,将人文关怀内化为自觉行为,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护士人文素养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要求和评价方法。方法选择护士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运用《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和目标教学,而观察组则运用《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和《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和目标教学,对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人文素养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得分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能力考核与培养的重要性,重点考评护士的灵活应变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从而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