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术中体温干预与监测,观察比较保温组与非保温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变化。方法:接受体温监测病人80例,随机分为非保温组和保温组;保温组患者在非保温组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盖充气式保温毯,将温度调节至36-40℃,术中使用静脉液体及冲洗液均加温至37℃。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开始时和手术中每隔15min测量体温。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至结束时,非保温组患者体温下降明显,存在发生低体温的危险;保温组患者体温在手术开始30min后维持在正常水平略有升高。结论:对全麻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体温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PCNL手术中出现低体温的效果。方法将100例PCNL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对照组50例,试验组50例,实验组制定详细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结果 A组发生低体温5例,B组22例,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PCNL手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术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综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及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例数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主要肠道菌属无明显差异,手术后研究组的大肠杆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能有效预防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以及能维持术后肠道菌群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碎石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输液和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37℃、在患者肩、背及双臂加盖充气式保温毯,采用Warm Touch调节温度为38℃综合护理措施,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体温比较,术毕对照组体温下降显著;术中对照组的体温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术中进行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在预防老年患者手术中低体温的作用,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 综合分析老年患者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将60例老年患者手术病例分为常规组及保温组,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保温组老年病人术中术后体温恒定,而常规组老年患者术中术后体温偏低、苏醒延迟、引流量增多,发生寒战、烦躁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保温组。结论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手术中低体温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是一条有效保持体温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综合保温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80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综合保温组(观察组)和普通保温组(对照组)各40例。普通保温组的保温方法是:室温保持在(22~25)℃,另加体表覆盖棉被的一般方法;综合保温组的保温方法是:室温保持在(22~25)℃,另加液体、血液及冲洗液加温到37℃,变温水毯、加盖加温棉被的保温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90min及手术完毕时各时间点体温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手术开始时、30min、60min、90min及手术完毕时各时间点体温显著下降(p<0.05)。而综合保温组在术前术中术毕各时间点均无显著下降,且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综合保温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陈晓霞 《大家健康》2016,(5):221-221
目的:探究综合保温护理预防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常规的保温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麻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拔管和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中实施综合保温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在预防老年患者手术中低体温的作用,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 综合分析老年患者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将60例老年患者手术病例以是否采用充气体温毯保暖措施分为常规组及保温组,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保温组老年患者术中术后体温恒定,而常规组老年患者术中术后体温偏低、苏醒延迟、发生寒战、烦躁等不良反应明显多于保温组.结论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手术中低体温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是一条有效保持体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围术期常规保温措施与综合保温措施对新生儿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60 例骶管 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足月新生儿,将其分为常规保温措施组(C 组30 例)和综合保温措施组(I 组30 例)。记录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肛温值,同时评估两组低体温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后复苏 室(PACU)的复苏时间及拔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肛温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术中及术后肛温值I 组高于C 组(P <0.05)。与术前肛温值比较,两组术中、术后肛温值均降低(P <0.05)。I 组围术期未发生低体温,而C 组术中、术后均发生轻、中度低体温。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 组PACU 复苏时间短于C 组(P <0.05)。两组相关并发症(如舌根后坠、呼吸暂停、低血压)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寒战发生率C 组高于I 组(P <0.05)。结论 骶管阻滞联合全麻手术的新生儿对体温变化极为敏感,围术期需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来改善新生儿PACU 麻醉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136-138+142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措施预防胃癌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分为常规保温组和复合保温组,各30例,常规保温组采取棉垫方式保温,复合保温组通过患者身下放置电热毯,加热手术用液等方式维持体温。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直肠温度、低体温发生率、麻醉后复苏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复合保温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直肠温度均高于常规保温组(P0.05),术中低体温率及术后感染率略低于常规保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保温组术后复苏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保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保温护理有助于行胃癌根治术过程中患者体温的维持,降低低体温率,降低术后感染风险,能够加快麻醉苏醒时间,加快术后恢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1年7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61例。观察组采用电子恒温水温箱加温至36~37℃冲洗液冲洗同时加用"十"型系带式胸背及上臂棉护垫,下肢穿棉脚套等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 h体温情况、术中寒颤发生例次。结果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1 h体温高于对照组,两组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寒颤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术中寒颤发生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具有保护作用,且稳定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积极的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恒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患者存在的低体温症状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所收治的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56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并且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布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和保温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体温状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体温要明显超出对照组,从具体数据来分析,两组患者的低体温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保温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降低低体温情况的发生几率,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护理应用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范莉 《伤残医学杂志》2014,(16):181-181
目的:探讨手术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手术治疗全身麻醉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情况,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采取综合保温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术前、术后的体温变化不明显,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确实有效的保温护理措施,对避免患者术中低体温有重要意义,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邓睿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91-2392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和苏醒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毕生命体征,不同时间点直肠温度、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术后寒战等指标。结果:保温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及术毕直肠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保温组患者全麻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温组患者低体温和寒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保温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寒战的发生率,促进全麻后苏醒,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实行保温护理对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收集84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保温护理,干预时间从患者入院到手术结束推入病房为止;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进行保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冲洗液使用量;两组患者不同麻醉前、麻醉30 min、麻醉60 min及手术结束时肛温。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冲洗液及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肛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麻醉60 min及手术结束时患者肛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对老年患者实行围手术期保温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基础体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收取我院140例手术患者,并将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1.43%、术中低体温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患者清醒时间(60.23±10.11)min、术后拔管时间(20.18±8.16)min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患者实施术中综合保温护理,能有效减少术中低体温情况,避免术后感染发生,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曲马多静注联合物理保温预防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 urethral resection prostate,TURP)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拟行TURP的老年患者75例,年龄60 ~70(64.58 ±2.24)岁.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曲马多药物保护组、物理保温组和联合保护组,每组25例.入室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肛温,3组患者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曲马多药物保护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麻醉后静脉给予曲马多1.5 mg/kg稀释后缓慢静注,等渗冲洗液及静脉输液均为室温(22℃),围术期不作任何加温保护.物理保温组等渗冲洗液及静脉输注液体预先加温至38℃,手术床铺设38℃循环水毯,充气加温毯进行体表覆盖.联合保护组患者综合上述两种保护方法.记录3组患者术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1h(T3)、手术结束(T4)体温.同时评估患者术后寒战、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及术中输液量和冲洗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刻,联合保护组体温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单纯物理或者药物保护组患者随手术时间推移,体温呈逐渐下降趋势,T3、T4时刻与术前体温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联合保护组患者围术期体温没有明显的波动.联合保护组围手术期的寒战、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曲马多静注联合物理保温能更有效地避免老年患者TURP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并减少寒战、心律失常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输卵管节段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腔镜输卵管节段切除术6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综合保温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调节室温22~25℃及覆盖棉被;综合保温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升温毯升温,术中使用各种液体及冲洗液及术前消毒液均用温箱加温至37℃等综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在围术期肛温变化及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寒颤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保温组患者体温、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发生寒颤和躁动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积极综合保温护理措施有利于腹腔镜输卵管节段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12月实施的202例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鼻咽温度监测,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引起影响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因素。结果202例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低体温178例,发生率为88.12%,分析显示影响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因素包括:麻醉剂的使用、手术因素、CO2总量、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腹腔冲洗液量、术后运送、患者自身因素。结论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其发生因素采取相应的保温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海媚 《右江医学》2011,39(5):588-589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并探讨其保温措施。方法将60例经腹部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术中补液、冲洗液均加温至37℃,使用充气式保温毯等综合性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时段体温变化。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前及术中、术后体温均较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中体温相对恒定(P>0.05),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体温会显著降低,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水平,减少术中低体温状态对患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