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玄府郁闭”理论,探讨夏永良老师治疗湿热郁闭型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查阅《黄帝内经》《素问玄机原病式》及后世医药典籍,分析“玄府郁闭”的理论依据,收集整理夏师门诊诊治的湿热郁闭型青春期后痤疮病例,并总结相关治疗经验及用药特色,最后分析典型案例进一步论述夏师临证经验。[结果] 夏师认为,湿热郁火之邪可致玄府闭塞、气津不通而发生痤疮,治疗中应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基础,清里之湿热,开表之玄府,畅其气津,祛其郁阻,则痤疮可消。所举验案,夏师辨为湿热内蕴、经络瘀滞之证,治拟清热利湿、宣郁通络之法,方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升降散、葛根芩连汤加减,辄收佳效。[结论] 夏师治疗湿热郁闭型青春期后痤疮以开通玄府为基础,标本兼顾,并注重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其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脾胃素虚,易感外邪,蕴结肠胃而致腹泻.婴幼儿腹泻临床以湿热型多见,据<伤寒论>记载,葛根芩连汤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为治疗湿热泻泄常用方剂,临证予以加味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6例,根据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佛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3.02%)明显较对照组(69.77%)高,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也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不良反应也较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简称葛根芩连颗粒)在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综合因素(高糖和高脂饮食+高温和高湿环境+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因子)制备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利用HPLC-DAD-MS技术对大鼠ig葛根芩连颗粒后尿液中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检测波长272 n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6∶4),梯度洗脱。结果 从给予葛根芩连颗粒的大鼠尿液中发现并鉴定了5种主要代谢产物,分别为葛根素、异甘草素、甘草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其中葛根素来自葛根,汉黄芩素与千层纸素A来自黄芩,异甘草素与甘草素来自甘草。结论 在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尿液中,葛根芩连颗粒中黄芩与甘草的代谢产物主要以苷元为主,葛根中的葛根素主要以原形排出。  相似文献   

5.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原本用于治疗邪热内陷之协热下利。通过梳理近10年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远超出原方之治。在现代临床应用中,葛根芩连汤在适用病种、剂型、给药途径方面有广泛、多样的应用,惟须辨证精当,随证配伍,在多类疾病中可获良效。胃肠为市,具有无物不受的特性,故脾胃易伤,营卫失调,气机失和,湿瘀内生,变生火热,为病广泛。而葛根芩连汤具有表里两解、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凉血活血、发散郁火之功,适用于湿热、痰热、瘀热、郁热、火热证,故对消化道、上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相关病证疗效显著,亦见于妇科、儿科、皮肤病等证治。葛根芩连汤药简力宏,作用广泛,且安全有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辨治特色,可为多种慢性病防治提供借鉴与支持。参考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6.
葛根芩连汤为古代经典方剂之一,用来治疗邪陷阳明的湿热下利症,现代医学古方今用,用来治疗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本文从中医理论、现代药理学方面研究葛根芩连汤对血糖调节的理论依据,为临床糖尿病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颜乾麟教授从"湿热"论治糖尿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湿热内蕴"不仅为糖尿病的常见证,更是此病的主要病机;治以当归六黄汤、葛根芩连汤、李氏清暑益气汤等方,配以"三黄"、黄芪-生地、苍术-地锦草药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近30年葛根芩连汤的研究概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自1990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录的葛根芩连汤相关文献,应用Cite Space软件将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分析,以了解葛根芩连汤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结果共纳入文献963篇,葛根芩连汤相关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2019年呈现快速增长状态。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安叡,科研团队以安叡团队、罗佳波团队、王丹团队研究成果最多。从事葛根芩连汤相关研究的机构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医院等为主。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研究葛根芩连汤的主要阵地。以唐山市中医院的合作单位最多,合作机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同地域合作和机构附属合作特征。除去"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后,频次前三位的关键词分别为"2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葛根素",中介中心性前三位高的是"急性肠炎、糖尿病、黄芩苷",对葛根芩连汤临床有效性的观察和药物有效物质基础领域研究成果较多。结论葛根芩连汤的研究领域涉及方剂组方配伍与剂量研究、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等,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索可能是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莫通主任医师运用加味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经验,从湿热瘀毒论治痛风性关节炎以及临床治疗注重温补阳气的扶正祛邪学术思想。莫氏认为葛根芩连汤加味体现出经方活用的优点,从湿热瘀毒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用药特点既继承中医传统又有创新,注重温补阳气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病、疑难病、重病取效是莫氏活用扶正祛邪的学术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与分析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湿热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和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从主要病机、方论解读、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对葛根芩连汤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本方所针对的主要病机为“脾虚湿阻,湿热交结”;在其配伍环境中,君药葛根发挥其输肌以散之功;临床广泛治疗以“湿热阻滞”为主的病证,不惟“泄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传统葛根芩连方基础上设计制备葛根芩连结肠定位释药胶囊并对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优化处方制得葛根芩连结肠定位胶囊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成5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葛根芩连简方组、葛根芩连全方组、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组,持续给药1周后比较给药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l damage index,CMDI)。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简方和全方组DAI、CMDI均显著降低(P<0.05);葛根芩连简方、全方组DAI、CM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组DAI、CMDI均显著低于葛根芩连简方和全方组(P<0.05)。结论 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可提高葛根芩连汤原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2例2型糖尿病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单纯西药治疗,中药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葛根芩连汤。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者粪便样本中所有细菌的16S rRNA-V3区进行DNA测序,通过实时定量PCR对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分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湿热证减分率和Bacteroides含量成负相关;湿热证减分率和Fusobacterium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治疗湿热证2型糖尿病,Bacteroides和Fusobacterium含量变化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治疗的下利证,包括痢疾和泄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治疗下利证的方剂颇多,且疗效显著,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笔者根据其不同的方剂,归纳以下证型。1湿热下利证《伤寒论》葛根芩连汤主治“利遂不止”,白头翁汤主治“热利下重”,黄芩汤主治“自下利”,《金匮》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治“产后下利虚极”等,均是治疗湿热下利证的方剂。其中,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有清热燥湿,解表止利之功效,主要治疗湿热痢疾和湿热泄泻兼有表证。据现代研究,本方有抑制痢疾杆菌的作用,能抗菌消炎,解热止痛,治疗急性…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之一。我院儿科于1998年4月-2003年5月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配合液体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湿热型泄泻)356例取得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结合中西医理论及临床证据论证葛根芩连汤证(即伤寒论第34条)所指为感染性腹泻病治.方法 共收集确诊感染性腹泻患者(湿热型)129例,用葛根芩连汤连续治疗3 d,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检索维普、万方、中文期刊、PubMed等数据库获取相关研究报道.结果 病例取得良好疗效,痊愈71例,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8.45%.其中致泻性大肠杆菌性肠炎治疗后痊愈45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后痊愈26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7%.总体大便常规转正常者118例,占91.47%.治疗前后WBC、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数据库中获取相关文献189篇.结论 葛根芩连汤对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结合中西医理论、葛根芩连汤方药的现代化研究结果及临床应用疗效报道等证据,可以证明葛根芩连汤证所指为感染性腹泻病治.  相似文献   

17.
小儿湿热泻是小儿泄泻中较常见也是容易出现危重证候的一类疾病,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葛根芩连汤、藿香正气散类方加减对治疗湿热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5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以内服中药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17%,治疗组为9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结肠镜下黏膜病变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9%,对照组为6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分级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安全性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对轻、中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高糖饮食+湿热环境+灌胃产毒大肠杆菌)的脾胃湿热证模型综合造模方法,建立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葛根芩连汤灌胃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体温的变化,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4(IL-4)、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取胃做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葛根芩连汤能够改善脾胃湿热证大鼠的精神状态,体质量增加,体温下降;能降低脾胃湿热证大鼠血清IFN?γ、IL-4、TNF?α含量,升高NO含量,减轻胃黏膜的损伤。结论葛根芩连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述及下利条文有60多条,方有20余首。现综合分析如下:一、实热型:多由邪热侵犯肠胃;或素体阳盛,邪从热化所致。其中,有太阳病误下邪陷阳明的葛根芩连汤证,少阳邪热内迫阳明的黄芩汤证,阳明府实、热结旁流的承气汤证,肝经湿热的白头翁汤证。1、太阳病误下邪陷阳明之葛根芩连汤证:表证误下,邪热内陷,阳明热盛,迫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