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陆地棉转Bt基因抗虫性状近等基因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棉花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棉铃外观性状,棉铃经济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使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使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下降,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使转Bt基因棉GK-12与受体品种泗棉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 :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 ;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下降。 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 ,使转 Bt基因棉GK- 1 2与受体品种泗棉 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 ,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GK- 1 2与泗棉 3号的杂种一代在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棉铃经济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其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来源于生态型和选择方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棉花不同种质材料的棉铃在不同发育时期重量和长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棉铃在重量和长宽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棉铃重量第5天和第10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长宽比存在差异;两者的关系是长宽比越大,其铃重越轻;不同类型品种棉铃的长宽比是海岛棉〉圆锥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形铃陆地棉,而重量恰好相反,为圆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锥形铃陆地棉〉海岛棉;杂交棉相对于其亲本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棉花品种类型不同,棉铃形状的差异都是影响棉铃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南疆长绒棉最佳结铃及其调节钟祝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漳州3630001棉株不同部位的棉铃,由于开花期和棉铃所处的气温条件不同,对铃期长短和纤维品质有重要影响。南疆长绒棉新海3号和军海1号棉铃的铃期为66~86天。铃期长短与≥15℃、≥18℃的积温...  相似文献   

5.
泗棉3号高产成铃特点试验研究戴敬,杨举善,朱汉荣,高翠兰(扬州市农业局225002)(兴化市周庄镇农技站225711)泗棉3号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新近培育出来的棉花新品种,集高产、抗病、早熟于一体,是第一个产量相当或超过常规棉的抗病棉品种。棉铃是构...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夏播棉机械化采收,以夏播棉中棉所50和晋棉57号为材料,研究脱叶剂对夏播棉产量、品质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20d后夏播棉能达到较高的脱叶率(87.2%)和吐絮率(72.7%),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增产幅度为20%。喷施脱叶剂对中棉所50和晋棉57号不同铃期棉铃的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均有影响。随着铃期的缩短,各指标明显下降,且喷施脱叶剂的棉铃比对照的棉铃各指标下降得更明显。脱叶剂对早期棉铃的影响较小,而对8月7日及以后开花结的棉铃影响较大,其中中棉所50和晋棉57号的铃重分别比清水对照降低39.4%和27.9%,衣分分别比对照下降5.5和5.4百分点,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均下降。但喷施脱叶剂对夏播棉种子的发芽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11个海岛棉品种及其杂交后代棉铃不同发育时期铃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铃数与产量有着各不相同的相关关系。有效铃数的提高,有利于高产、优质海岛棉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11个海岛棉品种及其杂交后代棉铃不同发育时期铃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铃数与产量有着各不相同的相关关系。有效铃数的提高,有利于高产、优质海岛棉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9.
高产杂交棉棉铃发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生态条件下,选用不同叶形杂交棉品种,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棉铃直径、长度、体积、重量以及纤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铃龄20d之前品种间棉铃最大直径、长度、体积及棉铃干重无明显差异;铃龄20d以后,棉铃最大直径、长度、体积及干重迅速增加,品种间均表现为石杂2号新陆早43号新陆早33号。对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分析表明,新陆早43号和石杂2号单株结铃数、铃重及产量均高于新陆早33号,但棉纤维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等纤维指标均低于新陆早33号。  相似文献   

10.
海岛棉经济性状变化的一些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海岛棉不同开花日期、不同节位棉铃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7月上旬开花形成的棉铃最多,7月中下旬开花形成的棉铃单铃重较高.子指、衣指以开花中期较高,后期较低,纤维长度与比强度则以7月中下旬的为最好,但开花后期要好于前期.7月下旬以后麦克隆值随开花日期的推迟则逐渐降低.5~16节位的棉铃是海岛棉品种的主要结铃部位,铃重、子指、衣指、麦克隆值以中部棉铃的较好,中上部节位棉铃纤维长度、比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影响棉铃开裂的因素很多,除了品种不同和棉株的长势外,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肥料等都能影响棉铃的开裂。虽然环境因素对棉铃开裂,尤其是对铃壳的充分展开影响很大,然而,棉铃的开裂过程实际上是棉铃的纤维、种子及铃壳细胞正常成熟进行的生理活动所引起的膨压消失,组织失水而收缩的结果。在棉花收获期间,常常会发现有些棉铃因迟迟不能开裂或不能充分开裂而形成僵铃、霉铃。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由于棉铃的脱  相似文献   

12.
中棉所系列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主要特点中棉所系列品种经过在阿克苏地区部分县(市)多年来的种植,其生长发育特点已逐步被认识,与军棉1号相比,主要表现如下特点。1.1 抗病。由于原主栽品种军棉1号及新陆早1号均不抗病,引入中棉所系列品种解决了病区的抗病品种问题。1.2 结铃性强。中棉所系列品种较突出的特点在于结铃性强,这也是中棉所品种高产的潜力所在。几个主要中棉品种较军棉1号平均单株结铃多1.1~3.1个,且座铃较稳,不易脱落。相同条件下,烂铃也轻于军棉1号,据1996年调查:中206烂铃为0.6%~2.9%,而军棉1号达1…  相似文献   

13.
棉花的生长、开花、结铃的减慢与蕾铃脱铃有关。棉铃荷重影响棉铃脱落可能是通过激素起作用的。本实验试图验证这样的假设,即棉铃产生脱落酸并运往果枝生长点在那里抑制生长、开花和结铃。摘除果枝第一节的花或幼铃并不能减少果枝及第二果节离区脱落酸含量,对第二果节棉铃中脱落酸含量的影响是不定的。在一个大田试验中。摘除一些果枝第一节位的棉铃,第二果节棉铃脱落酸含量随着不断摘铃而下降。因此,这种效应是累积性的,不限于单个果枝。摘除第一果枝的花或铃使第二果节成铃率增加。随着棉株棉铃荷重的增加,摘除所有于最早三周开的花可延缓生长、开花和结铃的下降。但是,果枝和主茎茎尖脱落酸含量并不因前期摘铃而减少,也不因棉铃荷重增加而增加。本试验结果并不支持上一假设。  相似文献   

14.
新彩棉10号(原代号石彩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999年以抗病、早熟、丰产、优质的中棉所品系中394为母本,外引深棕絮材料黄绒棉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病圃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自治区彩棉区试。2005年进行生产示范。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彩棉10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陆地棉早熟类型。植株塔形,株形较松散,Ⅰ-Ⅱ型果枝。茎秆粗壮,浅紫色。真叶为普通叶形,五裂片,裂口稍深,叶片中等大小,厚实,叶色深绿,棉铃呈卵圆形,棉铃腺体较多,铃嘴呈尖直。絮棕色。铃重4.1g,衣分34.1%,子…  相似文献   

15.
棉花烂铃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棉铃在温度30℃时烂的最快。通过果皮深伤接种的棉铃在此温度下往往在4日以内就会彻底烂掉,而无伤接种的棉铃相比之下就需9—11日才会完全烂掉。把接种体放在浅伤上或放在人为的裂缝中时棉铃在5—7日内就要腐坏。16个菌株在无伤棉铃上的侵  相似文献   

16.
铃重是棉花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单位面积总铃数相同的前提下,籽棉产量主要决定于铃重的大小。品种决定着铃重所能达到的最大遗传潜力,环境条件则决定着该品种铃重能否顺利地达到其最大的遗传潜力。低酚棉全株无色素腺体,棉酚含量极低,棉株被赋予低酚性状后,必然会对其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低酚棉与有酚棉铃重的差异性,探讨其原因所在,对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以满足低酚棉棉铃发育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对合理运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08,(6):40-40
通过对云南省选育和推广的4个茶树品种进行室内离体接种抗病性鉴定和田间品种抗病性调查。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茶饼病,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着一定差异(云抗10号〈佛香3号〈佛香2号〈佛香1号),但按照抗性分级标准分别属于高抗和中抗品种;室内离体接种不同浓度孢子发病情况试验表明,最适的接种孢子浓度为显微镜10×10倍数下每视野50-60个孢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品质棉杂交种科棉3号与江苏省主要推广杂交种中29和鲁棉研15在黄萎病严重发生条件下生育特性比较研究表明,该品种产量潜力大,早熟性强,在30000株/公顷群体下,成铃均匀分布,棉铃体积大,株高和叶片等营养生长平稳,蕾数多,结铃盛期成铃强度大,叶片光合作用强,光合产物运转效率高.说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黄萎病能力,在黄萎病严重田块能保持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9.
铃壳厚薄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2000年研究铃容重和壳重率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用4种模式105个材料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厚壳棉对铃的体积大、纤维长、开裂角度小;中等厚度铃壳棉铃铃重大、衣分高、壳径大;薄壳棉铃的体积小、纤维短、开裂角度大.  相似文献   

20.
以海岛棉品种新海 21 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棉铃主要经济性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棉铃在植株上的着生位置不同,其相应的经济性状也存在同株差异.主位铃优于次位铃,在纵向分布中除衣分、马克隆值外的经济性状均具有中段优势,其中 8~15 节是构成棉花单株产量的主体部分,单铃重高、衣分高,同时纤维品质优良.第 9~15 节主位铃铃期明显缩短,且具有集中吐絮的优点.棉铃经济性状空间分布的聚类及比较的结果是,8~13 节>2~7 节>14~18 节.第8~10节为经济性状敏感部位,此部位棉铃的发育时期为高产栽培关键时期.作为育种选单株时要注重此部位铃的选择,确保高产与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